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283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涉及书籍印刷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输送带,所述底座内部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柱,所述第二伸缩柱的一端固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下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传动滚轮,所述限位条位于输送带的上端,所述底座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压纸结构,纸张在输送带上移动,第二伸缩柱带动限位条进行移动,使得限位条对纸张进行限位,便于对不同宽度的纸张进行限位,在压纸结构的作用下,便于将褶皱的纸张压平,同时在热风管和加热板的作用下,便于对墨迹进行烘干,在连接结构的作用下,方便加热板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方便使用者对加热板进行维护,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书籍印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


技术介绍

1、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印刷是把经审核批准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转印到承印物的过程;

2、经检索,公开了公开号为cn212472790u的一种印刷设备用的出料墨迹风干装置,该专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书籍印刷的缺陷,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现有的墨迹干燥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加热板对纸张进行烘干,经过长期的使用,加热板长期处于运行状态,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其进行维护,但是现有的加热板多采用螺栓和螺母配合的方式进行装配安装,造成工作人员对其安装或者拆卸时,需要借助工具进行安装拆卸,造成加热板维护起来十分不方便,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4、而且现有的墨迹干燥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对输送带上的纸张进行限位,影响对纸张的运送,而且部分纸张褶皱,影响后期的使用。

5、因此,现有的墨迹干燥结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输送带,所述底座内部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柱,所述第二伸缩柱的一端固设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下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传动滚轮,所述限位条位于输送带的上端,所述底座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压纸结构,所述底座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部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伸缩柱,所述第一伸缩柱的下端固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置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加热丝。

4、进一步地,所述压纸结构包括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开设在底座一端的两侧,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活动安穿插有环形轨,所述环形轨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板。

5、进一步地,两块所述转动板之间固设有压辊,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侧的转动板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压辊的两端均活动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一侧与限位条的一端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一侧穿插有热风管,所述热风管的一端穿插在压辊的内部,所述压辊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出风孔。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固定设置在安装架内部的两侧,所述安装板活动套设在安装杆的表面, 所述安装杆的表面套设有弹出弹簧,所述弹出弹簧的一端与安装板的一侧相贴合。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内部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固弹簧,所述卡固弹簧的一端固设有活动卡条,所述活动卡条的一端活动穿插在活动槽的外侧,且该端的一侧与安装板相贴合,所述活动卡条的另一侧呈倾斜状。

10、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卡条的上端固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活动穿插在安装架的外侧,且该端固设有拉条。

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纸张在输送带上移动,第二伸缩柱带动限位条进行移动,使得限位条对纸张进行限位,便于对不同宽度的纸张进行限位,在压纸结构的作用下,便于将褶皱的纸张压平,同时在热风管和加热板的作用下,便于对墨迹进行烘干;

13、在连接结构的作用下,方便加热板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方便使用者对加热板进行维护,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输送带(2),所述底座(1)内部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柱(12),所述第二伸缩柱(12)的一端固设有限位条(13),所述限位条(13)下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传动滚轮,所述限位条(13)位于输送带(2)的上端,所述底座(1)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压纸结构,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内部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伸缩柱(4),所述第一伸缩柱(4)的下端固设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与安装架(5)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安装板(17)的下端设置加热板(14),所述加热板(14)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加热丝(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纸结构包括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开设在底座(1)一端的两侧,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活动安穿插有环形轨,所述环形轨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转动板(6)之间固设有压辊(7),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侧的转动板(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7)的两端均活动套设有限位环(9),所述限位环(9)的一侧与限位条(13)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穿插有热风管(11),所述热风管(11)的一端穿插在压辊(7)的内部,所述压辊(7)的表面均匀开设有出风孔(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安装杆(18),所述安装杆(18)固定设置在安装架(5)内部的两侧,所述安装板(17)活动套设在安装杆(18)的表面, 所述安装杆(18)的表面套设有弹出弹簧(22),所述弹出弹簧(22)的一端与安装板(17)的一侧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5)内部的一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固弹簧(19),所述卡固弹簧(19)的一端固设有活动卡条(16),所述活动卡条(16)的一端活动穿插在活动槽的外侧,且该端的一侧与安装板(17)相贴合,所述活动卡条(16)的另一侧呈倾斜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卡条(16)的上端固设有拉杆(21),所述拉杆(21)的上端活动穿插在安装架(5)的外侧,且该端固设有拉条(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输送带(2),所述底座(1)内部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柱(12),所述第二伸缩柱(12)的一端固设有限位条(13),所述限位条(13)下端的内部均匀设置有传动滚轮,所述限位条(13)位于输送带(2)的上端,所述底座(1)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压纸结构,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内部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伸缩柱(4),所述第一伸缩柱(4)的下端固设有安装架(5),所述安装架(5)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安装板(17),所述安装板(17)与安装架(5)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安装板(17)的下端设置加热板(14),所述加热板(14)的下端均匀设置有加热丝(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纸结构包括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开设在底座(1)一端的两侧,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活动安穿插有环形轨,所述环形轨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转动板(6)之间固设有压辊(7),所述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侧的转动板(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书籍印刷的墨迹干燥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洁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新想印刷纸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