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火土专利>正文

台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60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组化的台灯,特别是指一种可减少包装体积,并方便厂商变换基座及灯臂不同搭配组合出货的台灯结构。所述的台灯于一组基座及一组灯臂上分别设有相接合或分离的插孔及插柱,并于插孔及插柱处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电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与基座所接续的供电单元电连接,第二电连接器与灯臂所接续的灯头电连接,以此可在灯臂与基座完成组装时,同时构成灯头与供电单元的电连接,方便厂商拆解基座及灯臂出货以减少包装体积,甚至方便使用者自行选购基座及灯臂搭配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涉及一种可减少包装及运送体积,并且方便厂商 改变基座及灯臂不同搭配组合出货,甚至方便使用者自行选购基座及灯臂搭配使用的台灯 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室内的灯光照明大多是仰赖设置在天花板上的固定照明光源为主,但是随着 摆设物品的增加,难免会有灯光较弱或被灯光被阻挡的区域,而且受限于相关动线的设计, 必须将办公桌或书桌设于灯光较弱的角落位置;因此,为避免于室内灯光较弱处阅读所造 成的不适,多会进一步于在办公桌或书桌上放置台灯,以供阅读或是进行文书作业时使用。目前坊间常见的台灯不外乎利用一基座稳固的摆放在桌面,再利用一设于基座上 的灯臂支撑灯头,使得以调整基座与灯臂之间的角度,让灯头内部的灯头得以伸展至较佳 的使用位置。上述台灯的基本架构已沿用多年,而且亦广为消费者所接受,因此业者唯有在功 能方面不断的改良、提升,方能够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但除了功能提升的外,对于造型方面 势必也要有突破,使得以符合时代的朝流。以致于,相同功能的台灯即有可能具有数种不同的造型于市面上销售;但由于一 般台灯多是采用电线经由基座、灯臂一路连接至灯头的传统接线设计,因此纵使这些台灯 的造型或许有可能只是由同一种基座搭配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灯臂、灯头的差异,但消费者 也只能够接受坊间现有的台灯造型,无法依照自己的喜好做搭配、变换,相对于厂商而言, 更势必会造成极大的屯货压力。此外,为求台灯能稳固的摆放在桌面,在设计上基座皆具有相当大的面积,而灯臂 竖立于基座上,方能在使用时稳固的摆放在桌面;这种设计在包装时,虽然可以令灯臂倾斜 一个角度置入包装盒,但由于倾斜角度受到限制,造成包装材积无法缩小,无形中也增加了 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包装体积,并方便厂商改变基座及灯臂不 同搭配组合出货,甚至方便使用者自行选购基座及灯臂搭配使用的台灯结构。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台灯在一组基座及一组灯臂上分别设有可相接合 或分离的插孔及插柱,并于插孔及插柱处分别设有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其中第 一电连接器与基座所接续的供电单元电连接,第二电连接器与灯臂所接续的灯头电连接。上述插孔及插柱接合而灯臂与基座完成组装时,即可凭借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 连接器电器连接,因此不需要再经由任何的接线作业,即可同时构成灯头与供电单元的电 连接,方便厂商改变基座及灯臂不同搭配组合出货,甚至方便使用者自行选购基座及灯臂 搭配使用。该插孔及该插柱实施时,具有相符合的正圆断面轮廓造型,该第一电连接器及第 二电连接器为相符合的正圆断面轮廓造型的电连接器。所述插孔与插柱实施时,在相对接合处分别设有一凸点,以及一供该凸点伸入的 切槽。所述插孔与插柱实施时,在相对轴接处分别螺设有一螺丝,以及一供该螺丝伸入 的凹槽。所述基座实施时,由一上壳部及一下壳部组成,该插孔为一体设于该上壳部的贯 穿孔,该下壳部在与该上壳部的插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用于固定该第一电连接器的第一 定位座;该组灯臂具有至少一个臂杆,该插柱设置于臂杆底端,该插柱底部设有一用于固定 该第二电连接器的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实施时,设置有电线与该灯头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器实施时,外缘套设至少一垫圈,以增加第二电连接器与插柱之 间的定位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台灯能提供厂商较为弹性的出货方式,故相对大 幅降低屯货的压力;至于,对消费者而言,能够提供较多的产品选择,以及较为弹性的使用 搭配方式,故相对大幅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以下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列举适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配合图式说 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台灯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灯臂与基座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灯臂与基座背面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灯臂与基座的组装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_基座;11-上壳部;111-插孔;112-凸点;113-螺丝;12-下壳 部;121-第一定位座;20-灯臂;21-臂杆;211-插柱;212-切槽;213-凹槽;221-第二定位 座;30-灯头;41-第一电连接器;42-第二电连接器;421-垫圈;50-供电单元。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主要针对台灯主要部件之间的相关接合构造加以改良,旨在提供一种 方便厂商改变基座及灯臂不同搭配组合出货,甚至方便使用者自行选购基座及灯臂搭配使 用的模组化台灯结构。请参阅图1到图3所示,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台灯外观图及基座与灯臂的 结构分解图,图中揭示的台灯具有一组基座10、一组灯臂20、一相对设于该组基座10 —侧 的供电单元50,以及一相对设于该组灯臂20 —侧的灯头30 ;其特征在于该组基座10及该组灯臂20上分别设有可相接合或分离的插孔111及插柱211,相 对于该插孔111及该插柱211处分别设有第一电连接器41及第二电连接器42,其中第一连 接器41与该基座10所接续(或安装于基座10内部)的供电单元50电连接,该第二电连 接器42与该灯臂20所接续的灯头30电连接。以下进一步说明该组基座10及该组灯臂20的详细实施方式该组基座10实施时可以如图所示,由一上壳部11及一下壳部12组合成一用以容 纳供电单元50的容置空间,该插孔111可为一体设于该上壳部11的贯穿孔,该下壳部12 在与该上壳部11的插孔11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一用于固定该第一电连接器41的第一定位 座121,能确实将该第一电连接器41固定在相对于该基座10的插孔111处,该第一电连接 器41则可利用电线与该供电单元50电连接。该组灯臂20具有至少一个臂杆21,该插柱211即一体设置于其中用以与基座10 接合的臂杆21底端,且该插柱211底部设有一供第二电连接器42固定的第二定位座221, 必能确实将该第二电连接器42固定在相对于该灯臂20的插柱211处;该第二电连接器42 可利用电线与该灯头30电连接,并且可在第二电连接器42外缘套设至少一垫圈421,以增 加第二电连接器42与插柱211之间的定位效果。上述插孔111及插柱211具有相符合的正圆、非正圆、或多边形的断面轮廓造型; 于实施时,该插孔111及该插柱211若以相符合的正圆断面轮廓造型方式实施时,该第一、 第二电连接器41、42可配合采用为相符合的正圆断面轮廓造型的电连接器(即业界所称的 同轴连接器),以使该组装后的灯臂20与基座10可相对转动,以方便调整灯臂20及灯头 30的方向。请同时配合参照图3所示,上述插孔111与插柱211的相对接合处,可分别设有一 凸点112,以及一供该凸点112伸入并可使该凸点112相对于其间往复位移的切槽212,当 灯臂20与基座10相对转动时,可利用该切槽212对该凸点112的配合,限制灯臂20与基 座10的转动幅度。再者,如图2至图4所示,上述插孔111与插柱211的相对轴接处,可分别螺设一 螺丝113,以及一供该螺丝113伸入的凹槽213,以此产生防止灯臂20与基座10脱落的限 位作用,并且当灯臂20与基座10相对转动至适合的角度时,可配合将螺丝113旋紧,令螺 丝113尾端压抵于凹槽213底部,以达到将灯臂20与基座10固定的目的。本技术凭借上述在该组基座10及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台灯,包括有一组基座、一组灯臂、一相对设于该组基座一侧的供电单元以及一相对设于该组灯臂一侧的灯头;其特征在于:该组基座及该组灯臂上分别设有相接合或分离的插孔及插柱,相对于该插孔及该插柱处分别设有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所述的第一电连接器与该供电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与该灯头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台灯,包括有一组基座、一组灯臂、一相对设于该组基座一侧的供电单元以及一相对设于该组灯臂一侧的灯头;其特征在于该组基座及该组灯臂上分别设有相接合或分离的插孔及插柱,相对于该插孔及该插柱处分别设有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所述的第一电连接器与该供电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与该灯头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该插孔及该插柱具有相符合的正圆断面轮 廓造型,该第一电连接器及第二电连接器为相符合的正圆断面轮廓造型的电连接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与插柱的相对接合处,分别设有一 凸点,以及一供该凸点伸入的切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火土
申请(专利权)人:黄火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