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7410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2
本申请涉及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砜100‑150份、相容剂1‑3份、抗静电微球10‑18份、抗静电纤维3‑5份、润滑分散剂0.5‑1份;其制备方法为:S1、称取聚醚砜、相容剂、抗静电微球、抗静电纤维、润滑分散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S2、混合料经挤出造粒,冷却,制得成品;具有抗静电效果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醚砜是一种特种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绝缘性、机械性能,并且在高温下有优良的抗蠕变性和尺寸稳定性,使得聚醚砜在航空航天领域、汽车制造领域被广泛应用。

2、由于聚醚砜树脂自身的绝缘性质,在使用、应用过程中,材料表面容易产生静电,而静电的积累容易破坏应用中的各种器件和电子产品;所以需要聚醚砜树脂具有抗静电效果。

3、因此,如何制备一种具有抗静电效果的聚醚砜树脂,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制备一种具有抗静电效果的聚醚砜树脂,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砜100-150份、相容剂1-3份、抗静电微球10-18份、抗静电纤维3-5份、润滑分散剂0.5-1份。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静电微球、抗静电纤维相配合,利用相容剂将抗静电微球和抗静电纤维与聚醚砜较为紧密的粘结,提高结构粘结密度;配合润滑分散剂的分散效果,使得抗静电微球和抗静电纤维较为均匀的分散在聚醚砜树脂中,利用抗静电微球和抗静电纤维较好的抗静电效果,能够使聚醚砜树脂具有较好且较为均匀的抗静电效果;同时利用润滑分散剂在聚醚砜树脂表面的润滑效果,尽量避免聚醚砜树脂表面产生摩擦静电,从而得到一种抗静电效果好的聚醚砜树脂。

5、优选的,所述抗静电微球由质量比为1:0.2-0.5:0.1-0.4的改性三氧化二钇、聚碳酸酯包膜壳聚糖微粒和导电粘结液制成。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三氧化二钇、聚碳酸酯包膜壳聚糖微粒、导电粘结液相配合,利用导电粘结液的粘结效果,便于粘结在聚碳酸酯包膜壳聚糖微粒和改性三氧化二钇表面;利用壳聚糖微粒表面正电荷与摩擦正电荷的排斥作用,促进电荷移动与三氧化二钇接触,配合三氧化二钇的导电效果,进一步传导电荷,配合壳聚糖微粒的抗静电效果,使聚醚砜树脂表面具有抗静电作用;若摩擦产生负电荷,则正负电荷相互抵消,保证聚醚砜树脂的抗静电效果。

7、优选的,所述改性三氧化二钇由质量比为1:0.2-0.32的三氧化二钇和聚醚醚酮制成。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氧化二钇、聚醚醚酮相配合,利用聚醚醚酮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配合三氧化二钇的填充效果,提高成品聚醚砜树脂的韧性,提高抗冲击性能;并且通过限定聚醚醚酮的添加量,不易影响三氧化二钇在聚醚砜树脂中的导电效果,使成品聚醚砜树脂具有较高韧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效果。

9、优选的,所述聚碳酸酯包膜壳聚糖微粒是由壳聚糖微粒吸附硝酸银溶液后,经干燥、粘结聚碳酸酯制得,壳聚糖微粒和聚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0.2-0.5,聚碳酸酯的折光指数为1.60-1.63。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聚糖颗粒由于具有吸湿效果,便于吸附硝酸银溶液,干燥处理后,壳聚糖颗粒中仍负载硝酸银,但是无水分,水分的存在容易影响聚醚砜树脂的力学性能和通透度,最后包覆的聚碳酸酯膜具有较好的阻隔性,不仅能够阻止壳聚糖微粒吸湿外界环境水分,而且还能阻止壳聚糖颗粒内部的残余水分在挤出成型过程中对聚醚砜树脂的力学性能和通透度产生影响。

11、由于壳聚糖颗粒与聚醚砜等原料折光指数相差较大,并且壳聚糖颗粒与聚醚砜等原料相容性不佳;在挤出成型过程中,聚碳酸酯的熔点高于聚醚砜,壳聚糖微粒在挤出成型过程中热熔与硝酸银均匀混合,提高导电均匀性的同时保证聚碳酸酯形成的膜层能够阻隔热熔的壳聚糖微粒,保证导电性的同时保证通透度;同时利用聚碳酸酯自润滑效果,进一步降低材料的静电产生率,配合润滑分散剂,进一步提高聚醚砜树脂表面的抗摩擦静电效果。

12、聚碳酸酯的折光指数为1.60-1.63,而聚醚砜折光指数为1.65,二者折光指数相差较小,不易出现材料相容度差而影响通透度的问题,并且聚碳酸酯较高的透光率,能够综合壳聚糖微粒在聚醚砜中对通透性的影响,从而降低壳聚糖微粒对成品改性聚醚砜树脂通透性的影响。

13、优选的,所述导电粘结剂由质量比为1:0.2-0.35的poe液和纳米银粉制成。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oe和纳米银粉相配合,利用纳米银粉较好的导电效果,赋予导电粘结液较好的导电效果,从而提高聚醚砜树脂抗静电效果;poe、聚碳酸酯相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聚醚砜树脂的韧性。

15、优选的,所述抗静电纤维由质量比为1:0.5-1的改性氧化锌纤维和改性微晶纤维素组成。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改性氧化锌纤维、改性微晶纤维素相配合,利用氧化锌纤维较好的导电效果,以及微晶纤维素较好的润滑填充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聚醚砜树脂的抗静电效果;利用改性氧化锌纤维与的抗静电微球的连结效果,实现聚醚砜树脂内部导电物质的连结,均匀分散的抗静电微球和抗静电纤维能够在聚醚砜树脂内部形成相互连结的导电网络,使聚醚砜树脂内部静电传递效果好,从而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效果。

17、优选的,所述改性氧化锌纤维由质量比为1:0.1-0.2:0.2-0.3的氧化锌纤维、海藻酸钠溶液和白色石墨烯制成。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石墨烯所带负电荷,配合海藻酸钠的粘结效果,进一步提高氧化锌纤维与导电粘结液中纳米银粉正电荷的吸引,实现纤维与微球之间的连结;配合海藻酸钠中羧基与微晶纤维素中羟基进一步连接,实现了纤维与纤维之间的连结,从而实现抗静电微球和抗静电纤维导电网络的形成,使聚醚砜树脂具有均匀的抗静电效果。

19、石墨烯、氧化锌纤维、三氧化二钇、聚醚醚酮和聚碳酸酯相配合,能够提高聚醚砜树脂机械强度的同时提高其韧性;并且具有较好的通透性。

20、优选的,所述改性微晶纤维素由质量比为1:0.1-0.3的微晶纤维素和微晶蜡制成。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晶纤维素和微晶蜡相配合,利用微晶蜡的润滑效果,提高微晶纤维素的抗静电作用,配合微晶纤维素和微晶蜡较好的填充、透明效果,保证了聚醚砜树脂的通透度;同时微晶蜡和微晶纤维素较好的填充稳定性,提高了聚醚砜树脂的机械强度。

22、优选的,所述润滑分散剂由质量比为1:1-2的白炭黑和硬脂酸锌组成。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白炭黑和硬脂酸锌相配合,利用其润滑效果,提高聚醚砜树脂表面光滑度,降低摩擦静电产生率,配合白炭黑的导电效果以及硬脂酸锌与抗静电微球和抗静电纤维的连结,进一步提高聚醚砜树脂的抗静电效果。

2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5、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s1、称取聚醚砜、相容剂、抗静电微球、抗静电纤维、润滑分散剂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料;

27、s2、混合料经挤出造粒,冷却,制得成品。

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砜100-150份、相容剂1-3份、抗静电微球10-18份、抗静电纤维3-5份、润滑分散剂0.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微球由质量比为1:0.2-0.5:0.1-0.4的改性三氧化二钇、聚碳酸酯包膜壳聚糖微粒和导电粘结液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三氧化二钇由质量比为1:0.2-0.32的三氧化二钇和聚醚醚酮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包膜壳聚糖微粒是由壳聚糖微粒吸附硝酸银溶液后,经干燥、粘结聚碳酸酯制得,壳聚糖微粒和聚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0.2-0.5,聚碳酸酯的折光指数为1.60-1.6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粘结剂由质量比为1:0.2-0.35的POE液和纳米银粉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纤维由质量比为1:0.5-1的改性氧化锌纤维和改性微晶纤维素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氧化锌纤维由质量比为1:0.1-0.2:0.2-0.3的氧化锌纤维、海藻酸钠溶液和白色石墨烯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微晶纤维素由质量比为1:0.1-0.3的微晶纤维素和微晶蜡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分散剂由质量比为1:1-2的白炭黑和硬脂酸锌组成。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醚砜100-150份、相容剂1-3份、抗静电微球10-18份、抗静电纤维3-5份、润滑分散剂0.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微球由质量比为1:0.2-0.5:0.1-0.4的改性三氧化二钇、聚碳酸酯包膜壳聚糖微粒和导电粘结液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三氧化二钇由质量比为1:0.2-0.32的三氧化二钇和聚醚醚酮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聚醚砜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包膜壳聚糖微粒是由壳聚糖微粒吸附硝酸银溶液后,经干燥、粘结聚碳酸酯制得,壳聚糖微粒和聚碳酸酯的质量比为1:0.2-0.5,聚碳酸酯的折光指数为1.60-1.6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学东崔海鹏宋协荣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高新材料莱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