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仿生水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672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0
一种机械仿生水母机器人。其包括水母模拟罩壳、驱动调节装置、仿生驱动装置、动力存储装置、采水装置和遥控器;驱动调节装置、仿生驱动装置、动力存储装置、采水装置设置在水母模拟罩壳内部;遥控器由工作人员手持。本技术提供的机械仿生水母机器人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克服了传统水下探索机械使用螺旋桨驱动噪声大的缺点,模拟水母钟状体收缩的方式,减小了对海洋生物的惊扰,隐蔽性好,可完成对深海区域的水源采集,该机械水母仿生机器人能耗少,可在水底进行长时间停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仿生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机械仿生水母机器人


技术介绍

1、仿生机械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边缘学科,其是由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包含着对生物现象进行力学研究,对生物的运动、动作进行工程分析,并把这些成果根据社会的要求付之实用化。

2、如果将传统的机械称之为一般机械的话,仿生机械应该是指添加有人类智能的一类机械。在物理和机械机能方面,一般机械要比人类的能力强许多,但在智能方面却比人类要低劣得多。因此,若将人—机结合起来,就有可能使一般机械进化为仿生机械。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认为仿生机械应该是既具有像生物的运动器官一样精密的条件,又具有优异的智能系统,因此可以进行巧妙的控制,执行复杂的动作。

3、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水下机器人仍依靠螺旋桨推进的驱动方式,缺点是噪声较大,易惊扰鱼群、暴露目标,因此隐蔽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仿生水母机器人。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机械仿生水母机器人包括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仿生水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仿生水母机器人包括水母模拟罩壳、驱动调节装置、仿生驱动装置、动力存储装置、采水装置和遥控器;其中,水母模拟罩壳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水母模拟头壳(1)、第一段中轴(2)、第二段中轴(6)、第三段中轴(4)和采水机构外壳(5),水母模拟头壳(1)、第一段中轴(2)、第二段中轴(6)和第三段中轴(4)的腔体相互连通;采水机构外壳(5)的底面中部形成有进水口;驱动调节装置包括重心调控机构和槽凸轮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段中轴(2)和第二段中轴(6)的内部;多个仿生驱动装置均布在第二段中轴(6)外侧,内端上部固定在第二段中轴(6)的外表面上,内端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仿生水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仿生水母机器人包括水母模拟罩壳、驱动调节装置、仿生驱动装置、动力存储装置、采水装置和遥控器;其中,水母模拟罩壳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相连的水母模拟头壳(1)、第一段中轴(2)、第二段中轴(6)、第三段中轴(4)和采水机构外壳(5),水母模拟头壳(1)、第一段中轴(2)、第二段中轴(6)和第三段中轴(4)的腔体相互连通;采水机构外壳(5)的底面中部形成有进水口;驱动调节装置包括重心调控机构和槽凸轮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第一段中轴(2)和第二段中轴(6)的内部;多个仿生驱动装置均布在第二段中轴(6)外侧,内端上部固定在第二段中轴(6)的外表面上,内端下部贯穿第二段中轴(6)后与槽凸轮传动机构相接;动力存储装置设置在第三段中轴(4)的内部;采水装置安装在采水机构外壳(5)的内部;遥控器由工作人员手持,并且分别通过无线遥控方式与重心调控机构、槽凸轮传动机构和采水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仿生水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调控机构包括重物块(32)、第二舵机(35)、第一圆盘(34)、支撑架(33)、上侧重心调控托盘(36)和下侧重心调控托盘(8);其中,第一圆盘(34)水平设置,边缘部位通过多个支撑架(33)固定在第一段中轴(2)的内圆周面上;第二舵机(35)固定在第一圆盘(34)的顶面中部,输出轴位于上端;下侧重心调控托盘(8)通过多个支撑架(33)固定在位于第一圆盘(34)上方的第一段中轴(2)内圆周面上;上侧重心调控托盘(36)位于下侧重心调控托盘(8)上侧;第二舵机(35)的输出轴贯穿下侧重心调控托盘(8)的中心孔后固定在上侧重心调控托盘(36)的中心孔内,因此在第二舵机(35)带动下上侧重心调控托盘(36)能够进行转动;两个重物块(32)对称固定在上侧重心调控托盘(36)的顶面边缘,另两个重物块(32)对称固定在下侧重心调控托盘(8)的底面边缘;第二舵机(35)通过无线遥控方式与遥控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仿生水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凸轮传动机构包括槽凸轮圆盘(37)、双轴减速电机(38)、第一触手连接件(17)和第二圆盘(39);其中,第二圆盘(39)的边缘固定在第二段中轴(6)的内圆周面上;双轴减速电机(38)固定在第二圆盘(39)的顶面中部,输出轴位于上端;槽凸轮圆盘(37)位于第二圆盘(39)上方,中心孔与双轴减速电机(38)的输出轴相连,位于中心孔外侧的部位均匀形成有多个类扇叶式排布的圆弧形通孔(9);第一触手连接件(17)的内端为两块夹板,每个第一触手连接件(17)上的两块夹板内端分别位于槽凸轮圆盘(37)上一个圆弧形通孔(9)的上下端口,并利用贯穿两块夹板前端和圆弧形通孔(9)的螺丝将第一触手连接件(17)与槽凸轮圆盘(37)连接在一起;双轴减速电机(38)通过无线遥控方式与遥控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泽宇靳皓翔何跃翔杨梦涛王小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