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线损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线损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9091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3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损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通信模组发出信号数据的第一发送功率,并检测信号数据经由通信线路从天线端发出时的第二发送功率;将第一发送功率以及第二发送功率进行对比;在第一发送功率与第二发送功率不同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发送功率与第二发送功率的功率差值确定补偿参数;根据补偿参数对目标衰减器进行调节,以完成通信模组至天线端之间的通信线路上的线损补偿。通过计算通信线路两端发出信号的功率差值,然后根据功率差值制定补偿参数来进行线损补偿,根据实际的功率差值制定补偿参数,解决了额外线损的产生导致针对特定频率补偿固定线损已无法满足线损补偿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线损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高频频率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过由于传输线的类型、长度、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损耗或增益变化,这会对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目前5g新空口的sub-6ghz频段的频率最高可达7.125g,越来越高的频率也就意味着需要补偿的频段范围越来越大,并且随温度变化也更加难以评估。

2、现有技术中,由于传输线或信号在特定频率下具有较大的损耗或增益变化,通常是针对特定频率补偿固定线损,但是温度不同或者线材老化也会产生额外线损,额外线损的产生导致针对特定频率补偿固定线损已无法满足线损补偿需求。

3、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损补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以解决上述“额外线损的产生导致补偿固定线损无法满足线损补偿需求”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损补偿方法,包括:获取通信模组发出信号数据的第一发送功率,并检测信号数据经由通信线路从天线端发出时的第二发送功率;将第一发送功率以及第二发送功率进行对比;在第一发送功率与第二发送功率不同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发送功率与第二发送功率的功率差值确定补偿参数;根据补偿参数对目标衰减器进行调节,以完成通信模组至天线端之间的通信线路上的线损补偿。

3、可选地,根据第一发送功率与第二发送功率的功率差值确定补偿参数包括:计算所述第一发送功率减去所述第二发送功率的所述功率差值;将所述功率差值确定为待调整的第一衰减量,并将所述第一衰减量确定为所述补偿参数。

4、可选地,在确定补偿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当前的目标衰减器的第二衰减量;根据第二衰减量与补偿参数计算目标衰减器的总衰减量;通过温度采集装置获取通信线路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并将第一环境温度与总衰减量映射存储至存储器。

5、可选地,在将第一发送功率以及第二发送功率进行对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第一发送功率以及第二发送功率相同,则不对目标衰减器进行调节,并获取当前的目标衰减器的第二衰减量;通过温度采集装置获取通信线路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将第一环境温度与第二衰减量映射存储至存储器。

6、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获取变化后的第二环境温度;在存储器中寻找与第二环境温度存在映射关系的第三衰减量;若存在第三衰减量,则根据第三衰减量调节目标衰减器,以快速对通信线路进行与第二环境温度匹配的线损补偿。

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通信模组、天线端、控制器以及目标衰减器,其中,通信模组与天线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目标衰减器设置于通信线路上,控制器分别与通信模组、天线端以及目标衰减器连接,通信模组用于将信号数据以第一发送功率发至通信线路;天线端用于通过通信线路接收通信模组发出的信号数据,并以第二发送功率将信号数据发出。

8、可选地,控制器用于获取通信模组发出信号数据时的第一发送功率,并检测信号数据从天线端发出时的第二发送功率;将第一发送功率以及第二发送功率进行对比;在第一发送功率与第二发送功率不同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发送功率与第二发送功率的功率差值确定补偿参数;获取当前的目标衰减器的第二衰减量,其中,第二衰减量为目标衰减器的初始衰减值;根据第二衰减量与补偿参数计算目标衰减器的总衰减量;通过温度采集装置获取通信线路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并将第一环境温度与总衰减量映射存储至存储器;目标衰减器用于按照补偿参数对通信模组至天线端之间的通信线路进行线损补偿。

9、可选地,控制器还用于在通信线路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获取变化后的第二环境温度;调用与第二环境温度存在映射关系的第三衰减量,并根据第三衰减量控制目标衰减器,以快速对通信线路进行与第二环境温度匹配的线损补偿。

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损补偿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通信模组发出信号数据的第一发送功率,并检测信号数据经由通信线路从天线端发出时的第二发送功率;对比模块,用于将第一发送功率以及第二发送功率进行对比;确定模块,用于在第一发送功率与第二发送功率不同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发送功率与第二发送功率的功率差值确定补偿参数;调节模块,用于根据补偿参数对目标衰减器进行调节,以完成通信模组至天线端之间的通信线路上的线损补偿。

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程序代码使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方法。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相关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3、本申请通过一种线损补偿方法,包括:获取通信模组发出信号数据的第一发送功率,并检测信号数据经由通信线路从天线端发出时的第二发送功率;将第一发送功率以及第二发送功率进行对比;在第一发送功率与第二发送功率不同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发送功率与第二发送功率的功率差值确定补偿参数;根据补偿参数对目标衰减器进行调节,以完成通信模组至天线端之间的通信线路上的线损补偿。通过计算通信线路两端发出信号的功率差值,然后根据功率差值制定补偿参数来进行线损补偿,根据实际的功率差值制定补偿参数,解决了额外线损的产生导致针对特定频率补偿固定线损已无法满足线损补偿需求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损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功率与所述第二发送功率的功率差值确定补偿参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补偿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发送功率以及所述第二发送功率进行对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组、天线端、控制器以及目标衰减器,其中,所述通信模组与所述天线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所述目标衰减器设置于所述通信线路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通信模组、所述天线端以及所述目标衰减器连接,所述通信模组用于将信号数据以第一发送功率发至通信线路;所述天线端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线路接收所述通信模组发出的所述信号数据,并以第二发送功率将所述信号数据发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通信模组发出所述信号数据时的所述第一发送功率,并检测所述信号数据从所述天线端发出时的第二发送功率;将所述第一发送功率以及所述第二发送功率进行对比;在所述第一发送功率与所述第二发送功率不同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功率与所述第二发送功率的功率差值确定补偿参数;获取当前的所述目标衰减器的第二衰减量,其中,所述第二衰减量为所述目标衰减器的初始衰减值;根据所述第二衰减量与所述补偿参数计算所述目标衰减器的总衰减量;通过温度采集装置获取所述通信线路当前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并将所述第一环境温度与所述总衰减量映射存储至存储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通信线路所处环境的第一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获取变化后的第二环境温度;调用与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存在映射关系的第三衰减量,并根据所述第三衰减量控制所述目标衰减器,以快速对所述通信线路进行与所述第二环境温度匹配的线损补偿。

9.一种线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具有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代码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方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损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发送功率与所述第二发送功率的功率差值确定补偿参数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补偿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发送功率以及所述第二发送功率进行对比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模组、天线端、控制器以及目标衰减器,其中,所述通信模组与所述天线端通过通信线路连接,所述目标衰减器设置于所述通信线路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通信模组、所述天线端以及所述目标衰减器连接,所述通信模组用于将信号数据以第一发送功率发至通信线路;所述天线端用于通过所述通信线路接收所述通信模组发出的所述信号数据,并以第二发送功率将所述信号数据发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通信模组发出所述信号数据时的所述第一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烨星彭峰
申请(专利权)人:锐凌无线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