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708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助行器,属于骨折康复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助行器不便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底部为防滑块的助行器需要人工微抬进行移动,底部为万向轮的助行器不便于进行制动刹车,使用起来不够方便的问题。通过第一扶手、第二扶手、高度调节结构、防滑块、通孔、升降杆、上挡片、下挡片、弹簧和万向轮的设置,第一扶手、第二扶手和高度调节结构能够方便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在患者未对助行器施加下压力时,弹簧顶起整个助行器,防滑块底端远离地面,此时利用万向轮即可移动助行器,在利用助行器行走或患者坐在助行器上时,助行器受到下压力,弹簧被压缩,防滑块接触地面,从而对助行器进行制动,整个助行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骨折康复,具体为一种康复助行器


技术介绍

1、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患者在腿部或脚部受到骨折,经过治疗之后,需要将腿部或脚部进行固定,患者无法正常的行走,需要借助助行器进行行走。

2、目前现有的骨折康复助行器在使用时,高度比较固定,无法进行调节,不便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而且助行器的底部为防滑块或万向轮,底部为防滑块的助行器移动起来不够方便,需要依靠人工微抬助行器移动,而底部为万向轮的助行器虽然移动起来比较方便,但是不便于对助行器进行制动刹车,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康复助行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通过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的设置,两个扶手高低设置,更方便使用,所述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上均套有防滑套,通过防滑套的设置,能够提高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外表面的防滑性,所述支撑架的底端通过高度调节结构连接有支腿,通过高度调节结构和支腿的设置,能够利用高度调节结构调节支撑架的高度,从而更方便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支腿并能够提高支撑架的稳定性,所述支腿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防滑块,通过防滑块的设置,能够防止支腿底端发生滑移,一侧所述支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另一侧所述支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插接连接,通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设置,在利用高度调节结构降低支腿时,两个支腿能够通过插接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内部均开设有通孔,通过通孔的设置,能够保证升降杆的稳定升降,所述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挡片,所述升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挡片,所述升降杆上位于下挡片的上方套有弹簧,所述升降杆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防滑块底端的高度高于万向轮底端的高度,通过升降杆、上挡片、下挡片、弹簧和万向轮的设置,能够在未对助行器施加下压力时,弹簧顶起整个助行器,使防滑块底端远离地面,利用万向轮即可移动助行器,无需微抬助行器进行移动,在利用助行器行走或患者坐在助行器上时,助行器受到下压力,使防滑块与地面接触,从而对助行器进行制动,防止助行器发生滑移。

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高度调节结构包括伸缩杆、定位螺孔和螺栓,所述支撑架底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支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定位螺孔,所述支撑架底端外侧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与定位螺孔螺纹连接,通过伸缩杆、定位螺孔和螺栓的设置,能够利用螺栓与不同的定位螺孔连接,进而调节伸缩杆的高度,从而调节支撑架的高度,更方便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靠板,所述靠板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座板,通过支撑横杆、靠板和座板的设置,座板能够拉起或降下,座板在降下时,支撑横杆能够稳定支撑座板,利用座板和靠板更方便患者乘坐休息。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上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座板上通过连接绳连接有挂环,通过推杆、挂钩、连接绳和挂环的设置,当将防滑块换成移动轮时,利用推杆能够方便推动助行器移动,利用挂钩、连接绳和挂环能够方便在拉起座板时,对座板进行稳定。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插块相适配的插槽,通过插块和插槽的设置,能够在利用高度调节结构降低支腿时,两个支腿相互远离,同时通过插块和插槽插接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相互远离。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第一扶手、第二扶手、高度调节结构、防滑块、通孔、升降杆、上挡片、下挡片、弹簧和万向轮的设置,第一扶手和第二扶手高低设置更方便使用,利用高度调节结构能够降下支腿,从而调节支撑架的高度,更方便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在患者未对助行器施加下压力时,弹簧顶起整个助行器,上挡片挡住升降杆的顶端,使防滑块底端远离地面,此时利用万向轮即可移动助行器,无需微抬助行器进行移动,在利用助行器行走或患者坐在助行器上时,助行器受到下压力,下挡片压缩弹簧,升降杆在通孔内向上移动,此时防滑块与地面接触,从而对助行器进行制动,防止助行器发生滑移,整个助行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扶手(2)和第二扶手(3),所述第一扶手(2)和第二扶手(3)上均套有防滑套(4),所述支撑架(1)的底端通过高度调节结构(5)连接有支腿(6),所述支腿(6)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防滑块(7),一侧所述支腿(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8),另一侧所述支腿(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8)与第二固定板(9)之间插接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9)内部均开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杆(11),所述升降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挡片(12),所述升降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挡片(13),所述升降杆(11)上位于下挡片(13)的上方套有弹簧(14),所述升降杆(11)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5),所述防滑块(7)底端的高度高于万向轮(15)底端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结构(5)包括伸缩杆(501)、定位螺孔(502)和螺栓(503),所述支撑架(1)底端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501),所述伸缩杆(501)的底端与支腿(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501)的内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定位螺孔(502),所述支撑架(1)底端外侧设置有螺栓(503),所述螺栓(503)与定位螺孔(50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横杆(16),所述支撑架(1)之间设置有靠板(17),所述靠板(17)的底端活动连接有座板(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19),所述推杆(19)上固定连接有挂钩(20),所述座板(18)上通过连接绳(21)连接有挂环(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8)靠近第二固定板(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23),所述第二固定板(9)靠近第一固定板(8)的一侧开设有与插块(23)相适配的插槽(2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扶手(2)和第二扶手(3),所述第一扶手(2)和第二扶手(3)上均套有防滑套(4),所述支撑架(1)的底端通过高度调节结构(5)连接有支腿(6),所述支腿(6)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防滑块(7),一侧所述支腿(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8),另一侧所述支腿(6)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8)与第二固定板(9)之间插接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8)和第二固定板(9)内部均开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杆(11),所述升降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挡片(12),所述升降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挡片(13),所述升降杆(11)上位于下挡片(13)的上方套有弹簧(14),所述升降杆(11)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5),所述防滑块(7)底端的高度高于万向轮(15)底端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结构(5)包括伸缩杆(501)、定位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秀英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