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套式多程光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9869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嵌套式多程光路系统,包括增益晶体、抛物面镜、主棱镜对、偏转棱镜对、全反射镜对。第一偏转棱镜对、第二偏转棱镜对同心放置,第二偏转棱镜对的旋转角与第一偏转棱镜对的旋转角不相等。进入抛物面镜的光线,经历两程光路,由抛物面镜射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偏转棱镜对及其组合,使不同入光离轴位置对应于每个分立的多程光路,实现每一圈多程光路的程数可调,使光斑均匀、紧凑地分布在抛物面镜上,提高了输出激光的光束质量,降低了系统的整体结构尺寸和光学件加工镀膜的复杂性。用于碟片激光器,多光源共轴传输,将泵浦源和信号源从同一入光位置输入多程光路系统,实现了相同程数光路的泵浦吸收和信号放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器,具体是一种嵌套式多程光路系统


技术介绍

1、碟片激光器属于一种特殊的固体激光器,具有高功率、高脉冲能量,高效率和优异的光束质量等独特优势。碟片激光器不同于传统棒状固体激光器,为了实现一维热流的最佳散热效果,采用类似端面泵浦的结构,并且通常使用厚度仅为几百微米、直径达几个厘米的碟片状激光晶体作为增益介质。增益介质较大的径厚比使得碟片介质内仅存在沿着光束传播方向的一维热梯度,而在半径方向上的热梯度可以忽略,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冷却效率,抑制工作物质的热效应,缓解了热透镜、热畸变等效应,即使在高输出功率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较高的光束质量。由于碟片激光增益介质的特点,其在光束传输方向厚度很薄(通常100-500μm),其小厚度保证了激光头出色的散热性能和功率放大能力,但是在端面泵浦结构中泵浦源单次通过时,因为晶体增益介质吸收长度不足,只有一小部分泵浦光被增益介质吸收,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多程光路方案,使泵浦光或信号光尽可能多次重复经过增益介质,达到提升泵浦吸收效率的目的。

2、鉴于4f成像系统的结构较为简单,使用较少的光学元件即可实现多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套式多程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益晶体(1)、抛物面镜(2)、主棱镜对(3)、偏转棱镜对、全反射镜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式多程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分光镜(7),分光镜(7)位于抛物面镜(2)的光轴线上,增益晶体(1)外侧,泵浦光和信号光可同时经分光镜(7)进入嵌套式多程光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套式多程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棱镜对还可以包括3对,相对应的,全反射镜对(6)设置2对;即同时增加1对偏转棱镜对、1对全反射镜对(6),增加的偏转棱镜对的旋转角与其前的偏转棱镜对的旋转角不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套式多程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益晶体(1)、抛物面镜(2)、主棱镜对(3)、偏转棱镜对、全反射镜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式多程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可以包括分光镜(7),分光镜(7)位于抛物面镜(2)的光轴线上,增益晶体(1)外侧,泵浦光和信号光可同时经分光镜(7)进入嵌套式多程光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套式多程光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棱镜对还可以包括3对,相对应的,全反射镜对(6)设置2对;即同时增加1对偏转棱镜对、1对全反射镜对(6),增加的偏转棱镜对的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冰莹林华付玉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