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板及使用其的电池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94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板及使用其的电池冷板,属于电池冷却技术领域。它包括板体,所述的板体上设有呈鱼鳞状分布的若干热交换体,在相邻两个热交换体之间均设有沟槽,所述的热交换体顶部设有热交换连接结构。即:板体上设有若干行热交换体组,每行热交换体组包括若干个热交换体,相邻两行的热交换体均错位设置。有效换热区提高,换热高效且能有效降低流体流动阻力损失;有效改善换热液的流动分配,提高均温性;换热板强度和承压提高,增加可靠性;更加紧凑轻量,降低换热液充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冷却,涉及一种换热板及使用其的电池冷板


技术介绍

1、电动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会以不同倍率放电,以不同生热速率产生大量热量,高温会损坏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采用换热板与电池贴合接触,换热板上有换热液流道,利用换热液进行换热,但是目前市面上的换热液流道大都为并行的平直流道构成,且流道与流道间的间距较大,从而使有效换热区降低,减小了单位面积的有效换热量,换热板的均温性差,流体分配不均匀,并且现有的换热板承载能力差,强度低,如果想要高承压则焊接面要变大,会造成有效流动通道及换热面积减小,从而使换热效率降低和流动阻力增加。

2、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电池组的热交换器板[申请号:201610927424.1],包括板体和空气间隙,该板体包括内壁和外壁,该空气间隙被封闭在板体内并且在内壁和外壁之间延伸。

3、上述方案中的热交换器板为平直流道构成,且流道与流道间的间距较大,会导致有效换热区降低,减小了单位面积的有效换热量,热交换器板的均温性较差,需要注入大量的换热液,换热液的流动阻力较大,且热交换器板的强度和承压不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板,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1)上设有呈鱼鳞状分布的若干热交换体(2),在相邻两个热交换体(2)之间均设有沟槽(3),所述的热交换体(2)顶部设有热交换连接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体(2)的截面由下至上逐渐缩小,在热交换体(2)前方设有前斜面(6),后方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侧斜面(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斜面(6)的两侧分别与侧斜面(7)外侧相连,两个侧斜面(7)内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斜面(6)上设有凸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板,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1)上设有呈鱼鳞状分布的若干热交换体(2),在相邻两个热交换体(2)之间均设有沟槽(3),所述的热交换体(2)顶部设有热交换连接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体(2)的截面由下至上逐渐缩小,在热交换体(2)前方设有前斜面(6),后方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侧斜面(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斜面(6)的两侧分别与侧斜面(7)外侧相连,两个侧斜面(7)内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斜面(6)上设有凸弧部(8),所述的凸弧部覆盖整个前斜面(6),所述的侧斜面(7)上设有内凹部(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连接结构(4)包括设置在热交换体(2)顶部的换热平面(10)。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体(2)上还设有扰流减阻结构(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扰流减阻结构(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文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