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外骨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55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外骨骼,包括连接架、第一转轴及设置于第一转轴滚轮,还包括:连接轴;脚踝固定件,包括与连接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部及与连接轴连接的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用于对腿部固定,第二固定部用于对脚部固定,第二固定部和连接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二固定部上向第一转轴方向延伸设置有承力板,第一转轴的外周面上沿径向向外凸出设置有凸台部,第一转轴在转动时能够驱动凸台部对承力板往复推动,以使第二固定部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和凸台部的推力作用下绕连接轴的轴线往复摆动,通过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在训练的同时带动脚部与小腿部往复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从而使脚踝部得到运动,以提高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外骨骼,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外骨骼


技术介绍

1、对于一些因中风、脑瘫等患者,常会出现肢体僵硬、麻木等症状,对于该类病人,常用到康复手段为通过关节活动唤醒、重塑因脑组织损伤中断和紊乱的脑神经系统。

2、相关的技术中,对于该类病人一般采用康复师人为帮助患者进行康复动作,或者采用康复外骨骼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例如申请号为:cn201910921044.0的中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一种下肢康复外骨骼,通过该申请提供的下肢康复外骨骼能够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运动,并且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和脚踝固定件能够在康复运动的同时可带动人体脚踝关节进行自由度活动,从而可以有效改善脚踝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有助于脑神经的重塑,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但是,该申请中的角度调节机构与第二导轮组件为活动连接,脚踝固定件为整体结构,虽然角度调节机构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但由于脚踝固定件呈固定的l型,使用时脚部和腿部分别固定在与小腿部相应的捆绑部上,脚部固定于踩踏部上,在实际的锻炼过程中脚部和小腿部的之间活动的角度非常有限,对改善踝关节周边肌肉肌力效果不明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外骨骼,包括连接架(1)、设置于连接架(1)上的第一转轴(12)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12)两端的两个滚轮(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板(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适配的第一限位面(210),所述第一限位面(210)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在所述凸台部(41)未与所述承力板(21)接触的自由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扭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二固定部(32)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面(2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外骨骼,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外骨骼,包括连接架(1)、设置于连接架(1)上的第一转轴(12)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12)两端的两个滚轮(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板(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固定部适配的第一限位面(210),所述第一限位面(210)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靠近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在所述凸台部(41)未与所述承力板(21)接触的自由状态下,在所述第一扭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二固定部(32)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面(2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绕其轴线转动设置于所述连接架(1),所述第二固定部(32)与所述连接轴(2)非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为设置于所述连接轴(2)和所述连接架(1)之间的第一扭力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与所述连接架(1)非转动配合,所述第二固定部(32)与所述连接轴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为设置于所述连接轴(2)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的第一扭力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板(21)设置于所述连接轴(2)上,且与所述连接轴(2)一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肢康复的外骨骼,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41)和所述第一转轴之间设置有步进驱动组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康万里瑞张巧利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