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7555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3
本技术涉及螺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自动磨削结构,所述自动磨削结构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立板内加工的滑槽与横杆上突起的圆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与第一外壳内壁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横杆贯穿第一外壳与第一外壳相套接,通过自动磨削结构和磨辊的配合,电动伸缩杆启动带动立板向上移动,同时带动第一限位杆在第一外壳内壁加工的滑道上向上滑动,通过立板内加工的滑槽带动横杆在第一外壳内向右移动,同时带动滑块在支撑架内壁加工的滑道上向右滑动,带动磨辊向右移动,调节磨削加工位置,能进行磨削位置的调节,减少了设备工作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螺杆制造,具体为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


技术介绍

1、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中两转子都有几个凹形齿,两者互相反向旋转,转子之间和机壳与转子之间的间隙仅为5~10丝,主转子(又称阳转子或凸转子),通过由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多数为电动机驱动),另一转子(又称阴转子或凹转子)是由主转子通过喷油形成的油膜进行驱动,或由主转子端和凹转子端的同步齿轮驱动。

2、例如授权公告号“cn213258517u”名为一种电机转子磨削装置,所述磁铁板嵌于支撑板靠近凹槽的侧面内,所述支撑柱设于工作台顶部,所述支撑柱设于工作台远离支撑板的一端,所述连接杆设于支撑柱靠近支撑板的侧面,所述磨辗套接于连接杆,所述风扇设于工作台顶部,所述风扇设于支撑柱远离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可升降固定组件设于凹槽内。本技术涉及电机制造技术,具体是指一种通过安装磁铁板对飞屑进行收集处理,通过安装风扇对机器进行降温,以避免飞屑被工作人员吸入体内以及机器温度过高而被损坏的电机转子磨削装置。但是电机转子磨削装置在对电机转子进行磨削工作时,需要先固定住螺杆转子的位置后,再进行后续的磨削工作,该设备需要人工手动转动防脱螺栓对螺杆转子进行夹持固定工作,增加了人工劳动力,同时电机转子磨削装置在对螺杆转子进行磨削工作时,该设备的磨削位置固定,不能进行位置调节,设备工作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存在的该设备需要人工手动转动防脱螺栓对螺杆转子进行夹持固定工作,增加了人工劳动力和该设备的磨削位置固定,不能进行位置调节,设备工作具有局限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自动磨削结构,所述自动磨削结构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上表面与支撑架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与第一外壳内壁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所述立板内加工的滑槽与横杆上突起的圆柱滑动连接,所述横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与第一外壳内壁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横杆贯穿第一外壳与第一外壳相套接。

4、优选的,所述横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表面与支撑架内壁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两边均设有螺杆转子定位结构,所述螺杆转子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下表面与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内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通过轴承与第二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表面两边均与蜗轮啮合连接,两个所述蜗轮均通过销轴与第二外壳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轮表面固定连接有直杆,所述直杆通过销轴与夹板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板分别贯穿第二外壳与第二外壳上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滑块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

7、优选的,所述液压缸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外壳,所述第三外壳内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8、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贯穿第三外壳通过轴承与第三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磨辊。

9、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螺杆转子定位结构和底板的配合,第一电机启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圆杆在第二外壳内转动,蜗杆转动同时带动两边的蜗轮在第二外壳内相对转动,同时带动两边的直杆相对摆动,带动两边的夹板在第二外壳上加工的滑道上相对滑动,将螺杆转子的两边进行夹持固定,不需要人工手动转动防脱螺栓对螺杆转子进行夹持固定工作,减少了人工劳动力;

10、通过自动磨削结构和磨辊的配合,电动伸缩杆启动带动立板向上移动,同时带动第一限位杆在第一外壳内壁加工的滑道上向上滑动,通过立板内加工的滑槽带动横杆在第一外壳内向右移动,同时带动第二限位杆在第一外壳内壁加工的滑道上向右滑动,同时带动滑块在支撑架内壁加工的滑道上向右滑动,带动磨辊向右移动,调节磨削加工位置,能进行磨削位置的调节,减少了设备工作的局限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包括底板(1)和支撑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9)上设有自动磨削结构(7),所述自动磨削结构(7)包括第一外壳(701),所述第一外壳(701)上表面与支撑架(9)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壳(701)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05),所述电动伸缩杆(705)一端固定连接有立板(702),所述立板(70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704),所述第一限位杆(704)与第一外壳(701)内壁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所述立板(702)内加工的滑槽与横杆(706)上突起的圆柱滑动连接,所述横杆(706)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703),所述第二限位杆(703)与第一外壳(701)内壁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横杆(706)贯穿第一外壳(701)与第一外壳(701)相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706)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上表面与支撑架(9)内壁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两边均设有螺杆转子定位结构(2),所述螺杆转子定位结构(2)包括第二外壳(201),所述第二外壳(201)下表面与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201)内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07),所述第一电机(207)输出轴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蜗杆(206),所述蜗杆(206)上端固定连接有圆杆(202),所述圆杆(202)通过轴承与第二外壳(20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206)表面两边均与蜗轮(205)啮合连接,两个所述蜗轮(205)均通过销轴与第二外壳(20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轮(205)表面固定连接有直杆(204),所述直杆(204)通过销轴与夹板(203)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板(203)分别贯穿第二外壳(201)与第二外壳(201)上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滑块(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缸(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5)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外壳(4),所述第三外壳(4)内壁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8)输出轴贯穿第三外壳(4)通过轴承与第三外壳(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8)输出轴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磨辊(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包括底板(1)和支撑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9)上设有自动磨削结构(7),所述自动磨削结构(7)包括第一外壳(701),所述第一外壳(701)上表面与支撑架(9)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外壳(701)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05),所述电动伸缩杆(705)一端固定连接有立板(702),所述立板(70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704),所述第一限位杆(704)与第一外壳(701)内壁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所述立板(702)内加工的滑槽与横杆(706)上突起的圆柱滑动连接,所述横杆(706)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杆(703),所述第二限位杆(703)与第一外壳(701)内壁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所述横杆(706)贯穿第一外壳(701)与第一外壳(701)相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706)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上表面与支撑架(9)内壁加工的滑道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转子生产用自动定位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两边均设有螺杆转子定位结构(2),所述螺杆转子定位结构(2)包括第二外壳(201),所述第二外壳(201)下表面与底板(1)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铁狗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兴茂曲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