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聂祖福专利>正文

水稻自然杂交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63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水稻自然杂交育种方法属于水稻育种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水稻品种间的杂交育种方法,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性状相互弥补的品种,采用秧苗寄扦方法调节亲本花期,大田扦秧时将二个亲本品种的秧苗单根合扦在同一穴内,自然授粉、自然杂交,成熟时分开收割,经选择的杂种后代再经一次培育即可选择出杂交新品种。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品种间的杂交方法,缩短育种过程,并可获得性状稳定的杂交品种。(*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自然杂交育种方法水稻自然杂交育种方法属于水稻育种技术。杂交育种是通过人工杂交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亲本的优良性状综合在一个新品种里,从而培育出符合生产需要的新品种。水稻品种间杂交是用人工方法去雄、授粉与隔离,手续较烦杂,工作量相当大。本专利技术旨在简化品种间杂交的方法,缩短育种过程,从而获得性状稳定的杂交品种。实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性状相互弥补的品种为亲本,采用秧苗寄扦方法调节亲本开花期,大田扦秧时,将二个亲本品种的秧苗单根合扦在同一穴内,自然授粉,自然杂交,成熟时分开收割,经选择的杂种后代再经一次培养即可选择出杂交新品种。下面结合实例详述本专利技术。1、选用的亲本及性状无名稻,穗大粒多(300~400粒),籽粒饱满,分蘖力强,茎杆粗、高、叶宽,根系发达,生育期长为180天左右;余赤生育期短为120天,米质好,但产量一般;2、自然杂交方法无名稻提前在四月上旬播种,育秧20天,再经四次寄扦,每次10天,余赤于6月上旬播种,育秧30天;于七月上旬扦秧,扦秧时,将无名稻与余赤的秧苗单根移扦在大田同一穴内,栽培与配水管理无特殊要求。扦秧密度1尺×1尺扦秧时间七月上旬扦秧根数每穴二根,每一品种一根,并排排列成熟时,无名稻显性状的植株与余赤显性状的植株分开收割,选择外形似无名稻,但又具余赤性状的植株,经再一次栽培选择,即可培育出新杂交品种,性状稳定,产量可达600公斤左右。本方法可用于简单杂交即A×B的成对杂交,也可用于复合杂交即[(A×B)×C]或[(A×B)×(C×D)],该方法省去了人工去雄、授粉和隔离等烦琐手续,人为造成异交授粉的环境,达到自然杂交的目的,而且杂种后代的性状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品种间的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性状相互弥补的品种,采用秧苗寄扦方法调节亲本花期,大田扦秧时,将二个亲本品种的秧苗单根合扦在同一穴内,自然授粉,自然杂交,成熟时分开收割,经选择的杂交种后代再经一次培育即可选择出杂交新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品种间的杂交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性状相互弥补的品种,采用秧苗寄扦方法调节亲本花期,大田扦秧时,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祖福
申请(专利权)人:聂祖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