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孟海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9224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4
本技术属于抗震连接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抗震连接结构。技术包括连接结构本体,连接结构本体包括限位杆和导向杆,所述限位杆与导向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其支撑效果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管,固定管一端为封闭端,固定管封闭端竖直固定有第一连接杆,另一端穿装有与之呈上下滑动配合的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之间的固定管内设置有缓冲组件。本技术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便于提高支撑效果和限位活动杆的收缩路径,进而保持稳定,通过缓冲的组件的设置便于降低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支撑组件的寿命使其抗震效果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抗震连接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抗震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在地震波产生时,除了直接造成房倒屋塌和山崩地震发生时,为了减小地震的损失,一般通过建筑抗震结构来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而减小地震的对建筑物的破坏性;现有的抗震连接结构,虽然解决了原本减震时容易发生回弹的问题,但是其抗震连接结构受力过大时容易发生压溃的情况解决的不够好,容易在压缩过程中造成其活动杆受力过大造成损坏,从而影响抗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抗震连接结构,便于提高支撑效果,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抗震能力。

2、所述的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本体,连接结构本体包括限位杆和导向杆,所述限位杆与导向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其支撑效果的支撑组件;

3、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管,固定管一端为封闭端,固定管封闭端竖直固定有第一连接杆,另一端穿装有与之呈上下滑动配合的第二连接杆,且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之间的固定管内设置有缓冲组件。

4、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底部开设有用于第二连接杆插入的插槽,第二连接杆活动端插入插槽内与之呈上下滑动配合,导向杆上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二连接杆从插槽内脱落的限位组件。

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位于插槽外侧的导向杆外侧壁上开设有与之连接相通的滑槽,限位块一端穿过滑槽与第二连接杆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簧,弹簧一端与固定管封闭端内壁固定,第一连接杆与弹簧的接触端设置有挡板。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插槽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整体呈“t”字型结构,且其竖直端穿过通槽与第二连接杆固定,通槽宽度小于限位块另一端的长度。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的直径小于插槽的直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便于提高支撑效果和限位活动杆的收缩路径,进而保持稳定,通过缓冲的组件的设置便于降低震动对建筑物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支撑组件的寿命使其抗震效果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本体(1),连接结构本体(1)包括限位杆和导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与导向杆(3)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其支撑效果的支撑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底部开设有用于第二连接杆(2.5)插入的插槽,第二连接杆(2.5)活动端插入插槽内与之呈上下滑动配合,导向杆(3)上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二连接杆(2.5)从插槽内脱落的限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4),位于插槽外侧的导向杆(3)外侧壁上开设有与之连接相通的滑槽,限位块(4)一端穿过滑槽与第二连接杆(2.5)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簧(2.4),弹簧(2.4)一端与固定管(2.1)封闭端内壁固定,第一连接杆(2.2)与弹簧(2.4)的接触端设置有挡板(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5)与插槽槽底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p>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4)整体呈“T”字型结构,且其竖直端穿过通槽与第二连接杆(2.5)固定,通槽宽度小于限位块(4)另一端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1)的直径小于插槽的直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包括连接结构本体(1),连接结构本体(1)包括限位杆和导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与导向杆(3)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加其支撑效果的支撑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3)底部开设有用于第二连接杆(2.5)插入的插槽,第二连接杆(2.5)活动端插入插槽内与之呈上下滑动配合,导向杆(3)上设置有用于防止第二连接杆(2.5)从插槽内脱落的限位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抗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4),位于插槽外侧的导向杆(3)外侧壁上开设有与之连接相通的滑槽,限位块(4)一端穿过滑槽与第二连接杆(2.5)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孟海
申请(专利权)人:杨孟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