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电流源型逆变器输出阻抗和动态特性的有源阻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711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提升电流源型逆变器输出阻抗和动态特性的有源阻尼方法,包括电流环控制回路和有源阻尼支路。其中,参考电流与反馈进网电流的差值经过电流环控制器,构成主功率控制回路;反馈电流经过虚拟电阻以及微分环节构成阻尼支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依据最优阻尼比设计出阻尼支路最优反馈系数,可有效地抑制电流源型逆变器谐振,同时相比已有的有源阻尼策略,具有如下优势:相比已有策略,能够增加逆变器输出阻抗,提升电流源型逆变器进网电流质量以及在弱电网下的稳定裕度;解决反馈滤波电容电压实现有源阻尼易导致系统饱和失稳的问题,提升系统动态特性;能够节省一个电流传感器,增加了电流源型逆变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并网逆变器控制,具体为提升电流源型逆变器输出阻抗和动态特性的有源阻尼方法


技术介绍

1、并网逆变器按直流侧电源形式可分为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两类,其中电流源型逆变器相比电压源型逆变器具有如下优势:1、光伏阵列在稳定工作区域表现为电流源特性,故电流源型逆变器更适合光伏并网发电;2、电流源型逆变器为升压变换器,因此相比电压源型逆变器,对于光伏发电来说可降低直流侧光伏电池串联数目,对于风力发电来说可以降低切入运行的风速,即电流源型逆变器可以增加光伏和风电机组的发电量;3、电流源型逆变器直流侧大电感可以抑制直流侧电流谐波,同时也能够增加直流侧电流的惯性,能够减缓直流侧电流在系统短路时升高速率,有利于增加保护动作时间的裕度,而且相比于直流滤波电容,直流侧电感的寿命更长,系统可靠性更高。

2、但是,目前新能源发电主要采用电压源型逆变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流源型逆变器采用的是cl型滤波器,导致系统含有谐振,虽然已有策略提出反馈滤波电容电压来抑制该谐振,但是由于滤波电容电压幅值较大,按照最优阻尼比设计出的阻尼支路反馈系数在反馈滤波电容电压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提升电流源型逆变器输出阻抗和动态特性的有源阻尼方法,包括第一减法器(1)、电流环控制器(2)、微分阻尼模块(3)、第二减法器(4)、PWM模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法器(1)与电流环控制器(2)构成电流主功率控制回路,用于控制进网电流跟踪参考电流;所述微分阻尼模块(3)和第二减法器(4)构成有源阻尼支路,用于抑制系统谐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电流源型逆变器输出阻抗和动态特性的有源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法器(1)的输入端与参考电流和进网电流连接,所述第一减法器(1)的输出端电流环控制器(2)的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

【技术特征摘要】

1.提升电流源型逆变器输出阻抗和动态特性的有源阻尼方法,包括第一减法器(1)、电流环控制器(2)、微分阻尼模块(3)、第二减法器(4)、pwm模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法器(1)与电流环控制器(2)构成电流主功率控制回路,用于控制进网电流跟踪参考电流;所述微分阻尼模块(3)和第二减法器(4)构成有源阻尼支路,用于抑制系统谐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电流源型逆变器输出阻抗和动态特性的有源阻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法器(1)的输入端与参考电流和进网电流连接,所述第一减法器(1)的输出端电流环控制器(2)的输入端相连。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明付燕李春宇吴迪王在福周晨阳张浩然顾业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