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9978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8
本技术涉及水听器技术领域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包括:超声波换能器和高频电缆线;超声波换能器同轴间隔设有多个,且多个超声波换能器并联;高频电缆线一端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另一端对应连接于采集设备;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包括外筒体、压电陶瓷、阻尼块和匹配层;本技术采用组合超声波换能器的方式,把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的信号合并成一个信号,增强了真实的地震信号,且抑制了噪声,从而提升信号质量,并且增加了接收地震信号的范围;整体上本水听器体积较小巧且便于携带,能够更好的适应特殊场合的布置和操作,解决了进口成本大,进口小道距困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听器,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


技术介绍

1、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用于探测水下地质结构和沉积物的特征;它通过在水下放置声源和水听器,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获取地下结构的信息。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勘探在海洋海砂矿储量评估、海底地质调查、跨海桥梁、港口码头的地质勘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它可以帮助确定海砂矿的位置和规模,以及评估海底地质条件,为海洋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2、现有技术方案中所采用的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勘探设备主要为国外进口设备,价格昂贵,由于小道距水听器还在美国的禁售之列,导致小道距水听器进口困难;并且目前的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因设备庞大,采集单元线性长度一般20米以上,只能采用拖拽式施工,施工不便,存在较大的限制;切在某些场合如现有桥梁、港口码头、船只频密的场合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包括:

4、超声波换能器,其同轴间隔设有多个,且多个超声波换能器并联;

5、高频电缆线,其一端连接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另一端对应连接于采集设备;

6、其中,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包括:

7、外筒体,其上端敞口;p>

8、压电陶瓷,其上下堆叠有多个,且同轴设于所述外筒体内腔,用于发射和接收超声波;

9、阻尼块,其设于所述外筒体内腔位于压电陶瓷上方的位置,用于吸收屏蔽所述压电陶瓷上方的干扰,以便于减少噪音;

10、匹配层,其设于所述外筒体内腔位于压电陶瓷下方的位置,用于匹配声阻抗,以便于拓宽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工作频带;

11、其中,所述高频电缆线中正极线连接于最上方的压电陶瓷顶面,高频电缆线中连接于最下方的压电陶瓷底面。

12、优选的,所述压电陶瓷底面和顶面均涂覆有银层。

13、优选的,还包括:

14、外壳,其包覆于所有超声波换能器,以便于所有的超声波换能器位置固定;

15、其中,所述外壳一端设有供高频电缆线插入的开口,该开口设有密封压线组件。

16、优选的,所述密封压线组件包括:

17、内外螺纹套,其套设于高频电缆线线身,且轴向的螺接于开口内壁,所述内外螺纹套内壁下段设有缩径部;

18、柔性密封环,其套设于高频电缆线线身,且设于所述内外螺纹套内腔;

19、空心螺塞,其套设于高频电缆线线身,且一端部螺接于内外螺纹套内腔,以便于挤压柔性密封环。

20、优选的,所述外壳背离开口的一端为锥形端。

21、优选的,相邻的超声波换能器之间的距离为0.3~0.7m。

22、优选的,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数量为2~4个。

23、优选的,每个超声波换能器中的所述压电陶瓷数量为3或4个。

24、优选的,所述压电陶瓷为上端敞口的倒锥形结构,以便于所有的压电陶瓷上下套叠,以便于相邻的压电陶瓷紧密贴合。

25、优选的,所述高频电缆线通过放大电路对应连接于采集设备。

26、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1、由于阻尼块的设置,能够吸收压电陶瓷上方的超声波,实现减少噪声的功能;

28、2、由于匹配层的设置,能够在超声波换能器与工作负载之间起到匹配声阻抗的作用,以便于拓宽所述超声波换能器的工作频带,进而提高超声波分辨率和工作适应能力;

29、3、由于压电陶瓷上下面均涂覆有银层的设置,保证了压电陶瓷电压的均匀性;

30、4、采用组合超声波换能器的方式,把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的信号合并成一个信号,增强了真实的地震信号,且抑制了噪声,从而提升信号质量,并且增加了接收地震信号的范围;

31、5、整体上本水听器体积较小巧且便于携带,能够更好的适应特殊场合的布置和操作,解决了进口成本大,进口小道距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12)底面和顶面均涂覆有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线组件(4)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背离开口的一端为锥形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超声波换能器(1)之间的距离为0.3~0.7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的数量为2~4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每个超声波换能器(1)中的所述压电陶瓷(12)数量为3或4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12)为上端敞口的倒锥形结构,以便于所有的压电陶瓷(12)上下套叠,以便于相邻的压电陶瓷(12)紧密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电缆线(2)通过放大电路对应连接于采集设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陶瓷(12)底面和顶面均涂覆有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线组件(4)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背离开口的一端为锥形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水域单道地震反射波法的超声波换能水听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超声波换能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然孙跃军李剑波李学文彭超喻波沈磊杨红平汤家林丁尚见邓杰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地质物探工程勘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