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848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设备防护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它包括配电箱主体,该配电箱主体内开设有一侧贯通的用于安置低压无功补偿元件的安置腔,该安置腔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用于封堵安置腔的箱门;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采用承雨板与集水槽对雨量的大小进行判断,当雨量较大时,承雨板与集水槽之间承载的雨水将会同步的带动承雨板下移进而使与其联动的齿条板通过齿轮带动翅片翻转一定的角度,进而完成对于散热通槽的封堵,避免了雨季雨量较大时雨水顺着散热通槽进入配电箱主体内对低压无功补偿元件造成损坏的情况,保证了在雨势较大时配电箱主体内低压无功补偿元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设备防护相关,具体涉及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1、低压无功补偿器是一种补偿装置,通常集成安装在配电柜内,在电子供电系统中所承担的作用是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2、户外低压无功补偿配电柜在遭受强风暴雨等雨势较大且恶劣的天气情况时,很容易将配电柜侧壁上附着的雨水向上吹动,因为风向离地面较近,产生的气流容易向上产生回流,这就导致雨水向上流动,导致容易从散热通槽内进入,进而对其内部的低压无功补偿元件造成破坏,从而降低户外配电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它包括配电箱主体,该配电箱主体内开设有一侧贯通的用于安置低压无功补偿元件的安置腔,该安置腔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用于封堵安置腔的箱门;所述的配电箱主体与安置腔的开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其贯通相接的散热通槽,该散热通槽内设置有用于对安置腔内低压无功补偿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疏导的散热组件;所述的配电箱主体顶面处开设有集水槽,该集水槽内设置有用于承接雨水的同时根据雨量的大小对散热通槽进行封堵的承接组件。

3、进一步地,所述的配电箱主体内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用于使雨水流通进而提高配电箱主体散热效果的蛇形散热通道,两个所述的蛇形散热通道位于下方的一端向外贯通,两个所述的蛇形散热通道不与外界相通的一端呈封闭状;两个所述的蛇形散热通道位于最上方的两个横向布置的管道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连通管道贯通相接,两个所述的蛇形散热通道位于最上方的两个横向布置的管道顶面处向上贯通开设有若干与集水槽端壁贯通的第一连通管道。

4、进一步地,所述的散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安置于散热通槽内的且沿其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连接轴,该第一连接轴圆周面上对称设置有翅片,位于同一个第一连接轴上的两个所述的翅片不与第一连接轴相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呈镜像布置的第三止挡板及第四止挡板;位于最上端的第三止挡板可与散热通槽顶壁处的第一止挡板卡接配合,位于最下端的第四止挡板可与散热通槽底壁处设置的第二止挡板卡接配合,相邻的第三止挡板与第四止挡板可相互卡接配合;所述的第一止挡板、第二止挡板、第三止挡板及第四止挡板相接面处均设置有密封层;所述的第一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配电箱主体内对称开设的两个所述的第一传动空腔内安装有与其同心的轮;所述的散热通槽底壁处外侧开设有方便雨水流下的下水坡口。

5、进一步地,所述的承接组件包括安置于集水槽内的且与其滑动连接配合的承雨板,该承雨板与集水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层;所述的承雨板底面与散热通槽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两端对称布置的第三连接轴,该第三连接轴的一端延伸至配电箱主体内开设的第一滑动空腔内安装有与其滑动连接配合的限位环;所述的第三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二弹簧,该第二弹簧位于承雨板底壁与集水槽底壁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的承雨板底面处与第一传动空腔对应的一侧设置有两端对称布置的第二连接轴,该第二连接轴的一端延伸至第一传动空腔内与齿条板对接,该齿条板与第一传动空腔滑动连接配合,该齿条板与若干个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一弹簧,该第一弹簧位于承雨板底壁与集水槽底壁之间。

7、进一步地,所述的齿轮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t形滑条,该t形滑条与第一传动空腔内开设的t形滑槽滑动连接配合。

8、进一步地,若干个所述的第二连通管道顶面处均垂直设置有与其贯通相接的导水管,该导水管的一端延伸出承雨板安装有导水盘,该导水盘圆周面处开设有若干与导水管贯通相接的导水通道。

9、进一步地,所述的承雨板空载时,承雨板始终位于第一连通管道与集水槽贯通开口处的上方,该承雨板的厚度大于第一连通管道的直径。

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它采用承雨板与集水槽对雨量的大小进行判断,当雨量较大时,承雨板与集水槽之间承载的雨水将会同步的带动承雨板下移进而使与其联动的齿条板通过齿轮带动翅片翻转一定的角度,进而完成对于散热通槽的封堵,避免了雨季雨量较大时雨水顺着散热通槽进入配电箱主体内对低压无功补偿元件造成损坏的情况,保证了在雨势较大时配电箱主体内低压无功补偿元件的安全性;同步的承雨板下移可使第一连通管道与承接的雨水相通,进而完成对于承雨板与集水槽之间雨水的卸荷,并使雨水经由蛇形散热通道导出,同步的完成对于配电箱主体中散热通槽封闭的情况下对于其内部的低压无功补偿元件的散热,避免其出现热量过高而烧毁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配电箱主体(1),该配电箱主体(1)内开设有一侧贯通的用于安置低压无功补偿元件的安置腔(30),该安置腔(30)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用于封堵安置腔(30)的箱门(2);所述的配电箱主体(1)与安置腔(30)的开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其贯通相接的散热通槽(3),该散热通槽(3)内设置有用于对安置腔(30)内低压无功补偿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疏导的散热组件;所述的配电箱主体(1)顶面处开设有集水槽(7),该集水槽(7)内设置有用于承接雨水的同时根据雨量的大小对散热通槽(3)进行封堵的承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电箱主体(1)内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用于使雨水流通进而提高配电箱主体(1)散热效果的蛇形散热通道(10),两个所述的蛇形散热通道(10)位于下方的一端向外贯通,两个所述的蛇形散热通道(10)不与外界相通的一端呈封闭状;两个所述的蛇形散热通道(10)位于最上方的两个横向布置的管道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连通管道(9)贯通相接,两个所述的蛇形散热通道(10)位于最上方的两个横向布置的管道顶面处向上贯通开设有若干与集水槽(7)端壁贯通的第一连通管道(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安置于散热通槽(3)内的且沿其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连接轴(13),该第一连接轴(13)圆周面上对称设置有翅片(14),位于同一个第一连接轴(13)上的两个所述的翅片(14)不与第一连接轴(13)相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呈镜像布置的第三止挡板(15)及第四止挡板(16);位于最上端的第三止挡板(15)可与散热通槽(3)顶壁处的第一止挡板(4)卡接配合,位于最下端的第四止挡板(16)可与散热通槽(3)底壁处设置的第二止挡板(5)卡接配合,相邻的第三止挡板(15)与第四止挡板(16)可相互卡接配合;所述的第一止挡板(4)、第二止挡板(5)、第三止挡板(15)及第四止挡板(16)相接面处均设置有密封层;所述的第一连接轴(1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配电箱主体(1)内对称开设的两个所述的第一传动空腔(11)内安装有与其同心的轮(17);所述的散热通槽(3)底壁处外侧开设有方便雨水流下的下水坡口(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接组件包括安置于集水槽(7)内的且与其滑动连接配合的承雨板(22),该承雨板(22)与集水槽(7)之间设置有密封层;所述的承雨板(22)底面与散热通槽(3)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两端对称布置的第三连接轴(26),该第三连接轴(26)的一端延伸至配电箱主体(1)内开设的第一滑动空腔(24)内安装有与其滑动连接配合的限位环(25);所述的第三连接轴(26)上套设有第二弹簧(27),该第二弹簧(27)位于承雨板(22)底壁与集水槽(7)底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雨板(22)底面处与第一传动空腔(11)对应的一侧设置有两端对称布置的第二连接轴(21),该第二连接轴(2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传动空腔(11)内与齿条板(18)对接,该齿条板(18)与第一传动空腔(11)滑动连接配合,该齿条板(18)与若干个齿轮(17)啮合传动;所述的第二连接轴(2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3),该第一弹簧(23)位于承雨板(22)底壁与集水槽(7)底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17)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T形滑条(20),该T形滑条(20)与第一传动空腔(11)内开设的T形滑槽(12)滑动连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的第二连通管道(9)顶面处均垂直设置有与其贯通相接的导水管(29),该导水管(29)的一端延伸出承雨板(22)安装有导水盘(28),该导水盘(28)圆周面处开设有若干与导水管(29)贯通相接的导水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雨板(22)空载时,承雨板(22)始终位于第一连通管道(8)与集水槽(7)贯通开口处的上方,该承雨板(22)的厚度大于第一连通管道(8)的直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配电箱主体(1),该配电箱主体(1)内开设有一侧贯通的用于安置低压无功补偿元件的安置腔(30),该安置腔(30)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配合的用于封堵安置腔(30)的箱门(2);所述的配电箱主体(1)与安置腔(30)的开口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其贯通相接的散热通槽(3),该散热通槽(3)内设置有用于对安置腔(30)内低压无功补偿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疏导的散热组件;所述的配电箱主体(1)顶面处开设有集水槽(7),该集水槽(7)内设置有用于承接雨水的同时根据雨量的大小对散热通槽(3)进行封堵的承接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电箱主体(1)内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用于使雨水流通进而提高配电箱主体(1)散热效果的蛇形散热通道(10),两个所述的蛇形散热通道(10)位于下方的一端向外贯通,两个所述的蛇形散热通道(10)不与外界相通的一端呈封闭状;两个所述的蛇形散热通道(10)位于最上方的两个横向布置的管道之间通过若干个第二连通管道(9)贯通相接,两个所述的蛇形散热通道(10)位于最上方的两个横向布置的管道顶面处向上贯通开设有若干与集水槽(7)端壁贯通的第一连通管道(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组件包括若干个安置于散热通槽(3)内的且沿其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一连接轴(13),该第一连接轴(13)圆周面上对称设置有翅片(14),位于同一个第一连接轴(13)上的两个所述的翅片(14)不与第一连接轴(13)相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呈镜像布置的第三止挡板(15)及第四止挡板(16);位于最上端的第三止挡板(15)可与散热通槽(3)顶壁处的第一止挡板(4)卡接配合,位于最下端的第四止挡板(16)可与散热通槽(3)底壁处设置的第二止挡板(5)卡接配合,相邻的第三止挡板(15)与第四止挡板(16)可相互卡接配合;所述的第一止挡板(4)、第二止挡板(5)、第三止挡板(15)及第四止挡板(16)相接面处均设置有密封层;所述的第一连接轴(1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配电箱主体(1)内对称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经委王东垒杨惊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荣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