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8898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二进水调蓄池,其进水口所进的水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的进水和出水相混而成的混合液;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其进水口与第二进水调蓄池相连通;回流泵,其一端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上清液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进水口相连通,以调控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的上升流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原有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出水及进水进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育,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生物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简称厌氧氨氧化)是一种以氨作为电子供体将亚硝酸盐还原成氮气的生物脱氮反应,能够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微生物,称为厌氧氨氧化菌。

2、相比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需要外加大量碳源及提供大量曝气,厌氧氨氧化工艺具有无需外加碳源,污泥产量少;容积负荷高;无需曝气,节省大量运行成本等优势。颗粒污泥是厌氧氨氧化工艺应用最有优势的污泥形态之一,其可以快速与水分离、最大程度地持留生长缓慢的厌氧氨氧化菌。在实际应用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系统中,颗粒污泥与絮体污泥共存,絮体污泥中厌氧氨氧化功能菌丰度通常远远小于颗粒污泥,且絮体极易随出水流失,从而降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脱氮性能,导致反应器失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中的至少一种而提供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及方法,通过原位搭建占地较小的膨胀床反应器(egsb),利用废水中的氮素及原有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出水中含有的信号分子,增强絮体污泥内部微生物的群体感应能力,启动厌氧氨氧化关键基因表达,实现絮体污泥的颗粒化。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装置相连通,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装置包括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和第一进水调蓄池;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进水口设于反应器的下半部分,出水口设于反应器的上半部分;所述进水口与第一进水调蓄池相连通,该系统包括:

4、第二进水调蓄池,其进水口所进的水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的进水和出水相混而成的混合液;

5、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其进水口与第二进水调蓄池相连通;

6、回流泵,其一端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上清液出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进水口相连通,以调控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的上升流速;

7、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内的污泥筛选出厌氧氨氧化絮体污泥,通过蠕动泵泵入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

8、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内的污泥筛选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通过蠕动泵泵入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

9、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的进水和出水经混合后,注入第二进水调蓄池中。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水调蓄池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之间设有进水泵。

11、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颗粒污泥与絮体污泥筛分子系统,其包括容器,以及设于容器上的筛网,以分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的厌氧氨氧化絮体污泥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

12、进一步地,所述筛网的孔径为100-200μm,优选为200μm。

13、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为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14、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方法,其采用如上所述的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1)接种污泥: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的厌氧氨氧化絮体污泥接种至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

16、(2)配置进水: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的进水和出水作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的进水存储在第二进水调蓄池中;

17、(3)运行系统:通过进水泵将进水从第二进水调蓄池打进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通过回流泵调控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的上升流速,多于的水通过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的出水管路排出;

18、(4)新育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回流:通过颗粒污泥与絮体污泥筛分子系统筛分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中新培育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并转移至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

19、进一步地,步骤中,接种至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的厌氧氨氧化絮体污泥浓度在3000~5000mg vss/l。

20、进一步地,步骤中,所述第二进水调蓄池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的进水满足氨氮浓度50-120mg/l,进水亚硝氮浓度满足60-150mg/l;优选氨氮浓度为120mg/l,进水亚硝氮浓度为150mg/l,也就是说通过调控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的进水和出水进而控制第二进水调蓄池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的进水。

21、进一步地,步骤中,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的出水中包括c6-hsl、c8-hsl或c10-hsl信号分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22、进一步地,步骤中,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6h,采用水浴方式控制反应器内温度在30-40℃;优选为水力停留时间为5.5h,采用水浴方式控制反应器内温度在35℃。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4、(1)本专利技术利用原有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出水及进水进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培育,成本低廉。

25、(2)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原位培育,可在60天内快速提高原有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

26、(3)本专利技术可降低原有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进水流量及负荷,有效减小了单位时间内的工作量。

27、(4)本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可实施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装置相连通,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装置包括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14)和第一进水调蓄池(12);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进水口设于反应器的下半部分,出水口设于反应器的上半部分;所述进水口与第一进水调蓄池(1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14)的进水和出水经混合后,注入第二进水调蓄池(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调蓄池(1)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3)之间设有进水泵(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颗粒污泥与絮体污泥筛分子系统,其包括容器,以及设于容器上的筛网,以分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3)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14)中的厌氧氨氧化絮体污泥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的孔径为100-2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3)为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

7.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接种至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3)的厌氧氨氧化絮体污泥浓度在3000~5000mg VSS/L。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第二进水调蓄池(1)中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3)的进水满足氨氮浓度50-120mg/L,进水亚硝氮浓度满足60-150mg/L;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14)的出水(16)中包括C6-HSL、C8-HSL或C10-HSL信号分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3)的水力停留时间为5-6h,采用水浴方式控制反应器内温度在30-4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装置相连通,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装置包括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14)和第一进水调蓄池(12);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进水口设于反应器的下半部分,出水口设于反应器的上半部分;所述进水口与第一进水调蓄池(1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14)的进水和出水经混合后,注入第二进水调蓄池(1)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调蓄池(1)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3)之间设有进水泵(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颗粒污泥与絮体污泥筛分子系统,其包括容器,以及设于容器上的筛网,以分离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培育反应器(3)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14)中的厌氧氨氧化絮体污泥和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原位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含量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的孔径为100-200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宜王伟刚薛昊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