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料给料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066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料给料料斗,其涉及料斗技术领域,包括竖直段和开口段,竖直段下端与开口段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段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通过多个支撑板与竖直段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托板上固定设置有接料槽,所述开口段内侧壁由上沿至下沿依次设置有多个圆环,所述圆环与开口段内侧壁之间形成槽腔;本技术通过在料斗竖直段中心位置设置接料槽并接满烧结料,同时在料斗开口段内侧壁依次设置有多个圆环,并在圆环与开口段之间形成的槽腔内装满烧结料,最后进行上料时达到料磨料的目的,避免与料斗直接接触磨损,很大程度的提升了给料料斗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维护的人力和成本的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料斗,具体为一种烧结料给料料斗


技术介绍

1、给料漏斗是直接承接来料,并集中从漏斗出口排料供应给指定位置。但是矿石烧结料颗粒重量较大,较为坚硬,那么给予料斗的冲击力会很大,这种情况下来料直接集中卸下砸在给料漏斗内,会导致漏斗母材磨损甚至磨穿,漏斗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而且导料槽式给料漏斗体积庞大,维修一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虽然现有技术中会在给料料斗内侧壁增加耐磨材料,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为提升给料料斗使用寿命,较小维修维护成本,一种烧结料给料料斗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一种烧结料给料料斗,通过在料斗竖直段中心位置设置接料槽并接满烧结料,同时在料斗开口段内侧壁依次设置有多个圆环,并在圆环与开口段之间形成的槽腔内装满烧结料,最后进行上料时达到料磨料的目的,避免与料斗直接接触磨损,很大程度的提升了给料料斗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维护的人力和成本的投入。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烧结料给料料斗,包括竖直段和开口段,竖直段下端与开口段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段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托板,所述托板通过多个支撑板与竖直段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托板上固定设置有接料槽,所述开口段内侧壁由上沿至下沿依次设置有多个圆环,所述圆环与开口段内侧壁之间形成槽腔。

3、优选的,所述接料槽和圆环的上端面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耐磨的挡铁。

4、优选的,所述竖直段外侧壁且对应支撑板的位置设置有防护环。p>

5、优选的,所述开口段外侧壁贴合设置有橡胶套。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烧结料给料料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7、1.本技术通过在料斗竖直段中心位置设置接料槽并接满烧结料,同时在料斗开口段内侧壁依次设置有多个圆环,并在圆环与开口段之间形成的槽腔内装满烧结料,最后进行上料时达到料磨料的目的,避免与料斗直接接触磨损,很大程度的提升了给料料斗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维护的人力和成本的投入;

8、2.本技术中圆环上端面和接料槽上端面均匀设置有多个耐磨的挡铁,减小对圆环和接料槽的磨损,提升使用寿命;竖直段外部对应支撑板的位置设置有防护环,强加竖直段的强度,提升使用寿命;开口段外侧壁设置有贴紧的橡胶套,较小工作时开口段的振动,减小噪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结料给料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段(3)和开口段(7),竖直段(3)下端与开口段(7)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段(3)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托板(11),所述托板(11)通过多个支撑板(2)与竖直段(3)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托板(11)上固定设置有接料槽(10),所述开口段(7)内侧壁由上沿至下沿依次设置有多个圆环(9),所述圆环(9)与开口段(7)内侧壁之间形成槽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料给料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槽(10)和圆环(9)的上端面分别均匀设置有多个耐磨的挡铁(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料给料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3)外侧壁且对应支撑板(2)的位置设置有防护环(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料给料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段(7)外侧壁贴合设置有橡胶套(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料给料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段(3)和开口段(7),竖直段(3)下端与开口段(7)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竖直段(3)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托板(11),所述托板(11)通过多个支撑板(2)与竖直段(3)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托板(11)上固定设置有接料槽(10),所述开口段(7)内侧壁由上沿至下沿依次设置有多个圆环(9),所述圆环(9)与开口段(7)内侧壁之间形成槽腔(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睿蒋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德润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