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9500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往复杆,包括杆体,杆体的外周设有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均由杆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第一螺旋槽的一端与第二螺旋槽的一端连通,第一螺旋槽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槽的另一端连通,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均在杆体上绕设三圈,中间一圈的轴向长度小于两侧各圈的轴向长度。通过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中间一圈的轴向长度小于两侧各圈的轴向长度,因此,当转动至两端时,转动速度较快,从而带动纱线移动至两端位置时,提高换向速度,从而提高绕线时纱线端面的平整性,满足细小纱线的绕线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纺织设备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涉及一种往复杆


技术介绍

1、在纺织机械中的绕线机上,往复杆的周面上设有线槽,往复杆在使用时不断转动,从而带动导丝片沿着线槽来回移动,实现导纱绕线,从而使得纱锭具有一定的宽度。如申请号为201811529530.x公开了一种纺织机用除尘装置,纺织机上设有了往复丝杆,由附图可知,往复丝杆上的线槽为均匀分布,从而导丝片在两端换向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会造成纱锭中间和两侧纱线厚度不一致,因此不能满足一些要求较高的细小纱线的绕线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的往复杆。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往复杆,包括杆体,杆体的外周设有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均由杆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第一螺旋槽的一端与第二螺旋槽的一端连通,第一螺旋槽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槽的另一端连通,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均在杆体上绕设三圈,中间一圈的轴向长度小于两侧各圈的轴向长度。

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中间一圈的轴向长度小于两侧各圈的轴向长度,因此,当转动至两端时,转动速度较快,从而带动纱线移动至两端位置时,提高换向速度,从而提高绕线时纱线端面的平整性,满足细小纱线的绕线要求。

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槽与第二螺旋槽呈轴对称分布。由此,方便纱线绕线时导丝片沿着螺旋槽移动时的平稳性。

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杆体的轴向长度为275mm,第一螺旋槽绕设的三圈沿着杆体轴向跨越的长度依次为83.65mm、82.7mm和83.65mm。由此,通过各圈的长度设置,满足具体绕线时的平整度。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槽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设于第一凹槽中部的下方,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连通,第二凹槽的宽度小于第一凹槽的宽度。由此,通过设有两个凹槽,可以与相应的结构配合,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避免导丝片沿着螺旋槽移动时发生晃动,提高了两者配合的稳定性。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的底端与杆体端面的距离为4mm,第二凹槽的底端与杆体端面的距离为8mm。由此,提高了凹槽与相应结构配合的稳定性,避免杆体快速转动时外接配合结构脱离凹槽。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槽与第二螺旋槽在两端连通处通过弧形部过渡,弧形部包括多段弧形,各段弧形的半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由此,方便导丝片能够在弧形部的导向作用下平稳换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往复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的外周设有第一螺旋槽(11)和第二螺旋槽(12),所述第一螺旋槽(11)和第二螺旋槽(12)均由杆体(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一螺旋槽(11)的一端与第二螺旋槽(1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螺旋槽(11)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槽(1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螺旋槽(11)和第二螺旋槽(12)均在杆体上绕设三圈,中间一圈的轴向长度小于两侧各圈的轴向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11)与第二螺旋槽(12)呈轴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往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轴向长度为275mm,第一螺旋槽(11)绕设的三圈沿着杆体(1)轴向跨越的长度依次为83.65mm、82.7mm和83.6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11)设有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设于第一凹槽(13)中部的下方,所述第二凹槽(14)与第一凹槽(13)连通,所述第二凹槽(14)的宽度小于第一凹槽(13)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往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的底端与杆体(1)端面的距离为4mm,所述第二凹槽(14)的底端与杆体(1)端面的距离为8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往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11)与第二螺旋槽(12)在两端连通处通过弧形部(15)过渡,所述弧形部(15)包括多段弧形,各段所述弧形的半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

【技术特征摘要】

1.往复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所述杆体(1)的外周设有第一螺旋槽(11)和第二螺旋槽(12),所述第一螺旋槽(11)和第二螺旋槽(12)均由杆体(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一螺旋槽(11)的一端与第二螺旋槽(1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螺旋槽(11)的另一端与第二螺旋槽(1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螺旋槽(11)和第二螺旋槽(12)均在杆体上绕设三圈,中间一圈的轴向长度小于两侧各圈的轴向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11)与第二螺旋槽(12)呈轴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往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的轴向长度为275mm,第一螺旋槽(11)绕设的三圈沿着杆体(1)轴向跨越的长度依次为8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永平熊洪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华大纺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