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9105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3
本技术属于按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包括按摩壳体,所述按摩壳体表面设置有两个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与按摩壳体之间设置有自适应旋转装置;所述自适应旋转装置包括与按摩壳体固定连接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表面设置有防磨圈,所述定位柱表面位于防磨圈顶部设置有防转压盖,所述定位柱顶部设置有紧固螺钉。本技术通过增加旋转自适应按摩板滑动的防磨圈,有效的针对介子螺丝松退,增加了防转压盖,该防转压盖是通过定位柱的侧平面管死固定,从而达到螺丝防退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按摩器,特别涉及一种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按摩器的创新发展,按摩器需要更加符合人性化要求。目前,用于人体颈部、臂部、腿部等部位按摩的按摩器。

2、市面上的靠背按摩器,摆动按摩板的滑槽是采用定位柱加介子螺丝固定的,摩擦力大、介子螺丝易松退。

3、因此,设计一种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通过增加旋转自适应按摩板滑动的防磨圈,有效的针对介子螺丝松退,增加了防转压盖,该防转压盖是通过定位柱的侧平面管死固定,从而达到螺丝防退功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包括按摩壳体,所述按摩壳体表面设置有两个按摩板,所述按摩板与按摩壳体之间设置有自适应旋转装置;

3、所述自适应旋转装置包括与按摩壳体固定连接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表面设置有防磨圈,所述定位柱表面位于防磨圈顶部设置有防转压盖,所述定位柱顶部设置有紧固螺钉。

4、进一步的,所述按摩板表面开设有按摩滑槽,所述按摩滑槽的形状与按摩板的运动轨迹相匹配。

5、进一步的,所述防磨圈的截面形状为l形设置,所述防磨圈的底部表面位于按摩滑槽的底部设置,所述防转压盖位于按摩滑槽的顶部位置设置。

6、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的顶部位置为矩形设置,所述防转压盖的中心与定位柱的顶部位置相匹配。</p>

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的顶部开设有与紧固螺钉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紧固螺钉与定位柱之间为螺纹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壳体内部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动力马达,所述动力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两侧均啮合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分为上下两部分设置,上部分为蜗轮齿与蜗杆相啮合,下部分为齿轮齿,所述动力齿轮的下部分啮合连接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采用防夹装置与按摩板相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防夹装置包括防夹盘,所述防夹盘为圆盘状设置,所述防夹盘的一侧与输出齿轮采用螺钉连接,所述防夹盘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按摩板之间活动插接,且采用螺钉与按摩板相固定,所述防夹盘与按摩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7度。

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技术通过增加旋转自适应按摩板滑动的防磨圈,有效的针对介子螺丝松退,增加了防转压盖,该防转压盖是通过定位柱的侧平面管死固定,从而达到螺丝防退功能。

12、2、本技术通过利用防夹盘圆盘形设计,与按摩板侧边在任何一个位置都是钝角,让异物或手指无法进放,反而是向外推,形成保护,从而防止夹伤手指。

13、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和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包括按摩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壳体(1)表面设置有两个按摩板(2),所述按摩板(2)与按摩壳体(1)之间设置有自适应旋转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板(2)表面开设有按摩滑槽(4),所述按摩滑槽(4)的形状与按摩板(2)的运动轨迹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圈(302)的截面形状为L形设置,所述防磨圈(302)的底部表面位于按摩滑槽(4)的底部设置,所述防转压盖(303)位于按摩滑槽(4)的顶部位置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301)的顶部位置为矩形设置,所述防转压盖(303)的中心与定位柱(301)的顶部位置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301)的顶部开设有与紧固螺钉(304)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紧固螺钉(304)与定位柱(301)之间为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壳体(1)内部设置有动力装置(5),所述动力装置(5)包括动力马达(501),所述动力马达(501)的输出端连接有蜗杆(502),所述蜗杆(502)两侧均啮合连接有动力齿轮(503),所述动力齿轮(503)分为上下两部分设置,上部分为蜗轮齿与蜗杆(502)相啮合,下部分为齿轮齿,所述动力齿轮(503)的下部分啮合连接有输出齿轮(504),所述输出齿轮(504)采用防夹装置与按摩板(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装置包括防夹盘(6),所述防夹盘(6)为圆盘状设置,所述防夹盘(6)的一侧与输出齿轮(504)采用螺钉连接,所述防夹盘(6)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与按摩板(2)之间活动插接,且采用螺钉与按摩板(2)相固定,所述防夹盘(6)与按摩板(2)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97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包括按摩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壳体(1)表面设置有两个按摩板(2),所述按摩板(2)与按摩壳体(1)之间设置有自适应旋转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板(2)表面开设有按摩滑槽(4),所述按摩滑槽(4)的形状与按摩板(2)的运动轨迹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圈(302)的截面形状为l形设置,所述防磨圈(302)的底部表面位于按摩滑槽(4)的底部设置,所述防转压盖(303)位于按摩滑槽(4)的顶部位置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301)的顶部位置为矩形设置,所述防转压盖(303)的中心与定位柱(301)的顶部位置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器自适应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301)的顶部开设有与紧固螺钉(304)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威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