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河道底泥的多孔材料制备抛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6447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河道底泥的多孔材料制备抛洒装置,包括安装于船体表面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表面通过支撑柱连接有混合仓,所述混合仓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混合仓两侧分别设置有甲醇储存罐和超纯水储存罐,所述混合仓底部出料口末端还连接有螺旋送料机构,所述螺旋送料机构的送料出口处设置有撒料板,所述撒料板底部连接有撒料驱动机构,所述混合仓底部出料口处还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末端通过进液口连接有甲醇分离器,所述甲醇分离器外侧分别设置有甲醇回收口和超纯水回收口。该装置集多孔材料的制备、均匀抛洒和循环处理的功能于一体,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还保证了多孔材料抛洒均匀性,提高了对河道底泥污染的净化治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环境治理,具体为一种针对河道底泥的多孔材料制备抛洒装置


技术介绍

1、黑臭水体作为水体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不仅造成生态破坏,而且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黑臭水体整治已成为当今水环境保护治理中最热门、也是最难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2、目前,研究人员利用多孔合成或天然材料作为基底材料,负载氧气合成微纳米氧气泡改性材料技术,直接输送沉降到厌氧的沉积物-水界面,起到改善水质,增加底泥-水界面氧化还原电位和减少内源污染释放的效果。在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下,该方法能够缓解或消除水体黑臭现象,极大地加快了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

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提前将基底材料进行负载氧气后,并将其装入船上,利用铁锨等工具,人工将改性材料撒入河道,在抛洒的过程中负载氧气的改性材料容易出现抛撒不均匀的情况产生,进而导致治理效果不佳,并且人工抛洒工作量较大,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河道底泥的多孔材料制备抛洒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河道底泥的多孔材料制备抛洒装置,包括安装于船体表面的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表面通过支撑柱(2)连接有混合仓(3),所述混合仓(3)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混合仓(3)两侧分别设置有甲醇储存罐(4)和超纯水储存罐(5),所述混合仓(3)底部出料口(6)末端还连接有螺旋送料机构(7),所述螺旋送料机构(7)的送料出口(8)处设置有撒料板(9),所述撒料板(9)底部连接有撒料驱动机构(10),所述混合仓(3)底部出料口(6)处还设置有排液口(19),所述排液口(19)末端通过进液口(22)连接有甲醇分离器(21),所述甲醇分离器(21)外侧分别设置有甲醇回收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河道底泥的多孔材料制备抛洒装置,包括安装于船体表面的连接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表面通过支撑柱(2)连接有混合仓(3),所述混合仓(3)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混合仓(3)两侧分别设置有甲醇储存罐(4)和超纯水储存罐(5),所述混合仓(3)底部出料口(6)末端还连接有螺旋送料机构(7),所述螺旋送料机构(7)的送料出口(8)处设置有撒料板(9),所述撒料板(9)底部连接有撒料驱动机构(10),所述混合仓(3)底部出料口(6)处还设置有排液口(19),所述排液口(19)末端通过进液口(22)连接有甲醇分离器(21),所述甲醇分离器(21)外侧分别设置有甲醇回收口(23)和超纯水回收口(24),所述甲醇回收口(23)和超纯水回收口(24)分别通过循环水泵(25)和循环管路(26)配合连接于甲醇储存罐(4)和超纯水储存罐(5)外侧的回流口(27),所述甲醇储存罐(4)外侧还设置有氧气入口(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河道底泥的多孔材料制备抛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混合仓(3)顶部的第二驱动电机(15),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5)的驱动端贯穿混合仓(3)顶部连接于传动轴(16),所述传动轴(16)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河道底泥的多孔材料制备抛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送料机构(7)包括连接于出料口(6)末端的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内部设置有输送轴(34),所述输送轴(34)外侧还设置有输送叶片(35),所述输送轴(34)一端还贯穿输送管道侧面连接于第三驱动电机(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河道底泥的多孔材料制备抛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撒料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王琦于斯斯郭庆杨媛媛谢琼牛若歆彭燕曹祎璇
申请(专利权)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