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及具有该室内机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477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及具有该室内机的空调器。该室内机内设有至少两组并联连通的室内换热组件;各组所述室内换热组件的制冷入口处均设有气化管。本技术通过室内机制冷入口处设置的多个气化管,对分流流入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的制冷剂进行气化处理,以使制冷剂按照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相适配的气化程度流入至各组室内换热组件中,进而使得制冷剂在室内换热组件中进行适配程度的换热,调节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的出口处制冷剂的温度,使得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的出口处制冷剂的温度相一致,充分发挥每组室内换热组件的换热效能,使得室内机和空调器可以在较高的能效比下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及具有该室内机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会在家居环境中配置有空调器,一般的,现有空调器产品大多具有制冷/制热双功能模式,空调器能够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运行制冷功能将室内环境中的热量排出到室外环境中,以及在冬季严寒天气下运行制热功能将室外环境中的热量引导到室内环境中,从而满足用户在不同天气、气候状况下的室内环境温度需求。空调器实现热量在室内外侧环境间输送是通过烷烃类、无机化合物等制冷剂作为储热工质实现,如在制冷模式下冷媒在流经室外侧时释放热量,并输送至室内侧吸收热量,以及在制热模式下冷媒流经室内侧时释放热量,并输送至室外侧吸收热量。

2、空调机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内机组,室内换热器内设有多组室内换热组件,多组室内换热组件并联设置,以通过输入至各组室内换热组件内部的制冷剂进行分别独立换热,在输出后合并,并合流至压缩机中。其中,换热组件是一种冷热两流体间所进行热量传递的换热零部件,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

3、目前,由于多组室内换热组件中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结构形状以及设置位置均为确定的,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结构以及设置位置影响其换热效能,例如位于外侧的组件换热效能好出口温度低,位于中间的效果差出口温度高,无法充分发挥中间换热组件的换热效能,导致室内机整体换热效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及具有该室内机的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多组室内换热组件之间换热差别大致使室内机换热效能低的问题。

2、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能效比的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内设有至少两组并联连通的室内换热组件;各组所述室内换热组件的制冷入口处均设有气化管,用于分别对输入至对应室内换热组件内的制冷剂进行气化处理,以调节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的出口处制冷剂的温度,使得各组室内换热组件制冷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一致。

3、进一步地,上述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各组所述室内换热组件的制热入口处均设有节流管,用于对制热过程中,流入至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内的制冷剂进行流量控制,并且,多个所述节流管实现制热过程中多组室内换热组件之间的制冷剂流量调配,使得各组室内换热组件制热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一致。

4、进一步地,上述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各所述节流管均并联有第二单向阀;在空调器制冷过程中,所述第二单向阀导通,所述室内换热组件中吸热后流出的制冷剂自所述第二单向阀通过后,流出至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外;在空调器制热过程中,所述第二单向阀截止,制冷剂自所述节流管通过后,流入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内放热。

5、进一步地,上述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各所述气化管均并联有第三单向阀;

6、在空调器制冷过程中,所述第三单向阀截止,制冷剂自所述气化管通过后,流入所述室内换热组件进行吸热;在空调器制热过程中,所述第三单向阀导通,所述室内换热组件放热后流出的制冷剂自所述第三单向阀通过后,流出至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外。

7、再一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能效比的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内设有至少两组并联连通的室内换热组件;各组所述室内换热组件的制热入口处均设有节流管,用于对制热过程中,流入至所述室内换热组件内的制冷剂进行流量控制,并且,多个所述节流管实现制热过程中多组室内换热组件之间的制冷剂流量调配,使得各组室内换热组件制热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一致。

8、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具有上述高能效比的室内机。

9、进一步地,上述空调器,该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其中,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机的室内换热组件之间通过管道循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组件的制冷入口和所述室内换热组件的制热出口为所述室内换热组件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连接口,所述室内换热组件的制冷出口和所述室内换热组件的制热入口为所述内换热组件靠近所述压缩机的连接口。

10、进一步地,上述空调器,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管路上还设有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还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流管、所述室外换热器以及所述室内换热组件相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以及所述室内换热组件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节流阀。

11、进一步地,上述空调器,所述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所述节流阀为膨胀阀,用于基于所述变频压缩机的转速,对制冷剂进行流量控制;或,所述压缩机为定频压缩机,所述节流阀为毛细管,并且,所述毛细管上并联连通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在所述定频空调器制冷过程中导通,在所述定频空调器制热过程中截止。

12、进一步地,上述空调器,在空调器制冷过程中,压缩机将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并输送至室外换热器,在各组室外换热组件内放热,形成中温常压液态制冷剂;中温常压液态制冷剂输送至室内机中,对中温常压液态制冷剂进行分流,以分别流入各组室内换热组件中,各气化管分别对各组室内换热组件入口处的中温常压液态制冷剂进行不同程度的气化处理,气化处理后的制冷剂在各组室内换热组件内吸热,形成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并循环回到压缩机内;在空调器制热过程中,压缩机将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并输送至室内机中,对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进行分流,以分别流入各组室内换热组件中,分流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在各组室内换热组件内放热,形成中温常压液态制冷剂;中温常压液态制冷剂输送至室外换热器,中温常压液态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中分流,以分别流入各组室外换热组件,在各组室外换热组件内吸热,形成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并循环回到压缩机内。

13、本技术提供的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及具有该室外机的空调器,通过室内机制冷入口处设置的多个气化管,对分流流入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的制冷剂进行气化处理,以使制冷剂按照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相适配的气化程度流入至各组室内换热组件中,进而使得制冷剂在室内换热组件中进行适配程度的换热,可调节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的出口处制冷剂的温度,从而使得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的出口处制冷剂的温度相一致;和/或,通过室内机制热入口处设置的节流管,对分流流入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的制冷剂进行流量调配,以使制冷剂按照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相适配的流量流入至各组室内换热组件中,进而使得制冷剂在室内换热组件中进行适配程度的换热,可调节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的出口处制冷剂的温度,从而使得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的出口处制冷剂的温度相一致。其中,各组室内换热组件的出口处制冷剂的温度一致,可充分发挥每组室内换热组件的换热效能,尤其是可充分发挥位于中间位置的室内换热组件的换热效能,提高了室内机的换热效能,使得室内机和空调器可以在较高的能效比下运行,解决了现有多组室内换热组件之间换热差别大致使室内机和空调器换热效能低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5.一种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高能效比的室内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5.一种高能效比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6.一种空调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孜勤包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恒兆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