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液乳化混合,具体为一种胶液乳化混匀装置及乳化混匀方法。
技术介绍
1、橡胶制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胶液进行乳化混合,以此实现橡胶颗粒的分散均匀、改善流动性和加工性能,提高橡胶的稳定性,从而优化橡胶制品的加工过程和性能;而为了实现良好的乳化效果,需添加乳化剂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滴细化、分散并保持稳定。
2、然而,乳化剂与胶液之间的充分混合是乳化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技术难题。在目前的技术中,常见的乳化混匀装置包括搅拌器、搅拌罐、高剪切搅拌机等。然而,这些传统装置在乳化剂和胶液混合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传统搅拌器和搅拌罐的搅拌效果有限,乳化剂无法充分分散和混合在胶液中;其次,高剪切搅拌机虽然能够实现更高的剪切力,但容易导致能量浪费、乳化剂过度消耗和产生的热量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液乳化混匀装置及乳化混匀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液乳化混匀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液乳化混匀装置,包括架体(1)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反应釜(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2)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出料管(4)和主动管(5),反应釜(2)内侧中部设置有主动管(5),所述主动管(5)由主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主动管(5)一端固定同轴固定连接第一柱体凸轮(12),主动管(5)另一端伸入反应釜(2)内并对称连接有两组加固条(6),每组加固条(6)上均设置有多根呈线性分布的横向支管(7),多根横向支管(7)由推送组件驱动并进行旋转运动,用于混合搅拌反应釜内的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液乳化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2)的顶壁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液乳化混匀装置,包括架体(1)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反应釜(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2)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出料管(4)和主动管(5),反应釜(2)内侧中部设置有主动管(5),所述主动管(5)由主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主动管(5)一端固定同轴固定连接第一柱体凸轮(12),主动管(5)另一端伸入反应釜(2)内并对称连接有两组加固条(6),每组加固条(6)上均设置有多根呈线性分布的横向支管(7),多根横向支管(7)由推送组件驱动并进行旋转运动,用于混合搅拌反应釜内的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液乳化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2)的顶壁内部开设有容纳主驱动装置的放置槽,主驱动装置包括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0)以及旋转电机(11),所述从动齿轮(9)固定套接在主动管(5)上,从动齿轮(9)啮合连接主动齿轮(10),主动齿轮(10)的上端固定连接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液乳化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细管(8)的外壁上均匀分布有窄口通孔,横向支管(7)上开设有与喷液细管(8)连通的第三开孔,活塞筒(27)固定设置在主动管(5)内,且活塞筒(27)水平两侧均开设有与横向支管(7)连通的第二开孔,活塞筒(27)靠近主流管(190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孔,第一开孔以及第三开孔内均设置有单向阀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液乳化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管(5)内部设置有容纳推送组件的活动槽,推送组件包括主动推条(22)、侧向圆柱销(23)、第二柱体凸轮(24)、一号锥齿轮(25)以及二号锥齿轮(26),每根横向支管(7)上均固定套接有一组二号锥齿轮(26),二号锥齿轮(26)啮合连接一号锥齿轮(25),一号锥齿轮(25)同轴固定连接第二柱体凸轮(24),所述主动推条(22)一端固定连接储液筒(18)的底壁,主动推条(22)另一端伸入主动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清叶,张本杰,徐伟伟,于建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豫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