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亚州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电缆槽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752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1
本技术涉及隧道台车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电缆槽台车,包括机架、以及两组滑动安装在机架顶部的起重组件;所述起重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机架顶部的横梁、位于横梁两端下方的起重机、承载起重机的承载导轨以及连接在承载导轨与所述横梁之间的连接柱;所述承载导轨与所述横梁平行设置,且所述承载导轨位于机架的外部。本案通过将承载导轨设置在横梁的下方,在保证机架整体高度可以使施工车辆正常通过的前提下使承载导轨避开隧道侧壁上的风筒,如此在施工时无需再去移动风筒,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台车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隧道电缆槽台车


技术介绍

1、目前,在高速铁路隧道水沟电缆槽施工中,需要用模板对混凝土工程的各部位尺寸进行控制,在施工过程通常采用台车来对模板进行吊装。

2、在现有技术中的台车,通常包括矩形框架结构的机架、位于机架底部的车轮、以及位于机架顶部的梁式起重机,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方便一些施工车辆通过,机架通常会设置的比较高,并且安装梁式起重机的横梁会设置的比较长,端部非常靠近隧道的内壁,这就导致出现了一定的弊端,首先,在进行电缆槽模板安装阶段是处于隧道施工的后续阶段,在此之前,隧道侧壁上已经安装了风筒,在进行施工时,横梁会触碰到风筒,造成风筒的损坏,因此,在施工时,会将施工段的风筒拆卸下来,或者尽量往上移动,避免被横梁损坏,但这一操作无疑会降低施工的效率,徒增没有必要的工序。

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电缆槽台车,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电缆槽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两组滑动安装在机架顶部的起重组件;所述起重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机架顶部的横梁、位于横梁两端下方的起重机、承载起重机的承载导轨以及连接在承载导轨与所述横梁之间的连接柱;所述承载导轨与所述横梁平行设置,且所述承载导轨位于机架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电缆槽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顶部形成有供所述横梁移动的导轨槽,所述横梁底部设有与所述导轨槽配合的电驱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电缆槽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拆装连接的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柱、四根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电缆槽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两组滑动安装在机架顶部的起重组件;所述起重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机架顶部的横梁、位于横梁两端下方的起重机、承载起重机的承载导轨以及连接在承载导轨与所述横梁之间的连接柱;所述承载导轨与所述横梁平行设置,且所述承载导轨位于机架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电缆槽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顶部形成有供所述横梁移动的导轨槽,所述横梁底部设有与所述导轨槽配合的电驱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电缆槽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拆装连接的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柱、四根垂直连接在第一支撑柱上且朝向第二支架设置的第一承载梁以及连接在两根第一支撑柱顶部的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根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柱、四根垂直连接在第二支撑柱上且与四根所述第一承载梁一一对应的第二承载梁以及连接在两根第二支撑柱顶端第二连接梁;所述第一承载梁与所述第二承载梁上还设有连接套,所述第一承载梁上形成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承载梁上形成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套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第二连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亚州
申请(专利权)人:杜亚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