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场,具体为一种高机动性车顶无人机场。
技术介绍
1、无人机巡检,无人机森林防火,无人打农药,无人机摄像等需要无人机应用的场景,在前期都是人工去维护,可是人工维护效率低成本高机动性差,由此诞生了车顶式无人机场,以便于在户外使用无人机时,方便无人机的启停和充电使用。
2、现有车顶式无人机场一般采用在车顶安装机场平台,机场平台上还设置有可开合防护罩,将无人机放置在机场平台内通过插头连接插头进行充电,并通过将无人机放置在指定位置,通过固定结构进行夹持固定,并关上防护罩进行防护,以对无人机进行保护。
3、但现有技术仍存在不足:
4、现有技术中缺乏对无人机进行自动定位夹持固定的结构,而车顶一般较高,一般人的身高不便于看到车顶上的机场平台,又难以控制无人机自动降落至机场平台指定的准确位置进行放置固定,因此,不便于将无人机放置在指定位置进行固定。
5、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机动性车顶无人机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机动性车顶无人机场,包括安装在车顶的底箱(1)和防护罩(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无人机底部连接的充电无人机支架(3),底箱(1)内安装有机场平台(10),底箱(1)内安装有对充电无人机支架(3)进行定位固定的定位固定单元(4),底箱(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回套(11),回套(11)内安装有通过定位固定单元(4)驱动的传动单元(7),定位固定单元(4)配合传动单元(7)对防护罩(2)进行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机动性车顶无人机场,其特征在于:传动杆(42)的两端分别穿设至两个回套(11)内,传动杆(42)两端的第二齿环(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机动性车顶无人机场,包括安装在车顶的底箱(1)和防护罩(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无人机底部连接的充电无人机支架(3),底箱(1)内安装有机场平台(10),底箱(1)内安装有对充电无人机支架(3)进行定位固定的定位固定单元(4),底箱(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回套(11),回套(11)内安装有通过定位固定单元(4)驱动的传动单元(7),定位固定单元(4)配合传动单元(7)对防护罩(2)进行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机动性车顶无人机场,其特征在于:传动杆(42)的两端分别穿设至两个回套(11)内,传动杆(42)两端的第二齿环(412)位于回套(11)内,传动单元(7)包括开设在回套(11)上表面和底箱(1)外壁的滑口(71),滑口(71)内滑动连接有内齿条(72),防护罩(2)的两端底面与两个内齿条(7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齿环(412)与内齿条(72)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机动性车顶无人机场,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单元(8)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齿条(45)远离齿轮(47)的一端侧壁的第一限位杆(83),第一限位杆(83)的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套(84),滑套(8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块(82),第一齿块(8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稳定杆(81),稳定杆(81)的一端穿设至第一齿条(45)内并与其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杆(83)的外套设有第一弹簧(85),第一弹簧(8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杆(83)的端部和滑套(84)的侧壁相抵,第一齿环(43)与第一齿块(82)滑动并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机动性车顶无人机场,其特征在于:第二限位单元(9)包括开设在第一齿条(45)侧壁的让位口(91),让位口(9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92),第二限位杆(92)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第二齿块(93),第二限位杆(92)的外套设有第二弹簧(94),第二弹簧(94)的两端分别与让位口(91)的侧壁和第二齿块(93)的侧壁相抵,第一齿环(43)与第二齿块(93)滑动并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机动性车顶无人机场,其特征在于:充电无人机支架(3)包括多根支杆(31),多根支杆(31)的外壁滑动连接有矩形夹持架(32),矩形夹持架(3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35),锁紧螺栓(35)的一端穿设矩形夹持架(32)并与支杆(31)的外壁相抵,两个第二夹持杆(411)和两个第一夹持杆(48)分别对矩形夹持架(32)的多侧进行夹持,多根支杆(31)的上端均安装有抱箍(33),多个抱箍(33)与外界无人机的多个机臂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红金,李博士,余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翼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