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205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减振原件和直角固定板,所述减振原件为仿榫卯结构,包括左侧钢板、右侧钢板、中间钢板和3D打印黏弹性材料,所述上连接板通过直角固定板与中间钢板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板通过螺栓分别与左侧钢板和右侧钢板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传统的榫卯结构与现有的3D打印技术相融合,使钢板与黏弹性材料之间通过榫卯结构特有的互锁能力相连接,提供了对拔出力的高抵抗力,与传统的平界面减振器相比能够实现高能量耗散。调整榫卯结构的设计参数可以提供更大的自由度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控制领域与增材制造,具体是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


技术介绍

1、黏弹性减振器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消能减振装置,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结构中,以控制振动并限制极端地震或风荷载造成的损坏。其构成主要为钢板和黏弹性材料两部分,其中黏弹性材料是减振控制的核心。传统黏弹性阻尼器的工作主要依赖于钢板和黏弹性材料之间的平面界面传递剪切荷载,黏弹性材料层易撕裂损坏。

2、传统黏弹性减振器的钢板和黏弹性材料之间通常使用硫化工艺相连接,成本高、速度慢。且采用传统硫化方法制造的黏弹性减振器,只能提供有限数量的可调节设计参数来提高能量耗散效率(例如,减振器的剪切面积和厚度),大大限制了传统黏弹性阻尼器的设计可能性。

3、3d打印技术为黏弹性减振器的设计提供了灵活性,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设计制造形状复杂、参数精确的黏弹性材料。因此,研发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以更加快速、智能化实现复杂结构减振器的生产,并易于调节减振器参数,使之灵活应用于减振控制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减振原件和直角固定板,所述减振原件为仿榫卯结构,包括左侧钢板、右侧钢板、中间钢板和3d打印黏弹性材料,所述上连接板通过直角固定板与中间钢板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板通过螺栓分别与左侧钢板和右侧钢板固定连接。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3d打印黏弹性材料有两块,一块位于左侧钢板和中间钢板之间,一块位于右侧钢板和中间钢板之间,左侧钢板、右侧钢板、中间钢板和3d打印黏弹性材料之间通过机械互锁相连接。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3d打印黏弹性材料两边设置有众多凸出来的榫,所述左侧钢板和右侧钢板一边设置有众多凹进去的卯,所述中间钢板两边设置有众多凹进去的卯。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左侧钢板和右侧钢板下底面设置有螺栓孔,所述中间钢板上端两边设置有螺栓孔。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3d打印黏弹性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由聚氨酯材料通过激光烧结的方式逐层打印成型。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直角固定板通过螺栓分别连接中间钢板和上连接板,所述直角固定板两直角边设置有螺栓孔。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本专利技术将榫卯结构与黏弹性减振器相结合,钢板和黏弹性材料机械互锁形成仿榫卯结构,提供了对拔出力的高抵抗力,并且与传统减振器的平界面相比能够实现高能量耗散。传统黏弹性阻尼器的工作主要依赖于钢板和黏弹性材料之间的平面界面传递剪切荷载,而仿榫卯结构减振器不需要化学粘附,为剪切荷载的传递提供更加良好的机制。此外,钢板和黏弹性材料组成的仿榫卯结构中,每个榫卯元件都会受到其周围相邻元件的运动约束,这使得在一个仿榫卯结构中连接不同的材料的材料可以一起工作,提高了减振器的整体性能。

11、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黏弹性材料为3d打印产品,可以实现耗能材料制作的多样化、快速化和精准化。传统的橡胶制作为减材制造,需要传统的刀具、夹具和轧辊机,容易造成原材料和橡胶成品的极大浪费。而3d打印技术为增材制造,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基于3d打印的智能化特性,可以通过调整软件中设计参数(榫卯元件大小、形状等),得到所需要的黏弹性减振器刚度和阻尼等动力参数目标值,从而制造出目标性能减振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包括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减振原件(9)和直角固定板(7),所述减振原件(9)为仿榫卯结构,包括左侧钢板(4)、右侧钢板(3)、中间钢板(10)和3D打印黏弹性材料(6),所述上连接板(1)通过直角固定板(7)与中间钢板(10)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板(2)通过螺栓(8)分别与左侧钢板(4)和右侧钢板(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黏弹性材料(6)有两块,一块位于左侧钢板(4)和中间钢板(10)之间,一块位于右侧钢板(3)和中间钢板(10)之间,所述左侧钢板(4)、右侧钢板(3)、中间钢板(10)和3D打印黏弹性材料(6)之间通过机械互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黏弹性材料(6)两边设置有众多凸出来的榫,所述左侧钢板(4)和右侧钢板(3)一边设置有众多凹进去的卯,所述中间钢板(10)两边设置有众多凹进去的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钢板(4)和右侧钢板(3)下底面设置有螺栓孔(5),所述中间钢板(10)上端两边设置有螺栓孔(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黏弹性材料(6)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由聚氨酯材料通过激光烧结的方式逐层打印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固定板(7)通过螺栓(8)分别连接中间钢板(10)和上连接板(1),所述直角固定板(7)两直角边设置有螺栓孔(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包括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减振原件(9)和直角固定板(7),所述减振原件(9)为仿榫卯结构,包括左侧钢板(4)、右侧钢板(3)、中间钢板(10)和3d打印黏弹性材料(6),所述上连接板(1)通过直角固定板(7)与中间钢板(10)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板(2)通过螺栓(8)分别与左侧钢板(4)和右侧钢板(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黏弹性材料(6)有两块,一块位于左侧钢板(4)和中间钢板(10)之间,一块位于右侧钢板(3)和中间钢板(10)之间,所述左侧钢板(4)、右侧钢板(3)、中间钢板(10)和3d打印黏弹性材料(6)之间通过机械互锁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仿榫卯结构互锁式黏弹性减振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俊红孙东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