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9469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防护网的减压环只能刚性吸能、寿命短、不能修复、不能重复使用以及变形后导致整个系统报废等问题。其包括筒体,筒体内活动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活塞体,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筒体连接有第二连接头,筒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筒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动密封套设在活塞杆上的密封套,第一连接头内设置有螺栓,螺栓与活塞体螺纹连接。在活塞体运动前先拉断螺栓,使阻尼器具有启动荷载,避免受到较小的冲击力就使阻尼器开始工作,并且螺栓与活塞体螺纹连接,在螺栓断裂后需要更换时,用工具快速的拧出螺栓的杆身部分,并更换新的螺栓即可,操作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防护,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


技术介绍

1、在边坡防护治理工程中经常使用到防护网,防护网分为主动防护网和被动防护网,主动防护网以钢丝(绳)网、格栅网(双绞网)、支撑绳、锚杆等结构覆盖并包裹在所需防护边坡的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石的风化剥落或危岩崩塌(覆盖固定作用);被动防护网是在危岩下坠的区域将钢柱、支撑绳、拉绳、锚杆、减压环、钢丝(绳)网、格栅网(双绞网)等结构组合并支撑起来对坠物进行拦截(拦截引导作用)。

2、在被动防护网拦截坠物过程中,为了减缓坠物的冲击力,会在防护网的支撑绳和拉绳上套设减压环来减缓冲击能量。公开号为cn213481236u的专利记载了减压环的相关结构,钢丝绳从减压环的一端伸入并从另一端穿出,坠物撞击防护网后,支撑绳及拉绳被迫绷直,受力后的减压环向中间收缩形变,以此来吸收坠物的冲击能量。

3、目前该减压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一:现有减压环只能通过刚性变形甚至严重破坏才能吸收能量;二:现有减压环一旦变形破坏后,将无法重新修复,只能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三:现有减压环是将钢丝绳从一端伸入,从另一端穿出来,在减压环受力启动变形后,更换时需要将几十上百米长的支撑绳拆下来,把支撑绳上数量众多的减压环一个个的取掉,然后再重新一个个穿上去,修复工作变得极其繁琐;四:从变形后的减压环里取下的钢丝绳已经变形也无法再穿入新的减压环,导致减压环和支撑绳同时报废,甚至多数时候因为修复工作过于繁琐,修复成本太高导致防护系统整体报废,现在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普遍,造成严重浪费;五:现有减压环的仅有30kn和50kn两种固定的抗拉力,无法灵活的获得其他需要的抗拉力;六:现有减压环是由普通焊管先热镀锌,然后弯曲成圆圈搭接10cm左右,搭接处装上椭圆形铝锚头,再用压力机压紧锚头,由此可见,减压环在弯曲变形与模具硬磨过程中其表面锌层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往后的仓储、装卸、运输、现场搬运、现场安装等等操作,安装好的减压环往往几个月就开始生锈,使用寿命远远小于其他零部件,但减压环又是防护网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虽有严重缺陷但无替代产品,仍然在大量使用。七:防护网在受到较小的冲击力无需减压环进行吸能时,减压环很容易缓慢变形,长期使用则会导致减压环失去吸能作用,经常更换新的减压环会使防护网的使用成本增加。鉴于现有减压环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本申请采用一种缓冲消能的阻尼器来替换现有的减压环,以解决减压环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减压环只能一次性使用、耐腐蚀层易磨损导致使用寿命短、以及容易变形失去吸能作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在阻尼器上设置与活塞体连接的具备额定的启动荷载的螺栓,使阻尼器在启动之前具有启动荷载,避免受到较小的冲击力就使阻尼器开始工作。

2、在活塞体启动之前先拉伸该螺栓并超过额定拉力使螺栓断裂,活塞杆向外伸出并带动活塞体向前滑动压缩筒体内的空气和阻尼油,因为空气位于阻尼油的上方,当活塞体的压力逐渐加大时,筒体内被压缩的空气先通过活塞体的两个第一突出部侧面上的细小通孔,压缩到活塞体上的两个环形槽中,当活塞体的压力超过密封件所能承受的压力时,被压缩的空气就从活塞体第二环形突出部上设置的密封圈与筒体内壁之间挤开微小的间隙逃逸,直至空气逃尽,此过程缓冲并消耗了部分冲击能量;当活塞体的压力再继续增大,带粘性的阻尼油再次沿着压缩空气的路径继续逃溢,阻尼油带粘性的特性和两个第一环形突出部侧面上的细小通孔限制了其逃溢的速度,形成了阻尼油要加快逃溢而细小通孔及密封件等结构又限制了其逃溢速度的矛盾关系,从而达到缓冲消能的目的。

3、在螺栓断裂后需要更换额定断裂拉力的螺栓时,使用普通工具即可快速的拧出第一连接头并取出断裂螺栓的杆身部分,重新装回第一连接头并拧上新螺栓即可完成修复工作,无需更换其他零件,对其他零部件不会造成任何干扰或损坏,操作简单快捷,筒体及其他零部件可以多次重复投入使用。该阻尼器只需简单的维护,使用寿命与其他结构基本一致。

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活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有活塞体,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筒体连接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筒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动密封套设在活塞杆上的密封套,所述第一连接头内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活塞体螺纹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头沿着筒体的轴向开设有台阶孔,所述螺栓活动设置在台阶孔内,所述螺栓的头部尺寸大于台阶孔的最小孔尺寸。

7、优选的,所述螺栓的杆身上环向设置有数个凹槽。

8、优选的,数个所述凹槽连通形成环形槽。

9、优选的,所述活塞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突出部,所述第一环形突出部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环形突出部均设置有数个通孔,每个第一环形突出部的通孔的数量沿着活塞体的运动方向依次增多。

10、优选的,所述活塞体上还设置有第二环形突出部,所述第二环形突出部位于设置通孔数量最少的第一环形突出部远离密封套的一侧,所述第二环形突出部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

11、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上罩设有注油管,所述注油管螺纹连接有封堵螺杆,所述封堵螺杆上活动套设有密封垫圈。

12、优选的,所述密封套包括内侧设置的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有至少两个。

13、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两端分别与活塞体、第二连接头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套与筒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筒体螺纹连接。

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5、1、在阻尼器上设置与活塞体连接的具备额定的启动荷载的螺栓,在活塞体运动之前先拉伸螺栓并使螺栓断裂,使阻尼器在启动之前具有启动荷载,避免受到较小的冲击力就使阻尼器开始工作,并且螺栓与活塞体螺纹连接,在螺栓断裂后需要更换时,用工具快速的拧出螺栓的杆身部分,并更换新的螺栓即可,操作简单快捷,并且其他零件还可以重复使用;因为采用活塞杆的相关结构,不会对阻尼器外部进行加工,避免了机加工对阻尼器外表面的耐腐蚀层造成磨损。

16、2、阻尼器通过活塞体的运动挤压阻尼器内部的阻尼油和空气,实现柔性防护。

17、3、阻尼器的损坏也不会影响到支撑绳和拉绳的继续使用,减少了防护结构的修复工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包括筒体(5),所述筒体(5)内活动设置有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的一端连接有活塞体(3),所述活塞杆(4)的另一端伸出筒体(5)连接有第二连接头(8),所述筒体(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1),所述筒体(5)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动密封套设在活塞杆(4)上的密封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内设置有螺栓(2),所述螺栓(2)与活塞体(3)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沿着筒体(5)的轴向开设有台阶孔(11),所述螺栓(2)活动设置在台阶孔(11)内,所述螺栓(2)的头部尺寸大于台阶孔(11)的最小孔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的杆身上环向设置有数个凹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凹槽(21)连通形成环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突出部(32),所述第一环形突出部(32)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31),所述第一环形突出部(32)均设置有数个通孔(33),每个第一环形突出部(32)的通孔(33)的数量沿着活塞体(3)的运动方向依次增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3)上还设置有第二环形突出部(34),所述第二环形突出部(34)位于设置通孔(33)数量最少的第一环形突出部(32)远离密封套(6)的一侧,所述第二环形突出部(34)上套设有第二密封圈(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油孔(51),所述注油孔(51)上罩设有注油管(9),所述注油管(9)螺纹连接有封堵螺杆(7),所述封堵螺杆(7)上活动套设有密封垫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6)包括内侧设置的第三密封圈(61),所述第三密封圈(61)设置有至少两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4)的两端分别与活塞体(3)、第二连接头(8)螺纹连接,所述密封套(6)与筒体(5)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1)与筒体(5)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包括筒体(5),所述筒体(5)内活动设置有活塞杆(4),所述活塞杆(4)的一端连接有活塞体(3),所述活塞杆(4)的另一端伸出筒体(5)连接有第二连接头(8),所述筒体(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1),所述筒体(5)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动密封套设在活塞杆(4)上的密封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内设置有螺栓(2),所述螺栓(2)与活塞体(3)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1)沿着筒体(5)的轴向开设有台阶孔(11),所述螺栓(2)活动设置在台阶孔(11)内,所述螺栓(2)的头部尺寸大于台阶孔(11)的最小孔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的杆身上环向设置有数个凹槽(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数个所述凹槽(21)连通形成环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防护缓冲消能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环形突出部(32),所述第一环形突出部(32)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敏唐科行唐志伟李瑞安成蛟陈理万勇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轩辕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