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941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2
本申请涉及窗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固定结构。线缆固定结构包括本体部、活动部和多个弹性爪;本体部沿第一方向开设有用于线缆穿过的第一过孔;多个弹性爪连接于本体部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弹性爪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弹性爪用于夹持线缆;活动部可拆卸设置于本体部,活动部开设有第二过孔,第二过孔套设于多个弹性爪,活动部朝向第一过孔的中轴线挤压弹性爪,以使多个弹性爪抵压于线缆的外周面。通过使多个弹性爪在活动部的挤压下抵压于线缆的外周面,从而能够夹持不同外径的线缆。应用于电动窗帘时,能够改善电动窗帘壳体过孔无法同时满足两种外径的电源线的问题,并且可以夹持多种外径的电源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窗帘,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1、电动窗帘一般包括电机、窗帘导轨、皮带和滑车,其通过电机提供动力,驱动皮带和滑车在轨道上运动,滑车再带动窗帘运动,从而控制窗帘的开合。电动窗帘可通过电源线接入电网进行驱动,电动窗帘的壳体设置有用于电源线穿过的过孔,电源线需要固定于该过孔处。

2、电动窗帘包括无线控制和有线控制两种,有线控制的电动窗帘还需要在电源线内额外设置控制线芯,则导致两种电动窗帘的电源线的外径不同,即电源线包括大外径电源线和小外径电源线。而电动窗帘壳体过孔的内径在生产时已经确定,无法同时满足两种外径的电源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线缆固定结构,以至少能够改善电动窗帘壳体过孔无法同时满足两种外径的电源线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缆固定结构,所述线缆固定结构包括本体部、活动部和多个弹性爪;所述本体部沿第一方向开设有用于线缆穿过的第一过孔;所述多个弹性爪连接于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弹性爪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多个弹性爪用于夹持所述线缆;所述活动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本体部,所述活动部开设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套设于所述多个弹性爪,所述活动部朝向所述第一过孔的中轴线挤压所述弹性爪,以使所述多个弹性爪抵压于所述线缆的外周面。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爪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过孔的中轴线的夹持面,所述多个弹性爪的夹持面限定第一圆周面,所述第一圆周面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过孔的中轴线重合。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周面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过孔的内径。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孔内壁设置有锥形挤压面,所述锥形挤压面用于在所述活动部移动靠近所述本体部时,朝向所述第一过孔的中轴线挤压所述弹性爪。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孔内壁还设置有多个加强肋,所述多个加强肋绕所述第二过孔的中轴线在周向上间隔分布;所述加强肋沿所述第二过孔的轴向延伸,每个所述加强肋均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弹性爪之间。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爪背离所述第一过孔的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配合斜面,所述配合斜面用于与所述锥形挤压面接触。

8、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弹性爪的横截面逐渐缩小。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活动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线缆固定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膨大的头部,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连接柱可拆卸连接,所述头部抵靠于所述活动部背离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以将所述活动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本体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缆固定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支撑于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之间。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柱螺纹连接。

12、区别于相关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的线缆固定结构,设置有活动部和多个弹性爪,多个弹性爪在活动部的挤压下抵压于线缆的外周面,从而能够夹持不同外径的线缆。应用于电动窗帘时,能够改善电动窗帘壳体过孔无法同时满足两种外径的电源线的问题,并且可以夹持多种外径的电源线。

13、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爪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过孔的中轴线的夹持面,所述多个弹性爪的夹持面限定第一圆周面,所述第一圆周面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过孔的中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周面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过孔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孔内壁设置有锥形挤压面,所述锥形挤压面用于在所述活动部移动靠近所述本体部时,朝向所述第一过孔的中轴线挤压所述弹性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孔内壁还设置有多个加强肋,所述多个加强肋绕所述第二过孔的中轴线在周向上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爪背离所述第一过孔的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配合斜面,所述配合斜面用于与所述锥形挤压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弹性爪的横截面逐渐缩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固定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支撑于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紧固件的头部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紧固件与所述连接柱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爪包括朝向所述第一过孔的中轴线的夹持面,所述多个弹性爪的夹持面限定第一圆周面,所述第一圆周面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过孔的中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周面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过孔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孔内壁设置有锥形挤压面,所述锥形挤压面用于在所述活动部移动靠近所述本体部时,朝向所述第一过孔的中轴线挤压所述弹性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孔内壁还设置有多个加强肋,所述多个加强肋绕所述第二过孔的中轴线在周向上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敏黎宇叶敏郭启柱邵肖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联恒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