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8262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及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包括混凝土支撑柱、钢筋一、地下室顶板和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钢筋一,混凝土支撑柱上方设有地下室顶板,并且地下室顶板之间浇筑有后浇带,后浇带的上方设置有盖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利用大量的钢管材料,不利于材料的周转使用且影响施工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混凝土支撑柱及内置的钢筋一,能够节约成本,减少人工及材料周转压力,且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技术要求低,从而可方便地库施工,增加地库使用场地,同时,方便行人施工,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高层建筑中特别是在一些超长的结构建筑的结构设计施工中,受高度差及自重异大等因素影响,建筑物地基与基础内力之间差异变化较大,容易导致较为明显的沉降不均匀现象,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寿命。为解决沉降差异偏大的问题,将差异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现在在施工中常常采取设置永久沉降缝、基础整体连接、预留后浇带等处理措施。由于预留后浇带施工,很好的解决了混凝土收缩变形及差异沉降等问题,目前应用的最为广泛,实施效果也不错。后浇带是指在不设永久变形缝的情况下,为实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目的,在施工期间临时留存的人工带形缝。结合工程实际,达到规定的留置时间后,再用高一级强度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浇筑,使之成为连续完整的无沉降结构,因此,沉降后浇带通常需要留置,直到主体结构完工并沉降均匀后再进行二次浇筑。

2、但后浇带施工要一直预留到主体施工结束,传统的方式是在后浇带处搭设钢管独立支撑,但是这种方法不但要利用大量的钢管材料,不利于材料的周转使用,更随着工程的不断进展,钢管独立支撑会存在人为拆除及损坏,这直接影响了建筑施工工期以及施工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及方法,通过混凝土支撑柱及内置的钢筋一,能够节约成本,减少人工及材料周转压力,且操作方便,技术要求低,从而可方便地库施工,增加地库使用场地,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包括混凝土支撑柱、钢筋一、地下室顶板和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的内部设置有钢筋一,混凝土支撑柱上方设有地下室顶板,并且地下室顶板之间浇筑有后浇带,后浇带的上方设置有盖板。

3、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支撑柱的截面尺寸为≥100mm。

4、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支撑柱的强度等级为≥c25混凝土。

5、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支撑柱距离后浇带的距离不大于150mm。

6、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支撑柱在后浇带两侧的距离不大于1200mm,并且同侧相邻的混凝土支撑柱距离不大于3m。

7、进一步地,所述地下室顶板之间设有钢筋二,地下室顶板之间通过钢筋二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包括斜板和止水条,盖板置于后浇带的上方,盖板的两侧设置有斜板,止水条设置在地下室顶板的表面,斜板的底面设有与止水条相适配的卡槽。

9、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s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利用bim技术进行模拟测算并定位,确定混凝土支撑柱施工部位;

11、s2:利用bim系统计算后浇带承重荷载,复核混凝土支撑柱数量及强度是否满足其承重要求;

12、s3:根据bim系统排版进行场地清理,混凝土支撑柱放线定位并提前植筋;

13、s4: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支撑柱在地下室结构梁板模板搭设过程中利用pvc管进行安装,混凝土支撑柱内置ф12钢筋一两根,并在地下室框架柱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同时浇筑、养护;

14、s5:在地下室顶板的后浇带满足浇筑条件后,应先对后浇带两侧梁板混凝土断面上的松散残渣进行凿除,洒水湿润,并以提高一个等级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凝土支撑柱以及内置的钢筋一进行支撑,不仅能够节约成本,而且无需利用大量的钢管材料,从而可以减少人工及材料周转压力。

17、2、本专利技术成本低,并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对技术要求低。

18、3、本专利技术可方便地库施工,无需利用大量的钢管材料,从而可以增加地库使用场地,同时,方便行人施工,进而节约了成本。

19、4、本专利技术通过盖板、斜板和止水条之间相互配合,能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后浇带,可有效阻断积水从缝隙处渗入,从而可有效降低后浇带渗漏风险,节省后期施工维修费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包括混凝土支撑柱(1)、钢筋一(2)、地下室顶板(3)和后浇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有钢筋一(2),混凝土支撑柱(1)上方设有地下室顶板(3),并且地下室顶板(3)之间浇筑有后浇带(4),后浇带(4)的上方设置有盖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柱(1)的截面尺寸为≥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柱(1)的强度等级为≥C25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柱(1)距离后浇带(4)的距离不大于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柱(1)在后浇带(4)两侧的距离不大于1200mm,并且同侧相邻的混凝土支撑柱(1)距离不大于3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顶板(3)之间设有钢筋二(31),地下室顶板(3)之间通过钢筋二(3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包括斜板(51)和止水条(52),盖板(5)置于后浇带(4)的上方,盖板(5)的两侧设置有斜板(51),止水条(52)设置在地下室顶板(3)的表面,斜板(51)的底面设有与止水条(52)相适配的卡槽。

8.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技术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包括混凝土支撑柱(1)、钢筋一(2)、地下室顶板(3)和后浇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柱(1)的内部设置有钢筋一(2),混凝土支撑柱(1)上方设有地下室顶板(3),并且地下室顶板(3)之间浇筑有后浇带(4),后浇带(4)的上方设置有盖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柱(1)的截面尺寸为≥1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柱(1)的强度等级为≥c25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定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撑柱(1)距离后浇带(4)的距离不大于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瑞卿韦俊春皇甫仪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