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槽模涂布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槽模涂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91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6
披露了一种改善由于内部压力引起的模块变形的槽模涂布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槽模涂布机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相互组装以形成排出端口;以及垫片,垫片置于上板和下板之间以形成与排出端口连通的狭槽,其中,上板在狭槽上方具有与垫片平行的凹入上板的凹槽,锥形块和压力螺栓安装在凹槽内以对垫片施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槽模涂布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改善由于内部压力引起的模块变形的槽模涂布机。本申请要求2022年7月29日提交的第10-2022-0094861号韩国专利申请和2023年5月15日提交的第10-2023-006267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于此。


技术介绍

1、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移动设备需求的增加,对二次电池作为能源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这些二次电池主要包括电极组件作为发电元件。电极组件具有正极、隔膜和负极至少堆叠一次的形式,通过将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浆料分别施加在铝箔和铜箔制成的集电器上并干燥来制备正极和负极。这些二次电池一般采用层状晶体结构的含锂氧化钴licoo2、层状晶体结构的含锂氧化锰(如limno2)、尖晶石晶体结构的limn2o4、含锂氧化镍linio2等作为正极活性材料。此外,碳基材料主要用作负极活性材料。最近由于对高能量锂二次电池的需求增加,考虑混合使用有效容量为碳基材料10倍以上的硅基材料和氧化硅基材料。为保证二次电池均匀充放电特性,应将正极活性材料浆料和负极活性材料浆料均匀涂覆在集电器上,传统上采用槽模涂布机。

2、图1是示出传统槽模涂布机的透视图,图2是传统槽模涂布机的分解透视图。

3、参照图1和图2,在使用槽模涂布机1的电极制造方法中,将从槽模涂布机1排出的活性材料浆料施加于由涂覆辊(未示出)转移的集电器(未示出)上。将槽模涂布机1排出的活性材料浆料广泛施加在集电器的一个表面上以形成活性材料层。

4、槽模涂布机1包括两个模块10、20,在两个模块10、20之间形成狭槽30。两个模块10、20通过耦接螺栓70紧固。通过与狭槽30连通的排出端口40排出活性材料浆料,可形成活性材料层。槽模涂布机1与棒涂或旋涂相比,具有高速涂覆的优点,因此在高生产率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5、涂覆在集电器上的活性材料层的涂覆宽度由狭槽30的宽度w决定。当需要改变涂覆宽度时,通过改变歧管50的内部空间和决定狭槽30的宽度w的垫片60,可以实现不同的涂覆宽度。

6、如图1所示的槽模涂布机1是竖直型,其中活性材料浆料在与重力相反的方向上排出。在竖直方向配置槽模涂布机1进行涂布的情况下,由于模块10、20的内部压力,出现模块10、20之间的间隙变宽的现象。当在两个模块10、20之间使用垫片60实现未涂覆部(未涂覆在集电器上的部分)时,如果在两个模块10、20之间的间隙变宽后引入活性材料浆料,则活性材料浆料会间歇性地分散在未涂覆部上,从而产生表面缺陷问题。

7、图3是示出传统槽模涂布机的初始耦接状态的截面视图,与沿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截面相对应。图4是示出在传统槽模涂布机中由于模具内部压力而产生的变形的截面视图。图5是示出在传统槽模涂布机中浆料渗透到模具中因此在集电器的未涂覆部出现表面缺陷的问题的视图。

8、在图3中,两个模块10、20由耦接螺栓70紧固。如图4所示,当模块10、20的内部压力增加时,以耦接螺栓70为起点(基准点),内部压力产生扭矩t。因此,最远的部分受到的力最大,导致作为模块10、20的前端的模唇10a、20a分离。在这种情况下,活性材料浆料甚至渗透到应由垫片60阻挡以防止活性材料浆料排出的部分。

9、因此,如图5所示,活性材料浆料75甚至渗透到不应存在活性材料浆料75的模块10、20的内侧,从而在集电器80的未涂覆部80a上造成表面缺陷90。如果没有表面缺陷90,可防止沿着形成在md方向上的未涂覆部80a进行分切以形成具有各个活性材料层80b的电极时发生分切缺陷,从而不会由于留在未涂覆部80a上的表面缺陷90而导致在二次电池制造后出现电极断开。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相关技术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防止由于模具内部压力增加而将活性材料浆料排放到未涂覆部上。

3、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改善由于内部压力引起的模块变形的槽模涂布机。

4、然而,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以下描述清楚地理解这里未提及的其他问题。

5、技术方案

6、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槽模涂布机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相互组装以形成排出端口;以及垫片,垫片置于上板和下板之间以形成与排出端口连通的狭槽,其中,上板在狭槽上方具有与垫片平行的凹入上板的凹槽,锥形块和压力螺栓安装在凹槽内以对垫片施压。

7、凹槽的高度可向凹槽内部逐渐降低,锥形块的倾斜度可被相应地调整。

8、压力螺栓可从凹槽的前侧穿过锥形块并可紧固到上板。

9、凹槽可从上板的前表面向后表面凹陷,压力螺栓可在上板的前表面紧固到锥形块。

10、锥形块可以紧固到压力螺栓以在平行于排出端口的方向上前后移动,并可由于凹槽与锥形块之间的高度差产生对垫片施压的力。

11、垫片可包括与基座部垂直连接并向排出端口延伸的多个延伸部以包括多个开口,在宽度方向上,锥形块的水平长度可不大于延伸部的水平长度,锥形块可在与延伸部对应的位置处安装到凹槽中。

12、锥形块可以设置在与多个延伸部中除了侧方上的延伸部之外的延伸部相对应的位置。

13、槽模涂布机还可以包括下板中的歧管,锥形块的长度可以短于卸料区的长度,卸料区是从歧管的前端到排出端口的区域。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凹槽形成在排出端口侧上。

15、可以在上板的与凹槽对齐的位置形成螺栓槽,压力螺栓紧固在螺栓槽中。

16、可以在锥形块中形成与螺栓槽对齐的孔,以使压力螺栓可以从孔中穿过。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压力螺栓从上板的后表面穿过上板并紧固到锥形块。

18、在上板的后表面的宽度方向上设有残孔,以便可插入压力螺栓。

19、可沿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压力螺栓和锥形块。

20、可在锥形块内形成用于紧固压力螺栓的螺纹。

21、残孔可从上板的后表面至前表面形成,凹槽可从上板的前表面至后表面形成,残孔可形成在与凹槽对齐的位置。

22、在下板中可设置用于容纳涂覆液体的歧管,并且歧管可与狭槽连通。

23、槽模涂布机可通过排出端口将涂覆液体排出并施加到基材上,垫片可通过间歇切割其一个区域而具有多个开口以确定施加在基材上的涂层的涂覆宽度。

24、锥形块和压力螺栓可在不影响开口的情况下对垫片施压,以防止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间隙变宽。

25、有益效果

26、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槽模涂布机中的上板的结构并进一步包括锥形块和压力螺栓,可以防止由于槽模内部压力增加而导致活性材料浆料排出到未涂覆部上。

27、因此,可以通过防止活性材料浆料排出到未涂覆部上来改善电极形成期间的表面缺陷。特别是,当以条纹图案的形式形成活性材料层时,可以稳定地形成活性材料层,而不会在未涂覆部上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槽模涂布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凹槽的高度向凹槽的内部逐渐降低,锥形块的倾斜度被相应地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压力螺栓从凹槽的前侧穿过锥形块并紧固到上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凹槽从上板的前表面向后表面凹陷,压力螺栓在上板的前表面紧固到锥形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锥形块紧固到压力螺栓以在平行于排出端口的方向上前后移动,并且由于凹槽与锥形块之间的高度差产生对垫片施压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垫片包括与基座部垂直连接并向排出端口延伸的多个延伸部以包括多个开口,其中,在宽度方向上,锥形块的水平长度不大于延伸部的水平长度,锥形块在与延伸部对应的位置处安装到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锥形块设置在与多个延伸部中除了侧方上的延伸部之外的延伸部相对应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还包括下板中的歧管,其中,锥形块的长度短于卸料区的长度,卸料区是从歧管的前端到排出端口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凹槽形成在排出端口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在上板的与凹槽对齐的位置形成螺栓槽,压力螺栓紧固在螺栓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在锥形块中形成与螺栓槽对齐的孔,以使压力螺栓可以从孔中穿过。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压力螺栓从上板的后表面穿过上板并紧固到锥形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在上板的后表面的宽度方向上设有残孔,以便可插入压力螺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沿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压力螺栓和锥形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在锥形块内形成用于紧固压力螺栓的螺纹。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残孔从上板的后表面至前表面形成,凹槽从上板的前表面至后表面形成,残孔形成在与凹槽对齐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在下板中设置用于容纳涂覆液体的歧管,并且歧管与狭槽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通过排出端口将涂覆液体排出并施加到基材上,其中,垫片通过间歇切割其一个区域而具有多个开口以确定施加在基材上的涂层的涂覆宽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锥形块和压力螺栓在不影响开口的情况下对垫片施压,以防止上板和下板之间的间隙变宽。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槽模涂布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凹槽的高度向凹槽的内部逐渐降低,锥形块的倾斜度被相应地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压力螺栓从凹槽的前侧穿过锥形块并紧固到上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凹槽从上板的前表面向后表面凹陷,压力螺栓在上板的前表面紧固到锥形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锥形块紧固到压力螺栓以在平行于排出端口的方向上前后移动,并且由于凹槽与锥形块之间的高度差产生对垫片施压的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垫片包括与基座部垂直连接并向排出端口延伸的多个延伸部以包括多个开口,其中,在宽度方向上,锥形块的水平长度不大于延伸部的水平长度,锥形块在与延伸部对应的位置处安装到凹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锥形块设置在与多个延伸部中除了侧方上的延伸部之外的延伸部相对应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还包括下板中的歧管,其中,锥形块的长度短于卸料区的长度,卸料区是从歧管的前端到排出端口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凹槽形成在排出端口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模涂布机,其中,在上板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浚善金局泰金炫旼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新能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