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儿墙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851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女儿墙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屋面板、女儿墙主墙和女儿墙附墙,女儿墙主墙包括第一主体以及与第一主体连接的第二主体,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具有90°的夹角,在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形成有二次浇筑空间,在第一主体由顶部向下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浇筑孔和第二浇筑孔,屋面板铺贴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一端沿着第二主体上翻铺贴;在第二浇筑孔内设置有预埋钢筋,在二次浇筑空间内还设置有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顶部与预埋钢筋固定连接;由第一浇筑孔和/或第二浇筑孔向二次浇筑空间进行浇筑,形成女儿墙附墙。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简单,连接稳定可靠,防水效果优,还具有方便拆装,可周转使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女儿墙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女儿墙又名压檐墙,是建筑屋顶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是为了维护安全,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为了使屋面防水结构更加稳定,降低屋面与女儿墙之间相交处出现裂缝,通常会将屋面的防水层延伸一段出来连续覆盖在与女儿墙之间的交接点以及垂直面上,这种防水处理称作女儿墙泛水,女儿墙与屋面的垂直面也称作泛水面。

2、一般的泛水处理是在女儿墙泛水面的侧壁上开设凹槽,将防水卷材延伸至女儿墙垂直面上的凹槽中,在凹槽中填充密封材料,然后在外层涂抹砂浆层。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449191u的专利所公布的屋面女儿墙泛水结构;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20080565u的专利所公布的新型女儿墙防水收口结构。

3、常规的这种施工方式由于防水卷材层表面附着力低的特性,再加上女儿墙长期处在冷热干湿交替露天环境中,女儿墙防水卷材上翻高度范围内经常出现保护层开裂,这样就使雨水通过防水卷材收口位置渗透至防水卷材下面出现渗漏等质量通病问题。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许多学者都在这一方面做了更近一步的研究,经过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女儿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板,所述屋面板上浇筑形成有女儿墙主墙,女儿墙主墙包括第一主体以及与第一主体连接的第二主体,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具有90°的夹角,在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形成有二次浇筑空间,在第一主体由顶部向下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浇筑孔和第二浇筑孔,第一浇筑孔和第二浇筑孔分别与二次浇筑空间相贯通;屋面板铺贴有防水卷材,在屋面板与女儿墙阴角处设置有屋面倒角;在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阴角处还设置有弧形R角,所述防水卷材一端沿着屋面倒角以及第二主体铺贴至弧形R角处;在至少一个第二浇筑孔内设置有预埋钢筋,在二次浇筑空间内还设置有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顶部与预埋钢筋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女儿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板,所述屋面板上浇筑形成有女儿墙主墙,女儿墙主墙包括第一主体以及与第一主体连接的第二主体,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具有90°的夹角,在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之间形成有二次浇筑空间,在第一主体由顶部向下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浇筑孔和第二浇筑孔,第一浇筑孔和第二浇筑孔分别与二次浇筑空间相贯通;屋面板铺贴有防水卷材,在屋面板与女儿墙阴角处设置有屋面倒角;在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阴角处还设置有弧形r角,所述防水卷材一端沿着屋面倒角以及第二主体铺贴至弧形r角处;在至少一个第二浇筑孔内设置有预埋钢筋,在二次浇筑空间内还设置有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顶部与预埋钢筋固定连接;由第一浇筑孔和/或第二浇筑孔向二次浇筑空间进行浇筑,形成女儿墙附墙,女儿墙主墙与女儿墙附墙共同构成女儿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女儿墙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女儿墙主墙的顶部具有压顶,所述压顶两侧均突出于女儿墙;女儿墙、压顶和屋面板表面设置有一层保护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女儿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女儿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在女儿墙顶部施工,形成压顶,压顶两侧均突出于女儿墙;女儿墙、压顶和屋面板表面施工形成一层保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女儿墙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日升王棣青索慧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