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660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起吊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吊挂杆件,所述吊挂杆件上套装有顶罩。该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起吊装置,通过搅齿和底齿板配合将内置斗的底部咬合安装在大圆斗内侧的底板上,并结合扭簧的扭力作用,实现该起吊装置在起吊过程中,对位移的建材能够自动进行下沉抖动的归位功能;通过拆卸掉外斗机构内侧安装的内斗组件,将一个可搅拌混凝土的电机,能够将外斗机构当做混凝土、水泥砂浆类建材的起吊搬运装置来使用;实现该起吊装置的另一种独特的使用方式;通过内压条结合后置板,来提升花瓣板与大圆斗内壁之间的缓冲减震性能,对内置斗内部盛装的建材提供双重防撞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涉及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1、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材料;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大致分为:无机材料,它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它包括植物质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和沥青材料;复合材料,它包括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一般由无机非金属材料与有机材料复合而成;并且建筑材料也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等,而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需的部分短板状建材进行高空起吊运输,确保短板类建材能够被安全起吊至指定高度然后运输到室内进行使用,而作为建筑施工,又避免不了对混凝土以及水泥砂浆的高空起吊运输,因此就不得不借助建筑材料起吊装置,来对此类建筑材料进行转移运输。

2、现有的起吊装置只能针对单一结构形状的建材进行起吊,所起吊的建材类型单一,并且不具备对建材的保护机制;传统的起吊装置,在起吊过程中存在建材被磕碰和不慎掉落的风险,而且还无法对偏移的建材进行主动归位的保护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挂杆件(100),所述吊挂杆件(100)上套装有顶罩(200),所述顶罩(200)下方设有外斗机构(300),所述外斗机构(300)的内部安装有内斗组件(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01)的底部插装有限位销(102),且所述吊杆(10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挂钩(103),所述挂钩(103)的弯折部铰接有挡板(104),所述挡板(104)的自由端通过小插销与挂钩(103)的钩挂端活动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起吊装置,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挂杆件(100),所述吊挂杆件(100)上套装有顶罩(200),所述顶罩(200)下方设有外斗机构(300),所述外斗机构(300)的内部安装有内斗组件(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01)的底部插装有限位销(102),且所述吊杆(10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挂钩(103),所述挂钩(103)的弯折部铰接有挡板(104),所述挡板(104)的自由端通过小插销与挂钩(103)的钩挂端活动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103)与吊杆(101)螺纹连接的部位插接有定位销,定位销依次贯穿吊杆(101)、挂钩(103)并延伸至吊杆(101)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101)上套装有套环一(105),套环一(105)通过吊杆(101)安装在转环(107)的底部,且所述套环一(105)的边侧呈圆形阵列连接有钢丝绳(106),钢丝绳(106)远离套环一(10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分板组件(4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材料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圆斗(301)的正上方中间位置通过钢管固定连接有套环二(108),所述吊杆(101)插装在套环二(108)内部,顶罩(200)通过吊杆(101)安装在套环二(108)与转环(107)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宇冯静雅李善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谦源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