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9196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包括础脚、础腰、础面和防护结构。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护结构,在放置木结构桩后,可向上拉动挡板而拖动防护层,使得防护层一端移出收纳槽并且进行伸展,展开后会对其内部的桩脚进行包裹防护,通过防护层对桩脚的防护,可有效放置雨水飞溅在桩脚处,造成桩脚处出现腐烂的现象,在挡板移出后,可拉动位于固定环外端的收束带,使得收束带收束而固定在木结构桩表面,然后通过锁止件进行锁定,以实现将防护层伸展后进行便捷固定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木结构桩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


技术介绍

1、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木结构框架为主的建筑体系,以土、木、砖、瓦、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木结构桩是古民宅用来支撑的竖立木柱,是房子的重要构件,为了对木结构桩进行防潮,木结构桩底端通常都会放置柱础作为防潮结构,柱础是中国建筑构件一种,俗称磉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古代中国人民为使木结构桩不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就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

2、现有专利:cn216380700u,一种升降式柱础,包括础脚、础肚、础顶、升降装置和木柱,础肚与础脚固定连接,并位于础脚的上方,础肚中预留安置升降装置的空间,础顶设置在础肚的上方;升降装置包括l型滑槽、楔块、横向张力器、升降垫块和限位块。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实现可调节木柱竖向位移,在古建筑换柱时更方便的支顶上部构件,省时省力,同时还可在古建筑不均匀沉降时,调节木柱的升降以改善结构整体受力状态。

3、上述专利或现有防潮结构柱础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柱础都是将木结构桩放置在础面上的,虽然可以将木结构桩与地坪相隔离,但是在下雨天雨水还是会容易溅起而若在木结构桩的桩脚处,从而导致了桩脚出现腐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包括础脚,所述础脚上端设置有础腰,所述础腰顶端面为础面,所述础腰内部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收纳槽,所述收纳槽设置于础腰内部,在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挡板,并在收纳槽的内侧设置有垫块,防护层一端固定在挡板的底端,另一端则固定在收纳槽的内侧,所述础腰的内部设置有导流槽,导流槽与收纳槽相通,所述挡板的底端设置有收束结构。

3、优选的,所述收束结构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挡板底端,在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带,穿入固定带内部的收束带,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设置有锁止件。

4、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端面设置有凹口,凹口内凹深度不小于六毫米。

5、优选的,所述防护层的弯折处设置有弯折带,所述弯折带做有熨烫处理。

6、优选的,所述防护层固定在收纳槽内侧的该端部固定在收纳槽的内部外层的下端,并且位于导流槽的下端。

7、优选的,所述防护层由外层面层、防水层和内面层复合而成。

8、优选的,所述收束带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球,防滑球凸出于收束带的内侧表面。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护结构,在放置木结构桩后,可向上拉动挡板而拖动防护层,使得防护层一端移出收纳槽并且进行伸展,展开后会对其内部的桩脚进行包裹防护,通过防护层对桩脚的防护,可有效放置雨水飞溅在桩脚处,造成桩脚处出现腐烂的现象,在挡板移出后,可拉动位于固定环外端的收束带,使得收束带收束而固定在木结构桩表面,然后通过锁止件进行锁定,以实现将防护层伸展后进行便捷固定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包括础脚(1),所述础脚(1)上端设置有础腰(2),所述础腰(2)顶端面为础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束结构(46)包括固定环(461),所述固定环(461)设置于挡板(42)底端,在固定环(46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带(462),穿入固定带(462)内部的收束带(463),所述固定环(461)的外侧设置有锁止件(4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2)的顶端面设置有凹口(421),凹口(421)内凹深度不小于六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44)的弯折处设置有弯折带(441),所述弯折带(441)做有熨烫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44)固定在收纳槽(41)内侧的该端部固定在收纳槽(41)的内部外层的下端,并且位于导流槽(45)的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44)由外层面层(442)、防水层(443)和内面层(444)复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束带(463)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球(465),防滑球(465)凸出于收束带(463)的内侧表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包括础脚(1),所述础脚(1)上端设置有础腰(2),所述础腰(2)顶端面为础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束结构(46)包括固定环(461),所述固定环(461)设置于挡板(42)底端,在固定环(46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带(462),穿入固定带(462)内部的收束带(463),所述固定环(461)的外侧设置有锁止件(46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防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2)的顶端面设置有凹口(421),凹口(421)内凹深度不小于六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传统木结构柱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华陈杰杨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六建装饰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