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冷凝水循环式制冷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77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冷凝水循环式制冷机组,包括制冷机箱和设置在其内的冷风风扇,所述制冷机箱靠近冷风风扇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所述上楔形块位于冷风风扇的上方,所述下楔形块位于冷风风扇的下方,所述上楔形块与下楔形块之间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上滑动套接有海绵套筒,所述海绵套筒的外壁与制冷机箱的外壁相抵,所述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内滑动插设有方形杆。本技术冷凝水循环式制冷机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实现对冷凝水珠进行清理并形成水帘、增加制冷效果的同时,使得海绵套筒快速拆装更换作业,便于进行维护更换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机组,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冷凝水循环式制冷机组


技术介绍

1、制冷机是一种将物体或一定空间的温度通过机械和制冷剂将温度降低的装置,制冷机是将具有较低温度的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给环境介质从而获得冷量的机器,从较低温度物体转移的热量习惯上称为冷量,制冷机内参与热力过程变化(能量转换和热量转移)的工质称为制冷剂,制冷机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制冷机一般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吹风扇组成。

2、现有申请号为:cn202221777439.1的技术专利,提出了基于冷凝水循环式制冷机组,包括制冷机箱、冷风风扇、冷凝器组、除露驱动电机、除露机构和集水箱……;

3、虽然实现了对制冷机组表面的凝露的清洁处理,延长了制冷机组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制冷机组表面的整洁,但是除露件为海绵材质,在旋转、移动过程中与制冷机箱的外壁产生摩擦,容易导致除露件磨损,从而导致除露件的除露效果降低,需要定位进行更换,而对比文件中除露件不便于更换,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除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冷凝水循环式制冷机组,包括制冷机箱(1)和设置在其内的冷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箱(1)靠近冷风风扇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楔形块(7)和下楔形块(2),所述上楔形块(7)位于冷风风扇的上方,所述下楔形块(2)位于冷风风扇的下方,所述上楔形块(7)与下楔形块(2)之间设有转杆(5),所述转杆(5)上滑动套接有海绵套筒(4),所述海绵套筒(4)的外壁与制冷机箱(1)的外壁相抵,所述转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块(9),所述活动块(9)内滑动插设有方形杆(12),所述方形杆(12)的两端均贯穿活动块(9)并分别与上楔形块(7)的下端和下楔形块(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冷凝水循环式制冷机组,包括制冷机箱(1)和设置在其内的冷风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机箱(1)靠近冷风风扇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楔形块(7)和下楔形块(2),所述上楔形块(7)位于冷风风扇的上方,所述下楔形块(2)位于冷风风扇的下方,所述上楔形块(7)与下楔形块(2)之间设有转杆(5),所述转杆(5)上滑动套接有海绵套筒(4),所述海绵套筒(4)的外壁与制冷机箱(1)的外壁相抵,所述转杆(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块(9),所述活动块(9)内滑动插设有方形杆(12),所述方形杆(12)的两端均贯穿活动块(9)并分别与上楔形块(7)的下端和下楔形块(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9)远离转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8),所述活动块(9)靠近制冷机箱(1)的一侧设有置物槽,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末端贯穿置物槽和活动块(9)并与转杆(5)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与活动块(9)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置物槽内设有联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冷凝水循环式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远离活动块(9)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块(6),所述导向块(6)内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插设有导向杆(3),所述下楔形块(2)的上端设有与导向杆(3)相对应的插槽,所述上楔形块(7)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学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兆雪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