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雾润滑系统的不间断补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688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油雾润滑系统的不间断补油装置,属于油雾润滑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油箱,油箱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丝杆,丝杆的下方延伸至油箱的内部,丝杆的外周面上设有搅拌组件,丝杆的一侧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远离丝杆的一侧设有泄压件,驱动机构分别与丝杆和泄压件之间驱动连接,油箱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上下两个固定管,两个固定管内分别套接有进油管和补油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搅拌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主动轮、从动轮和连接带之间的配合能够带动丝杆旋转,从而带动搅拌组件上下活动来对油箱内的润滑油进行搅拌,从而达到对润滑油的搅拌目的,避免了杂质沉积在油箱内壁上,进而保证了润滑油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雾润滑系统,具体为一种用于油雾润滑系统的不间断补油装置


技术介绍

1、油雾润滑系统主要负责拉伸及定型热辊轴承的润滑,通过压缩空气对液态润滑油雾化再输送到工件上,通过对初生纤维油辊上油、热辊拉伸、热定型后由卷绕头进行成品卷绕。

2、公开号为cn114151708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油雾润滑系统的不间断补油装置,包括补油箱,补油箱上设置有进油口和补油口,进油口处设置有进油管路,补油口处设置有补油管路,进油管路通过密封锁固机构固定在进油口上,补油管路通过密封锁固机构固定在补油口上,补油箱上还设置有泄压管和压力传感器,该专利使进油管路和补油管路安装牢固且装拆便利,使安装后的进油管路和补油管路不易从进油口和补油口上脱落,避免进油或补油间断,可提高补油效率,通过重复的卸压孔进行泄压,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泄压,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且泄压时无需停机操作,可避免补油间断,提高了补油效率。

3、上述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现有不间断补油装置用油箱存在搅拌效果不足,润滑油在长时间的静置下会导致杂质沉积,从而易导致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油雾润滑系统的不间断补油装置,包括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丝杆(2),丝杆(2)的下方延伸至油箱(1)的内部,丝杆(2)的外周面上设有搅拌组件(9),丝杆(2)的一侧设有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远离丝杆(2)的一侧设有泄压件(4),驱动机构(3)分别与丝杆(2)和泄压件(4)之间驱动连接,油箱(1)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上下两个固定管(5),两个固定管(5)内分别套接有进油管(6)和补油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雾润滑系统的不间断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主动轮(32)、从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雾润滑系统的不间断补油装置,包括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丝杆(2),丝杆(2)的下方延伸至油箱(1)的内部,丝杆(2)的外周面上设有搅拌组件(9),丝杆(2)的一侧设有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远离丝杆(2)的一侧设有泄压件(4),驱动机构(3)分别与丝杆(2)和泄压件(4)之间驱动连接,油箱(1)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上下两个固定管(5),两个固定管(5)内分别套接有进油管(6)和补油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雾润滑系统的不间断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电机(31)、主动轮(32)、从动轮(33)和连接带(34),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设置有主动轮(32),丝杆(2)和泄压件(4)的顶端均设置有从动轮(33),主动轮(32)和从动轮(33)的外侧设有连接带(34),主动轮(32)和从动轮(33)之间通过连接带(34)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油雾润滑系统的不间断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32)和从动轮(33)处于同一水平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油雾润滑系统的不间断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带(34)的内表面上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渊李玲玲刘涵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通快润滑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