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9165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属于液压支架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液压支架顶板上的后侧板结构;所述后侧板结构包括两个第一转动件、后侧板、两个铰接块、伺服液压缸、多个第二转动件、双向丝杆组件、两个连接杆、两个侧护板和两个连接块,所述后侧板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液压支架顶板的侧表面上,两个所述铰接块分别固定在所述液压支架顶板与所述后侧板的下表面上,能够调整后侧板的工作角度,可降低更换的高度,也避免了经常压车,保证正常生产,方便对两个侧护板的角度进行同步调整,可降低更换的高度,提高防护面积,降低煤质灰分,提高有效煤量,避免人员进入后运机攉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支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


技术介绍

1、煤矿井下采用zf10000-18/34d型液压支架92架和zfg10000-21/32d型过渡支架6架,在生产过程中后运机运输的矸石刮后侧板,大量后侧板被刮毁或刮掉,会面临以下问题:(1)导致支架架间漏货,经常压车,给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2)大量矸石混入煤流,煤质灰分增高;(3)更换过程中难度大,由于现场工作环境复杂、空间狭小,起、拉、吊、运难度大,更换难度大,危险性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旨在改善在生产过程中后运机运输的矸石刮后侧板,大量后侧板被刮毁或刮掉,会面临以下问题:(1)导致支架架间漏货,经常压车,给生产带来较大的影响;(2)大量矸石混入煤流,煤质灰分增高;(3)更换过程中难度大,由于现场工作环境复杂、空间狭小,起、拉、吊、运难度大,更换难度大,危险性大的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包括安装在液压支架顶板上的后侧板结构;

3、所述后侧板结构包括两个第一转动件、后侧板、两个铰接块、伺服液压缸、多个第二转动件、双向丝杆组件、两个连接杆、两个侧护板和两个连接块,所述后侧板通过两个所述第一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液压支架顶板的侧表面上,两个所述铰接块分别固定在所述液压支架顶板与所述后侧板的下表面上,且与所述伺服液压缸的两端相铰接,两个所述侧护板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后侧板的两侧,所述双向丝杆组件固定在所述后侧板上,两个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侧护板上,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分别连接在所述双向丝杆组件与所述连接块上。

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液压支架顶板通过两个第一转动件能够与后侧板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提高了后侧板的连接强度,减少后侧板被刮毁或刮掉的状况,同时也方便后侧板的拆装,后侧板与液压支架顶板上固定的两个铰接块方便与伺服液压缸铰接,通过伺服液压缸调整输出端的伸缩长度,能够调整后侧板的工作角度,可降低更换的高度,也避免了经常压车,保证正常生产,后侧板的两侧通过多个第二转动件能够与侧护板转动连接,通过双向丝杆组件连接的两个连接杆,能够推动固定在侧护板上的连接块进行移动,方便对两个侧护板的角度进行同步调整,可降低更换的高度,提高防护面积,降低煤质灰分,提高有效煤量,避免人员进入后运机攉煤,确保人员安全,更换难度降低。

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转动件与所述第二转动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转动块、第二转动块和轴杆,所述第一转动块固定在所述液压支架顶板上,所述第二转动块固定在所述后侧板上,所述轴杆插装在所述第二转动件上,且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件上。

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的结构相同,提高零部件使用的通用性,第一转动块通过固定的轴杆方便与第二转动块平稳转动,方便对后侧板的工作角度进行调整,通过轴杆方便第一转动块与第二转动块进行拆装,提高后侧板更换的便捷性。

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双向丝杆组件包括移动架、双向丝杆和两个移动块,所述移动架固定在所述后侧板的表面上,且通过轴承与所述双向丝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均螺纹连接在所述双向丝杆上,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插装在所述移动块上。

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双向丝杆在移动架内旋转,能够带动两个移动块相向或相反位置移动,带动两个连接杆上连接的连接块移动,从而方便对两个侧护板的工作角度进行调整。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后侧板上固定有减速伺服电机,所述减速伺服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双向丝杆的端部传动连接。

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减速伺服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能够带动双向丝杆转动,方便两个移动块能够平稳转动,提高移动的速度。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移动架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且两个所述移动块上均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槽内。

1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导向块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有利于提高移动块水平移动的平稳性。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铰接块的两侧固定有安装耳片,所述安装耳片上开设有安装孔。

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安装耳片上开设的安装孔,方便使用螺钉将铰接块固定在液压支架顶板与后侧板上。

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后侧板上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伺服液压缸和所述减速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控制器方便同时控制伺服液压缸和减速伺服电机的运行状态。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8、该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中,液压支架顶板通过两个第一转动件能够与后侧板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提高了后侧板的连接强度,减少后侧板被刮毁或刮掉的状况,同时也方便后侧板的拆装,后侧板与液压支架顶板上固定的两个铰接块方便与伺服液压缸铰接,通过伺服液压缸调整输出端的伸缩长度,能够调整后侧板的工作角度,可降低更换的高度,也避免了经常压车,保证正常生产,后侧板的两侧通过多个第二转动件能够与侧护板转动连接,通过双向丝杆组件连接的两个连接杆,能够推动固定在侧护板上的连接块进行移动,方便对两个侧护板的角度进行同步调整,可降低更换的高度,提高防护面积,降低煤质灰分,提高有效煤量,避免人员进入后运机攉煤,确保人员安全,更换难度降低,保证人员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液压支架顶板(10)上的后侧板结构(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210)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5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转动块(211)、第二转动块(212)和轴杆(213),所述第一转动块(211)固定在所述液压支架顶板(10)上,所述第二转动块(212)固定在所述后侧板(220)上,所述轴杆(213)插装在所述第二转动件(250)上,且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件(2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组件(260)包括移动架(261)、双向丝杆(262)和两个移动块(263),所述移动架(261)固定在所述后侧板(220)的表面上,且通过轴承与所述双向丝杆(26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263)均螺纹连接在所述双向丝杆(262)上,所述连接杆(270)的一侧插装在所述移动块(26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220)上固定有减速伺服电机(264),所述减速伺服电机(264)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双向丝杆(262)的端部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261)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2611),且两个所述移动块(263)上均固定有导向块(2631),所述导向块(2631)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槽(26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块(230)的两侧固定有安装耳片(231),所述安装耳片(231)上开设有安装孔(23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220)上固定有控制器(221),所述控制器(221)通过导线分别与所述伺服液压缸(240)和所述减速伺服电机(264)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液压支架顶板(10)上的后侧板结构(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210)与所述第二转动件(25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转动块(211)、第二转动块(212)和轴杆(213),所述第一转动块(211)固定在所述液压支架顶板(10)上,所述第二转动块(212)固定在所述后侧板(220)上,所述轴杆(213)插装在所述第二转动件(250)上,且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转动件(2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支架后侧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组件(260)包括移动架(261)、双向丝杆(262)和两个移动块(263),所述移动架(261)固定在所述后侧板(220)的表面上,且通过轴承与所述双向丝杆(262)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移动块(263)均螺纹连接在所述双向丝杆(262)上,所述连接杆(270)的一侧插装在所述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建鹿士海余柱丁配伍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