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正成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结构的野外用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76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1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野外用房,属于房屋技术领域。包括呈矩形结构的框架和位于所述框架四周及顶部的墙板,所述框架包括多个放置于地面上的底部支撑角铁、位于所述底部支撑角铁上方的上部支撑角铁,所述底部支撑角铁之间设置底部连接板,所述上部支撑角铁之间设置有上部连接板。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是:将底部支撑角铁、上部支撑角铁、底部连接板、侧边连接板、和上部连接板连接形成框架,通过在底部支撑角铁上设置滚轮方便野外用房移动,通过将多个框架连接到一起以便对野外用房进行扩展,通过也可以将较小的野外用房放置到大的野外用房中,以方便用户一次性将多个野外用房一起拉走,提高了移动的效率,本技术结构新颖,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野外用房,属于房屋。


技术介绍

1、在野外养殖或者种植过程中,需要相应的野外用房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求,现有的野外用房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可移动式,一种是固定式。

2、现有的可移动式野外用房一般由集装箱改造,集装箱改造的野外用房在移动的时候比较方便,但是集装箱在现场安装以及后续移动时均需要用吊车进行吊装,导致费用较高,同时野外用房所在位置的路况不一定好,实际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大型吊车因路况较差而无法进入到现场的问题,并且集装箱的体积较为固定,后续如果想增加野外用房的面积,只能新增,而不能在原来野外用房基础上进行扩展。

3、而固定式的野外用房一般是由砖瓦以及混凝土建成,这种结构的野外用房结构较为牢固,但是不可以移动,由于养殖或者种植的农户经常需要到不同的地方,这样上述固定式的野外用房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4、同时现有野外用房,用户做饭、睡觉以及工具放置都是在同一个房间中,导致生活环境较差,如果设置多个野外用房,那么后续野外用房需要移动时,就需要分批移动,导致效率较低且成本较高。</p>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结构的野外用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结构的框架(1)和位于所述框架(1)四周及顶部的墙板(2),所述框架(1)包括多个放置于地面上的底部支撑角铁(3)、位于所述底部支撑角铁(3)上方的上部支撑角铁(4),所述底部支撑角铁(3)之间设置底部连接板(5),所述处于同一侧的底部支撑角铁(3)和上部支撑角铁(4)之间设置有侧边连接板(6),所述上部支撑角铁(4)之间设置有上部连接板(7),所述侧边连接板(6)和上部连接板(7)结构相同,所述底部支撑角铁(3)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滚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野外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角铁(3)包括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野外用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结构的框架(1)和位于所述框架(1)四周及顶部的墙板(2),所述框架(1)包括多个放置于地面上的底部支撑角铁(3)、位于所述底部支撑角铁(3)上方的上部支撑角铁(4),所述底部支撑角铁(3)之间设置底部连接板(5),所述处于同一侧的底部支撑角铁(3)和上部支撑角铁(4)之间设置有侧边连接板(6),所述上部支撑角铁(4)之间设置有上部连接板(7),所述侧边连接板(6)和上部连接板(7)结构相同,所述底部支撑角铁(3)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滚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的野外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角铁(3)包括第一本体(301)、位于所述第一本体(301)侧边的第二本体(302),所述第一本体(301)和第二本体(302)相互垂直且呈l型结构,所述第一本体(301)上设置中间隔板(303),所述中间隔板(303)和第二本体(302)之间形成插入间隙(3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结构的野外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301)和中间隔板(303)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螺纹孔(30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结构的野外用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302)的上部设置有水平定位块(306),所述水平定位块(306)上设置有水平定位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正成
申请(专利权)人:姜正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