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机组送风系统和调节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010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燃煤机组送风系统和调节方法,燃煤机组送风系统包括旁路风道和对向通风格栅,旁路风道位于出口风道和入口风道之间,所述旁路风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出口风道相连通,所述旁路风道的第二端与所述入口风道相连通,所述旁路风道上设置压力表和控制阀,所述出口风道与空预器相连,所述对向通风格栅布置在所述出口风道上,所述对向通风格栅位于所述旁路风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空预器之间,所述对向通风格栅上设置调节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燃煤机组送风系统具备送风量调节效果好、改造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尤其涉及一种燃煤机组送风系统和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300mw等级以上且配置送风机为动调轴流风机的机组来说,普遍存在低负荷工况下送风机动叶开度很小、动叶调节特性变差的问题,对于低负荷工况下锅炉稳燃、锅炉效率及nox排放都是不利的。针对此问题,当前普遍采用的改造思路有变频改造、叶轮改造(更换叶轮或减小叶轮)、双速改造或者降速改造等。变频改造改造效果最好,调节性能最优,但现场需要增加变频设备,投资成本大、工程量大,使得投资回收年限过长,且增加了变频设备,势必增加故障发生率和维护成本,因此实际改造中采用此方案的偏少;叶轮改造(更换叶轮或减小叶轮)、双速改造或者降速改造都会对送风机的最大出力影响较大,从而使得改造后的送风机出力与实际送风系统需求匹配,此种改造对于燃煤机组最小出力目标在30%以上的机组是适用的,改造完成后送风机在低负荷出力工况下仍有调节裕量,但对于最小出力目标25%以下的机组仍然存在最小负荷工况下送风机动叶开度很小、动叶调节特性变差、送风量超过机组所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煤机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机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向通风格栅包括风道边壁和横向格栅板,多个横向格栅板在所述风道边壁形成的矩形空间内等间隔排列,所述横向格栅板的两端与所述风道边壁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横向格栅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机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格栅板的转动角度为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机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上端调节机构和下端调节机构,所述上端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抽拉杆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抽拉杆传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机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机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向通风格栅包括风道边壁和横向格栅板,多个横向格栅板在所述风道边壁形成的矩形空间内等间隔排列,所述横向格栅板的两端与所述风道边壁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横向格栅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机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格栅板的转动角度为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机组送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上端调节机构和下端调节机构,所述上端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抽拉杆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抽拉杆传动相连,所述下端调节机构包括第二抽拉杆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抽拉杆传动相连,所述第一抽拉杆与第二抽拉杆穿过所述横向格栅板并与所述横向格栅板传动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新经杨荣祖翟鹏程王宏武王耀文于龙文穆祺伟王汀谢天陈宽南燕燕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