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及调节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及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8450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及调节方法,其若干个换热板片组合连接,形成两种流体通道,两种流体通道都设置有相应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螺杆、活塞、活塞导杆以及支撑件,螺杆一端与执行机构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件转动连接,支撑件和执行机构分别位于对应流体通道的内部与外部,活塞套设在螺杆上,活塞导杆贯穿活塞且与螺杆平行设置,执行机构带动螺杆运动,使活塞在对应流体通道中前后运动,从而调节活塞在对应流体通道中的位置,实现换热板片投用数量的调节,保证板间流速不低于高效换热的最低限值,使板式换热器始终保持高效和稳定运行,无需再对换热器重新拆装,降低了人工成本,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更具体的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及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1、换热器是化工、炼油、动力、食品、轻工、原子能、制药、机械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换热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

2、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由具有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板式换热器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3、板式换热器板片主要有三种:突起状板、渡纹板和人字型板,在暖通空调领域采用人字型板居多。流体在板间的流速,影响换热性能和压力降。流速高,传热系数高,阻力降也增大,反之,则相反。换热器板间流道的流速(以下简称板间流速)一般取0.2~0.8m/s,且尽量使两种流体板间速度一致。板间流速小于0.15m/s时,流体达不到湍流状态,会形成较大的死角区,换热效果差且不稳定。

4、板式换热器是由许多冲压有波纹薄板按一定间隔,四周通过垫片密封,并用框架和压紧螺旋重叠压紧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是液-液、液-汽进行热交换的理想设备,它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5、现有板式换热器的安装结构一般都是固定的,其换热板片的数量也是固定的,整体换热面积可按换热板片的数量乘以单片换热器换热板片的换热面积进行计算,这使得换热器的总换热面积固定,不能充分满足不同流量的换热需求,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对一台成品板式换热器而言,如果用户需要调整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通过加装或减装换热板片实现,而加装或减装换热板片往往需要停产才能实现,一般用户只有在板式换热器的最大换热能力达不到要求时才会要求厂家对板式换热器进行加装换热片或更换更大的板式换热器,这样就会导致板式换热器不能一直保持最佳工作状态,系统运行不节能,造成成本提升,且重新拆装较为复杂,费时费力的问题。

6、在换热板片投用数量不可调的条件下,每台换热器的换热量除了受换热温差影响外,还受板间流速影响,整体上是流速越大,换热系数越大,相同温差下换热量越大,但这是在一定的流速范围内才有效。目前,各厂家的板式换热器都有一个正常工作的板间流速下限,当板间流速低于这个值时,换热系数会变的很不稳定,导致板式换热器不能正常工作,即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量调节范围并不是0~100%。如果换热量需求超出了单台板式换热器的调节范围,通常的做法是根据需要安装多台相同或大小不一样的板式换热器,通过调节投入板式换热器的数量来解决。这样就会导致:一、板式换热器不能一直保持最佳工作状态,系统运行不节能;二、换热器的数量增加,初投资增加;三、控制精度降低,影响末端使用质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对板式换热器的工作控制精度、调节范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板式换热器与实际需求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7、我司作为区域供冷和集中供热企业,板式换热器是供冷和供热的重要产品。考虑到该问题对我司主营业务的影响,我司技术人员对如何实现板式换热器在换热量0~100%范围内都能高效和稳定运行进行了专项研究,本专利技术为研究成果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及调节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以及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

4、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若干个换热板片,若干个所述换热板片组合连接,形成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

5、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执行机构、第一螺杆、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导杆以及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执行机构、第二螺杆、第二活塞、第二活塞导杆以及第二支撑件;

6、所述第一螺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内部与外部;所述第一活塞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一活塞导杆贯穿所述第一活塞且与所述第一螺杆平行设置;

7、所述第二螺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执行机构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执行机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内部与外部;所述第二活塞套设在所述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二活塞导杆贯穿所述第二活塞且与所述第二螺杆平行设置;

8、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螺杆运动,使所述第一活塞在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中前后运动,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活塞在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中的位置;所述第二执行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螺杆运动,使所述第二活塞在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中前后运动,用于调节所述第二活塞在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中的位置。

9、进一步地,所述每个换热板片以及所述前固定端板、后固定端板上均开设有第一流体进口、第二流体进口、第一流体出口以及第二流体出口;若干个所述换热板片组合连接后,所述前固定端板、所述换热板片以及所述后固定端板的所述第一流体进口依次连接,所述后固定端板、所述换热板片以及所述前固定端板的所述第一流体出口依次连接,与靠近所述后固定端板的所述换热板片组成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所述前固定端板、所述换热板片以及所述后固定端板的第二流体进口依次连接,所述后固定端板、所述换热板片以及所述前固定端板的所述第二流体出口依次连接,与靠近所述后固定端板的所述换热板片组成所述第二流体通道。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包括第一钢板、第一橡胶圈以及第一橡胶膜片,所述第一橡胶圈包裹在所述第一钢板外部,所述第一橡胶膜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外圈;所述第二活塞包括第二钢板、第二橡胶圈以及第二橡胶膜片,所述第二橡胶圈包裹在所述第二钢板外部,所述第二橡胶膜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外圈。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撑条、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条与所述前固定端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若干个第二支撑条、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螺杆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条与所述前固定端板内壁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导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后固定端板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活塞导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后固定端板进行连接固定。

13、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和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均位于所述后固定端板上;

14、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和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均有两个,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一活塞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以及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还包括前固定端板、后固定端板、上导杆以及下导杆;所述前固定端板和所述后固定端板分别紧贴于组合连接的若干个所述换热板片的前侧和后侧;所述上导杆和所述下导杆分别位于组合连接的若干个所述换热板片的顶部和底部,且所述上导杆和所述下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前固定端板和所述后固定端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板片以及所述前固定端板上均开设有第一流体进口、第二流体进口、第一流体出口以及第二流体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包括第一钢板、第一橡胶圈以及第一橡胶膜片,所述第一橡胶圈包裹在所述第一钢板外部,所述第一橡胶膜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外圈;所述第二活塞包括第二钢板、第二橡胶圈以及第二橡胶膜片,所述第二橡胶圈包裹在所述第二钢板外部,所述第二橡胶膜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外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撑条、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条与所述前固定端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若干个第二支撑条、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螺杆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条与所述前固定端板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导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后固定端板进行连接固定;所述第二活塞导杆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后固定端板进行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装置和第二密封装置,所述第一密封装置和所述第二密封装置均位于所述后固定端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执行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涡轮箱以及第一手轮,所述第一涡轮箱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一手轮与所述第一涡轮箱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转动或所述第一手轮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一涡轮箱带动所述第一螺杆转动;所述第二执行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涡轮箱以及第二手轮;所述第二涡轮箱与所述第二螺杆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手轮与所述第二涡轮箱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转动或所述第二手轮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二涡轮箱带动所述第二螺杆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流速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电连接;所述流速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0.一种板式换热器的换板片投用数量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实现,包括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以及第一调节装置和第二调节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还包括前固定端板、后固定端板、上导杆以及下导杆;所述前固定端板和所述后固定端板分别紧贴于组合连接的若干个所述换热板片的前侧和后侧;所述上导杆和所述下导杆分别位于组合连接的若干个所述换热板片的顶部和底部,且所述上导杆和所述下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前固定端板和所述后固定端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换热板片以及所述前固定端板上均开设有第一流体进口、第二流体进口、第一流体出口以及第二流体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包括第一钢板、第一橡胶圈以及第一橡胶膜片,所述第一橡胶圈包裹在所述第一钢板外部,所述第一橡胶膜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外圈;所述第二活塞包括第二钢板、第二橡胶圈以及第二橡胶膜片,所述第二橡胶圈包裹在所述第二钢板外部,所述第二橡胶膜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橡胶圈的外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板片投用数量可调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若干个第一支撑条、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一螺杆连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条与所述前固定端板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若干个第二支撑条、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螺杆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术胜刘习康黎大鹏吕琪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城投综合能源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