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气欠平衡钻井过程中使用的防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796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充气欠平衡钻井过程中使用的防回流装置。该防回流装置包括上环状柱体(1)和下环状柱体(2)。下环状柱体的上端面(21)开设有沿下环状柱体纵向延伸的台阶状盲孔(22)。台阶状盲孔包括上段盲孔(221)和下段盲孔(222),两者之间为过渡段(223),上段盲孔的横截面积大于下段盲孔的横截面积。阀体主件(23)和弹性压缩件(24)设置入上段盲孔中,弹性压缩件的下端与阀体主件相接触,上端与下环状柱体的上端面相齐平。在下环状柱体的外壁上开设有与下段盲孔的下部相通的下连通孔,在下环状柱体的内壁上与台阶状盲孔的过渡段相应的位置处或其上方开设有与上段盲孔相连通的上连通孔。(*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充气欠平衡钻井过程中使用的防回流装置,该防回流装置 包括连接成一体的上下两个环状柱体。
技术介绍
在煤层气充气欠平衡钻井工程中,通常在准备开采煤层气的位置处钻出一口直 井,然后在与直井相隔常规距离处钻一口多分支水平井,在多分支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直井 井筒作为地面注入气体的通道使用。在多分支水平井钻井结束后,直井作为排水和采气的 井筒,多分支水平井的竖直通道则封固起来。在钻水平井过程中,需要使用单根钻杆或钻井立柱(由两根或三根的钻杆连接而 成),并将钻井液注入单根钻杆或钻井立柱的空腔中,使得钻井液流过单根钻杆或钻井立柱 的空腔到达水平井当时的尽头,然后从钻井立柱与水平通道之间的环空中返回,由此实现 钻井液在钻井立柱中的循环流动。该循环流动的目的在于冲洗钻井过程中形成的沙石、岩 屑等杂质,并将这些杂质夹带在液相中返回到地面,然后从井口的过滤器处流出过滤,以备 循环使用。一般来讲,煤层为欠压地层,也就是说,煤层的地层压力小于其深度处的静液柱压 力。由于压差的作用,钻井时钻井液中的杂质、煤粉等微细颗粒会进入煤层中的纹理孔道 中,造成煤层渗透率降低,从而导致煤层气的产气量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充气欠平衡钻井过程中使用的防回流装置,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可连接成一体的上环状柱体(1)和下环状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状柱体(2)的上端面(21)开设有沿下环状柱体(2)纵向延伸的台阶状盲孔(22),所述台阶状盲孔(22)包括上段盲孔(221)和下段盲孔(222),两者之间为过渡段(223),所述上段盲孔(22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下段盲孔(222)的横截面积,阀体主件(23)和弹性压缩件(24)设置入上段盲孔(221)中,所述阀体主件(23)封堵住所述下段盲孔(222)的顶部,所述弹性压缩件(24)的下端与阀体主件(23)相接触,上端与下环状柱体(2)的上端面(21)相齐平,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在充气欠平衡钻井过程中使用的防回流装置,所述防回流装置包括可连接成一体的上环状柱体(1)和下环状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状柱体(2)的上端面(21)开设有沿下环状柱体(2)纵向延伸的台阶状盲孔(22),所述台阶状盲孔(22)包括上段盲孔(221)和下段盲孔(222),两者之间为过渡段(223),所述上段盲孔(221)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下段盲孔(222)的横截面积,阀体主件(23)和弹性压缩件(24)设置入上段盲孔(221)中,所述阀体主件(23)封堵住所述下段盲孔(222)的顶部,所述弹性压缩件(24)的下端与阀体主件(23)相接触,上端与下环状柱体(2)的上端面(21)相齐平,在所述下环状柱体(2)的外壁上开设有与所述下段盲孔(222)的下部相通的下连通孔(26),在所述下环状柱体(2)的内壁上与所述台阶状盲孔(22)的过渡段(223)的相应位置处或其上方开设有与所述上段盲孔(221)相连通的上连通孔(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所述上环状柱体(1)的下端 面(11)与所述下环状柱体(2)的上端面(21)相粘结而将所述上环状柱体(1)与所述下环 状柱体(2)连接成一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勇史现武宁守方吴华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瑞安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