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铝型材,具体为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铝型材,就是铝棒通过热熔、挤压、从而得到不同截面形状的铝材料,挤压是型材成形的手段。先根据型材产品断面设计、制造出模具,利用挤压机将加热好的圆铸棒从模具中挤出成形,铝型材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多到工序,在此过程中,原料需要进行转移,现有部分生产线转移过程较不顺畅,容易出现影响铝型材的生产速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包括多组上料带式运输机,多组所述上料带式运输机的前侧设置有第一上料装置,所述第一上料装置的左侧设置有铝棒加热炉,所述铝棒加热炉的左侧设置有铝棒裁剪机,所述第二上料装置的后侧设置有铝锭挤压机,所述铝棒裁剪机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上料装置,所述铝锭挤压机的左侧设置有第三上料装置,所述第三上料装置的前侧设置有多组第二带式传送机,所述第二带式传送机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拉伸矫直机,所述第二带式传送机的前侧设置有第四上料装置,所述第四上料装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全自动型切割机,所述第四上料装置的前侧设置有码垛机,所述码垛机的左侧设置有淬火机。
3、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侧连接有两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支架的上侧安装有第一线性
4、优选的,所述第二上料装置包括两组第二线性滑轨,两组所述第二线性滑轨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一u形块,所述第一u形块的左右侧壁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一u形块的左侧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端与支撑板的左侧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前侧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支撑板的前侧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与第一夹板相连接,两组所述第二线性滑轨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液压缸,两组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移动端连接有支撑块。
5、优选的,所述第三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滚轮传送机,所述第一滚轮传送机的上侧连接有第一全自动型材切割机,所述第一滚轮传送机的上侧连接有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机架的前侧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机架的前侧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三夹板,所述第一滚轮传送机的前侧设置有第三液压机,两组所述第三液压机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三机架,所述第三机架的上侧连接有多组第一带式传送机。
6、优选的,所述第四上料装置包括第二滚轮传送机,所述第二滚轮传送机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组第三液压缸,两组所述第三液压缸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五机架,所述第五机架的上侧连接有多组第三带式传送机。
7、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传送机的上侧连接有第四机架,所述第四机架的上侧安装有第三线性滑轨,所述第三线性滑轨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二u型块,所述第二u型块的前后两侧连接有引导块,所述第二u型块的前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传动端与引导块的后侧相连接。
8、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的使用方法:
9、铝棒放置于上料带式运输机的上侧,铝棒通过上料带式运输机移动至引导板的上侧,而后启动第一液压缸,通过第一液压缸带动引导板向上移动,直至铝棒移动至预定高度后,启动第一线性滑轨,通过第一线性滑轨带动顶块向左移动,通过顶块带动铝棒进入铝棒加热炉,通过铝棒加热炉对铝棒进行加热,使铝棒便于进行后续的裁切以及挤压、拉伸工作,铝棒经过铝棒加热炉加工后进入铝棒裁剪机,经过铝棒裁剪机裁切后进入第二上料装置,铝棒掉落至支撑板的上侧,而后启动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缸带动第一夹板翻转,使得第一夹板对铝棒进行夹紧,而后启动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支撑板旋转,进而带动铝棒以及第一夹板、第一气缸进行旋转,使铝棒产生位移,进而使铝棒向下移动,而后启动第二线性滑轨带动铝棒移动至铝锭挤压机的下侧,而后掀开第一夹板,铝棒掉落至支撑块的上侧,启动第二液压缸,通过第二液压缸带动支撑块向上移动至铝锭挤压机内,而后通过铝锭挤压机对铝棒进行挤压形成,铝型材从铝锭挤压机排出,而后启动第三线性滑轨,通过第三线性滑轨带动引导块移动至铝型材的右侧,而后引导块套在铝型材的外侧,铝型材的左侧掉落至引导块的内部,而后铝型材在第一滚轮传送机以及引导块的带动下继续向右移动,直至铝型材移动至预定位置后,铝型材停止移动,而后铝型材在第一滚轮传送机的上侧进行移动,而后铝型材移动至第三夹板的上侧,启动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气缸带动第三夹板向上移动直至铝型材的上侧与第二夹板的下侧相接触,此时第三夹板继续带动铝型材向上移动,第一全自动型材切割机启动将铝型材截断,同时第二电机启动带动引导块旋转而后使铝型材的左侧掉落至第一滚轮传送机的上侧,而后第三线性滑轨带动引导块向右移动套在引导块的外侧进行下一次的牵引工作,此时第三夹板恢复原位,等待下一次裁切工作时再次进行夹取定位工作,启动第三液压机,通过第三液压机带动第三机架、第一带式传送机向上移动,进而通过第一带式传送机对第一滚轮传送机上侧的铝型材进行支撑,而后第一带式传送机移动带动铝型材向前移动直至移动至第二带式传送机上侧后,第三液压机带动第三机架、第一带式传送机恢复原位,铝型材掉落至第二带式传送机的上侧,启动拉伸矫直机对第二带式传送机上的铝型材进行拉伸工艺,而后第二带式传送机带动铝型材移动至左侧第三带式传送机的上侧,启动左侧第三液压缸,通过左侧第三液压缸带动左侧第五机架、左侧第三带式传送机向上移动,使得左侧第三带式传送机对第二带式传送机上的铝型材进行支撑,而后带动第二带式传送机上的铝型材向前移动,使得铝型材在左侧第三带式传送机的带动下移动至第二滚轮传送机的左侧,而后左侧第三液压缸带动、左侧第五机架、左侧第三带式传送机向下移动恢复原位,而后铝型材掉落至第二滚轮传送机的左侧,第二滚轮传送机带动铝型材向右移动,启动第二全自动型切割机对铝型材切割,使铝型材裁剪至预定长度,而后铝型材在第二滚轮传送机的带动下移动至第二滚轮传送机的右侧,而后铝型材在右侧第三液压缸、右侧第五机架与右侧第三带式传送机的带动下脱离第二滚轮传送机并移动至码垛机,通过码垛机进行码垛后送入淬火机进行硬化工作,至此铝型材生产加工完毕。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通过设置上料带式运输机、第一上料装置、铝棒加热炉、铝棒裁剪机、铝锭挤压机、铝棒裁剪机、第二上料装置、第三上料装置,拉伸矫直机、第二带式传送机、第二全自动型切割机、第四上料装置、码垛机、淬火机相配合,使得本装置无需工作人员辅助,只需将铝棒有序放置于上料带式运输机后便可进行铝型材的生产工作,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量,提高了铝型材生产流畅性;
12、2、通过设置第二上料装置,便于本装置将裁剪后的铝棒送入铝锭挤压机的内部,降低工作人员劳动量,提高铝型材流水线式加工的流畅性,通过设置第四上料装置便于对拉伸完毕的铝型材进行移动,并使其配合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上料带式运输机(100),多组所述上料带式运输机(100)的前侧设置有第一上料装置(200),所述第一上料装置(200)的左侧设置有铝棒加热炉(300),所述铝棒加热炉(300)的左侧设置有铝棒裁剪机(310),所述第二上料装置(320)的后侧设置有铝锭挤压机(400),所述铝棒裁剪机(310)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上料装置(320),所述铝锭挤压机(400)的左侧设置有第三上料装置(500),所述第三上料装置(500)的前侧设置有多组第二带式传送机(600),所述第二带式传送机(60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拉伸矫直机(610),所述第二带式传送机(600)的前侧设置有第四上料装置(700),所述第四上料装置(70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全自动型切割机(800),所述第四上料装置(700)的前侧设置有码垛机(900),所述码垛机(900)的左侧设置有淬火机(1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装置(200)包括第一支架(210),所述第一支架(210)的上侧连接有两组第一液压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装置(320)包括两组第二线性滑轨(321),两组所述第二线性滑轨(321)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一U形块(322),所述第一U形块(322)的左右侧壁连接有支撑板(323),所述第一U形块(322)的左侧连接有第一电机(324),所述第一电机(324)的传动端与支撑板(323)的左侧相连接,所述支撑板(323)的前侧连接有第一夹板(325),所述支撑板(323)的前侧连接有第一气缸(326),所述第一气缸(326)的伸缩端与第一夹板(325)相连接,两组所述第二线性滑轨(321)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液压缸(327),两组所述第二液压缸(327)的移动端连接有支撑块(3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料装置(500)包括第一滚轮传送机(510),所述第一滚轮传送机(510)的上侧连接有第一全自动型材切割机(520),所述第一滚轮传送机(510)的上侧连接有第二机架(530),所述第二机架(530)的前侧连接有第二夹板(540),所述第二机架(530)的前侧连接有第二气缸(550),所述第二气缸(550)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三夹板(560),所述第一滚轮传送机(510)的前侧设置有第三液压机(570),两组所述第三液压机(570)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三机架(571),所述第三机架(571)的上侧连接有多组第一带式传送机(57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上料装置(700)包括第二滚轮传送机(710),所述第二滚轮传送机(7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组第三液压缸(720),两组所述第三液压缸(720)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五机架(730),所述第五机架(730)的上侧连接有多组第三带式传送机(74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传送机(510)的上侧连接有第四机架(590),所述第四机架(590)的上侧安装有第三线性滑轨(591),所述第三线性滑轨(591)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二U型块(592),所述第二U型块(592)的前后两侧连接有引导块(593),所述第二U型块(592)的前侧安装有第二电机(594),所述第二电机(594)的传动端与引导块(593)的后侧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铝棒放置于上料带式运输机(100)的上侧,铝棒通过上料带式运输机(100)移动至引导板(250)的上侧,而后启动第一液压缸(220),通过第一液压缸(220)带动引导板(250)向上移动,直至铝棒移动至预定高度后,启动第一线性滑轨(230),通过第一线性滑轨(230)带动顶块(240)向左移动,通过顶块(240)带动铝棒进入铝棒加热炉(300),通过铝棒加热炉(300)对铝棒进行加热,使铝棒便于进行后续的裁切以及挤压、拉伸工作,铝棒经过铝棒加热炉(300)加工后进入铝棒裁剪机(310),经过铝棒裁剪机(310)裁切后进入第二上料装置(320),铝棒掉落至支撑板(323)的上侧,而后启动第一气缸(326),通过第一气缸(326)带动第一夹板(325)翻转,使得第一夹板(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上料带式运输机(100),多组所述上料带式运输机(100)的前侧设置有第一上料装置(200),所述第一上料装置(200)的左侧设置有铝棒加热炉(300),所述铝棒加热炉(300)的左侧设置有铝棒裁剪机(310),所述第二上料装置(320)的后侧设置有铝锭挤压机(400),所述铝棒裁剪机(310)的左侧设置有第二上料装置(320),所述铝锭挤压机(400)的左侧设置有第三上料装置(500),所述第三上料装置(500)的前侧设置有多组第二带式传送机(600),所述第二带式传送机(60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拉伸矫直机(610),所述第二带式传送机(600)的前侧设置有第四上料装置(700),所述第四上料装置(700)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全自动型切割机(800),所述第四上料装置(700)的前侧设置有码垛机(900),所述码垛机(900)的左侧设置有淬火机(10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料装置(200)包括第一支架(210),所述第一支架(210)的上侧连接有两组第一液压缸(220),所述第一支架(210)的上侧安装有第一线性滑轨(230),所述第一线性滑轨(230)的移动端连接有顶块(240),两组所述顶块(240)的伸缩端连接有引导板(2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料装置(320)包括两组第二线性滑轨(321),两组所述第二线性滑轨(321)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一u形块(322),所述第一u形块(322)的左右侧壁连接有支撑板(323),所述第一u形块(322)的左侧连接有第一电机(324),所述第一电机(324)的传动端与支撑板(323)的左侧相连接,所述支撑板(323)的前侧连接有第一夹板(325),所述支撑板(323)的前侧连接有第一气缸(326),所述第一气缸(326)的伸缩端与第一夹板(325)相连接,两组所述第二线性滑轨(321)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液压缸(327),两组所述第二液压缸(327)的移动端连接有支撑块(3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上料装置(500)包括第一滚轮传送机(510),所述第一滚轮传送机(510)的上侧连接有第一全自动型材切割机(520),所述第一滚轮传送机(510)的上侧连接有第二机架(530),所述第二机架(530)的前侧连接有第二夹板(540),所述第二机架(530)的前侧连接有第二气缸(550),所述第二气缸(550)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三夹板(560),所述第一滚轮传送机(510)的前侧设置有第三液压机(570),两组所述第三液压机(570)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三机架(571),所述第三机架(571)的上侧连接有多组第一带式传送机(57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上料装置(700)包括第二滚轮传送机(710),所述第二滚轮传送机(71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组第三液压缸(720),两组所述第三液压缸(720)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五机架(730),所述第五机架(730)的上侧连接有多组第三带式传送机(74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轮传送机(510)的上侧连接有第四机架(590),所述第四机架(590)的上侧安装有第三线性滑轨(591),所述第三线性滑轨(591)的移动端连接有第二u型块(592),所述第二u型块(592)的前后两侧连接有引导块(593),所述第二u型块(592)的前侧安装有第二电机(594),所述第二电机(594)的传动端与引导块(593)的后侧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基于铝型材模块化生产线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铝棒放置于上料带式运输机(100)的上侧,铝棒通过上料带式运输机(100)移动至引导板(250)的上侧,而后启动第一液压缸(2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仁聪,方超,方淑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闽坚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