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微藻固碳辅助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676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体微藻固碳辅助装置及应用,包括漂浮体和导光杆,所述导光杆呈柱状结构,所述导光杆上端安装于漂浮体上,下端向下延伸,所述漂浮体上安装有用于向导光杆上端导入光线的导光组件;所述导光杆外包裹有第一反光层,所述导光杆下半部分外壁设置若干向外凸出的凸点,所述凸点穿过第一反光层向外延伸。本技术方案,导光组件用于向导光杆上端导入光线,光线将在第一反光层的作用下于导光杆内传播,设于导光杆下半部的若干凸点,将作为光线向外传播的窗口,能够将导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线经过导光杆向深层水域传播,并通过若干凸点作为光线向深层水域的照射窗口,增加了微藻在水域中的生长适应范围,提高对水域深度范围的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二氧化碳净化,具体涉及一种水体微藻固碳辅助装置及应用


技术介绍

1、导致全球变暖的因素有许多,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成为近几年的焦点,目前,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最常见的是化学吸收法,它能有效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也伴随着吸收剂再生耗热量大、运行成本高等缺点。

2、生物固碳,即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换为有机物,其中微藻固碳是生物固碳的典型代表。

3、每生产100吨微藻生物质可以固定183吨二氧化碳,其光能转化效率是陆地植物的10-50倍,微藻具有生长速率快、油脂产量高、占地面积少、不与粮食作物争耕地等优势。

4、但是,阳光通常只能穿透照射水域的上层,微藻是水生植物,由于需要接收阳光,其通常生长在水域的上层,而无法对水域的深度范围进行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微藻固碳辅助装置及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受阳光穿透深度影响,无法对水域深度范围进行有效利用与微藻生长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微藻固碳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体和导光杆,所述导光杆呈柱状结构,所述导光杆上端安装于漂浮体上,下端向下延伸,所述漂浮体上安装有用于向导光杆上端导入光线的导光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微藻固碳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体上开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导光杆外套设有防护套管,所述防护套管上端与安装孔配合连接,所述防护套管上开有与若干凸点一一相对的若干通孔,所述凸点凸出于通孔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微藻固碳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柱和凸透镜,所述导光柱下端与导光杆上端相贴合,所述凸透镜安装于防护套管上端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微藻固碳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体和导光杆,所述导光杆呈柱状结构,所述导光杆上端安装于漂浮体上,下端向下延伸,所述漂浮体上安装有用于向导光杆上端导入光线的导光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微藻固碳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体上开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导光杆外套设有防护套管,所述防护套管上端与安装孔配合连接,所述防护套管上开有与若干凸点一一相对的若干通孔,所述凸点凸出于通孔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体微藻固碳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柱和凸透镜,所述导光柱下端与导光杆上端相贴合,所述凸透镜安装于防护套管上端内,且位于导光柱上方,所述导光柱侧壁设置有第二反光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体微藻固碳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组件还包括若干灯珠和光伏板,所述光伏板安装于漂浮体顶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涛王婷李雅琪刘筱谦杨曹阳彭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甘孜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