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向可调的液冷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013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流向可调的液冷储能系统,其包括液冷机组、液冷管路和电池包底部的液冷板,液冷管路连接液冷机组和液冷板,液冷管路包括一级管路、二级管路和三级管路;还包括安装于液冷机组和一级管路之间的流向调整装置,所述流向调整装置包括四根管道,每根管道上安装有一电磁阀,相邻管道之间通过三通连接形成管路接口,一侧的两个管路接口与液冷机组的管路连接,另一侧的两个管路接口与一级管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储能系统内的电池温差,通过根据电池工况、电池发热特性以及液冷机组水泵特性制定相应的流向调节装置状态切换策略,系统内的电池温差可以降低近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系统,尤其是一种流向可调的液冷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储能系统工作过程中,电池会产生大量热量,为防止电池过温,储能系统会集成液冷系统对电池进行散热。液冷系统包括液冷机组、液冷管路及电池包底部液冷板。液冷机组与系统外界环境换热,降低冷却液温度。液冷管路连接液冷机组和电池包液冷板,将冷却液送至各液冷板并从各液冷板处回收与电池完成换热的冷却液。电池包底部液冷板与电池通过导热胶接触,将电池热量传导至冷却液。

2、在液冷板与电池的换热过程中,由于冷却液在液冷板流道内流动过程中吸收了电池产生的热量,液冷板存在进水口温度低,出水口温度高的特点,冷却液的温差造成了电池的温差,影响了电池的一致性,进而对储能系统的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电池温差、延长电池寿命的流向可调的液冷储能系统。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向可调的液冷储能系统,包括液冷机组、液冷管路和电池包底部的液冷板,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向可调的液冷储能系统,包括液冷机组、液冷管路(1)和电池包底部的液冷板(2),所述液冷管路(1)连接液冷机组和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路(1)包括一级管路(11)、二级管路(12)和三级管路(13),所述一级管路(11)连接液冷机组,所述二级管路(12)作为一级管路的分支连接在一级管路(11)上,所述三级管路(13)作为二级管路(12)的分支连接在二级管路(12)上,所述三级管路(13)与液冷板(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向可调的液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调整装置(3)的四根管道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管道(31)、第二管道(32)、第三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向可调的液冷储能系统,包括液冷机组、液冷管路(1)和电池包底部的液冷板(2),所述液冷管路(1)连接液冷机组和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管路(1)包括一级管路(11)、二级管路(12)和三级管路(13),所述一级管路(11)连接液冷机组,所述二级管路(12)作为一级管路的分支连接在一级管路(11)上,所述三级管路(13)作为二级管路(12)的分支连接在二级管路(12)上,所述三级管路(13)与液冷板(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向可调的液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向调整装置(3)的四根管道由左至右依次为第一管道(31)、第二管道(32)、第三管道(33)和第四管道(34),所述第二管道(32)与第三管道(33)呈空间交叉分布,所述第一管道(31)与第二管道(32)的同侧端通过三通(30)连接形成第一液冷管路接口(35),第一管道(32)与第三管道(33)的同侧端通过三通(30)连接形成液冷机组的出水管路接口(36),所述第二管道(32)与第四管道(34)的同侧端通过三通(30)连接形成液冷机组的回水管路接口(37),第三管道(33)与第四管道(34)的同侧端通过三通(30)连接形成第二液冷管路接口(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向可调的液冷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管路(11)包括水平设置的一级进水管路(111)和一级回水管路(112),所述一级进水管路(111)通过连接管(14)与第一液冷管路接口(35)连接,所述一级回水管路(112)通过连接管(14)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辰枫丁春祥赵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盛虹动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