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6201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解决了页岩油地层密度测井曲线由于扩径影响情况下失真的问题。包括下列步骤:通过TRA实验数据确定样品密度;结合试验数据以及测井密度、井径曲线,获取扩径相对变化量以及密度相对变化量;拟合扩径相对变化量以及密度相对变化量关系,确定校正系数;最终计算出校正后密度曲线。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性的结合TRA试验,以精确的岩石骨架密度、孔隙度数据为基础计算岩石样品密度值,从而逐步完成校正测井密度曲线的目的,为后续计算页岩油孔隙度以及储层评价发挥重要作用,提供可靠的品质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储层物性参数对储层分类以及甜点评价、储量计算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物性曲线中密度测井因分辨率高的特点对孔隙度的计算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基于页岩油的地质特征,在泥质含量高且纹层与微裂缝发育的页岩油地层中,由于缺少砂岩支撑容易发生井壁垮塌造成扩径的情况。密度测井的测井模式为贴井壁测量,在井眼垮塌或者扩径情况下,由于推靠器无法紧贴井壁而更容易引发测井数据失真的后果。一旦密度数据受到扩径影响失真,将无法准确计算物性参数,所以在页岩油储层中消除井眼环境影响校正密度曲线至关重要。

2、针对密度测井的校正方法,前人做了很多研究,环境校正常用的有扩径校正法、标准层统计分析法和岩石物理建模法。扩径校正法即:在井径扩径段设立门槛值来代替曲线异常值。如扩径段密度测量值减小,用此门槛值代替减小的那部分测量值。该方法只是对曲线异常值进行了切除,不满足曲线的变化规律;标准层统计分析法,没有考虑储层扩径不规律性;岩石物理建模法,所用基础资料多、步骤繁琐和周期长,较难掌握,推广困难。肖玉峰的“密度测井的井眼环境校正方法[p]”(专利号cn113356833a,2021-09-07),基于扩径相对变化量和密度变化量确定密度曲线预估值;何文渊的“一种用于螺旋井眼的密度曲线失真校正方法[p].”(专利号:cn112412435a,2021-02-26),利用未受螺旋井眼影响的参考井的密度曲线进行频谱分析,进而确定受螺旋井影响的钻井的噪音频带范围;构建小波滤波器对受螺旋井眼影响的密度曲线进行重构校正。该方法解决了螺旋井眼密度曲线失真的问题,但是涉及小波过滤器以及频谱分析,相对复杂。马龙在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专题论文集中发表文章题为“特殊情况下的密度测井井眼校正方法研究”,文章提出在不考虑泥浆侵入的影响,密度测井的探测深度与仪器的源距呈正相关关系,与探测范围内的介质密度呈负相关关系,利用仪器的长、短源距探测器读数以及长、短源距探测器的探测深度建立校正后密度测井模型。

3、以上方法在普通砂泥岩条件中,进行密度测井环境校正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不适用于纹层发育的页岩地层,页岩油储层发生扩径的失真数据没有规律性,无法单独使用井径和密度曲线拟合校正密度测井值。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现有页岩油储层由于在井眼及泥浆质量不好的情况下的非地层因素影响致使密度测井曲线发生严重失真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该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结合tra试验,以精确的岩石骨架密度、孔隙度数据为基础计算岩石样品密度值,从而逐步完成校正测井密度曲线的目的,为后续计算页岩油孔隙度以及储层评价发挥重要作用,提供可靠的品质保障。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对页岩油储层进行测井,获得测井曲线;

4、s2:通过tra实验收集tra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实验样品的密度

5、值den实验样品,以表征所述储层的物性;

6、s3:基于测井曲线测得的测井井径数据,获取扩径相对变化量;

7、s4:基于步骤s2计算的实验样品的密度值den实验样品与测井测量密度曲线,获取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

8、s5:基于计算的扩径相对变化量与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建立扩径相对变化量与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的交会图,并拟合关系确定响应方程;基于拟合关系确定的响应方程获得全井段密度曲线的密度相对变化量;

9、s6:基于步骤s5获得的全井段密度曲线的密度相对变化量denv及测井待校正密度曲线,确定校正后密度曲线。

10、进一步的,所述测井曲线包括:体积密度曲线(den)、双井径测井曲线(calx,caly)、钻头直径曲线(bit);

11、通过所述体积密度曲线获得密度值den;通过双井径测井曲线测得测井井径数据,测井井径数据包括测井测量水平井径calx、测井测量竖直井径caly;通过钻头直径曲线求得钻头直径bit。

12、进一步的,所述s2中tra实验数据包括密度骨架ρma、孔隙度φ;

13、以及/或,

14、所述试验样品密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15、den试验样品=(1-φ)*ρma+φ*ρf

16、式中:den试验样品为计算的试验样品密度值,φ为试验测量孔隙度,ρma为试验测量的岩石骨架值,ρf为流体密度电阻率。

17、进一步的,s3扩径相对变化量的获取方法是:

18、获得测井测量水平井径calx;

19、获得测井测量竖直井径caly;

20、获得钻头直径bit;

21、通过扩径相对变化量calv与calx、caly、bit关系式计算得到扩径相对变化量;所述计算扩径相对变化量关系式为:

22、calv=(calx+caly)-bit*2

23、式中:calv为扩径相对变化量,calx为测井测量水平井径,caly为测井测量竖直井径,bit为钻头直径,通常为21.6cm。

24、进一步的,步骤s4基于实验样品的密度值den实验样品,获取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的方法为:

25、获得测井测量的待校正密度数据den及计算的样品试验密度值den试验样品;

26、利用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denv实验样品与den及den试验样品关系式计算得到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

27、以及/或,

28、所述计算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的关系式为:

29、denv实验样品=den-den试验样品

30、式中:denv实验样品为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den为测井测量的待校正密度数据,den试验样品为计算的样品试验密度值。

31、进一步的,步骤s5建立所述扩径相对变化量与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的交会图,拟合关系确定的响应方程为:

32、denv=0.0164e0.1786*calv        (1)

33、式中:denv为全井段密度曲线的密度相对变化量,e为幂指数,calv为扩径相对变化量。

34、以及/或,

35、进一步的,拟合关系确定的响应方程适用于井径变化小于2倍钻头直径的情况。

36、进一步的,步骤s5建立所述扩径相对变化量与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的交会图,拟合关系确定的响应方程为:

37、denv=0.0145*calv-0.0089    (2)

38、进一步的,拟合关系确定的响应方程适用于井径变化大于2倍钻头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井曲线包括:体积密度曲线、双井径测井曲线、钻头直径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TRA实验数据包括密度骨架ρma、孔隙度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扩径相对变化量的获取方法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基于实验样品的密度值DEN实验样品,获取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的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建立所述扩径相对变化量与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的交会图,拟合关系确定的响应方程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拟合关系确定的响应方程适用于井径变化小于2倍钻头直径的情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建立所述扩径相对变化量与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的交会图,拟合关系确定的响应方程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拟合关系确定的响应方程适用于井径变化大于2倍钻头直径的情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校正后密度曲线DENC的计算公式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井曲线包括:体积密度曲线、双井径测井曲线、钻头直径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tra实验数据包括密度骨架ρma、孔隙度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扩径相对变化量的获取方法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线井眼环境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基于实验样品的密度值den实验样品,获取实验样品的密度相对变化量的方法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a实验的页岩油密度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纪星邢成婧玉张国君菅红军迟婧媛王冬娟王友成李金阳张晗黄益李剑魏兵罗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