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6139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平屋面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包括若干个安装在墙体上的平屋顶单元;所述平屋顶单元包括混凝土主体板,所述混凝土主体板内设置有钢筋笼和泡沫板,所述泡沫板粘接有隔热板;所述泡沫板经过高温养护融化,使得所述混凝土主体板内形成通风腔,所述通风腔两端形成薄壁,所述薄壁破碎形成通风道;所述混凝土主体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适配的上翼板和下翼板,所述平屋顶单元之间通过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配合卡接,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配合设置密封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通风道和隔热板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平屋面的隔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屋面及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平屋面不具备闷顶层,因此,相较于坡屋面,隔热能力较差。

3、闷顶层主要存在于坡屋面的结构中,它位于屋面之上,与屋面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气间层。这个空气间层能够有效地阻止热量的传递,从而提高屋面的隔热性能。

4、在夏季高温时,太阳辐射的热量首先会加热屋面的外层,然后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向内层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屋面具备闷顶层,那么空气间层中的空气会起到隔热的作用,减少热量向内层的传递,从而降低室内温度。

5、而平屋面由于没有闷顶层,太阳辐射的热量会直接加热整个屋面,导致室内温度升高。此外,平屋面的热阻较小,也就是隔热性能较差,这也是导致室内温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6、因此,为了提高平屋面的隔热性能,通常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在屋面上铺设隔热材料、设置架空层、安装黑色防晒网等,以减少太阳辐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7、然而,铺设隔热材料容易引发屋面鼓包,而设置架空层和安装黑色防晒网均会需多次施工,增加成本,而且,还具有安全隐患。另外,还需定期维护,且会影响房屋建筑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

2、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包括若干个安装在墙体上的平屋顶单元;

4、所述平屋顶单元包括混凝土主体板,所述混凝土主体板内设置有钢筋笼,所述钢筋笼内固定有泡沫板,所述泡沫板通过粘接膜层粘接固定有隔热板;

5、所述混凝土主体板通过蒸压加气工艺制作而成,所述泡沫板经过高温养护融化,使得所述混凝土主体板内形成通风腔,所述通风腔两端形成薄壁,所述薄壁破碎形成通风道;

6、所述混凝土主体板通过所述通风道形成上支撑面板和下支撑面板,所述下支撑面板的厚度大于上支撑面板,所述下支撑面板内设置有固定在所述钢筋笼上的第一预埋连接件;

7、所述第一预埋连接件的上端与所述泡沫板配合,下端与泡沫块配合,所述泡沫块固定在钢筋笼或第一预埋连接件上;

8、所述泡沫块经过高温养护融化,使得所述混凝土主体板内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下侧形成薄壁,所述薄壁破碎形成定位槽;

9、所述墙体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凸起,所述凸起内有与所述第一预埋连接件配合连接固定的固定座;

10、所述混凝土主体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适配的上翼板和下翼板,所述平屋顶单元之间通过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配合卡接,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配合设置密封条。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预埋连接件包括与钢筋笼卡接固定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套管座,所述第一螺纹套管座内配合有第一防堵螺栓,所述第一螺纹套管座侧部设有互相垂直设置的横卡板和纵卡板,所述横卡板和纵卡板设置有与钢筋笼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配合卡接的卡槽。

12、作为优选,所述通风道两端安装有滤网,所述通风道两端的混凝土主体内设置有用以固定连接滤网的第二预埋连接件;

13、所述泡沫板包括通道主体部和端板部,所述通道主体部用以形成通风道,所述端板部用以与所述第二预埋连接件配合,所述端板部在第二预埋连接件的外端形成腔壁,所述腔壁破碎形成沉台,所述滤网配合安装在所述沉台内。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预埋连接件包括第二螺纹套管座,所述第二螺纹套管座内配合有第二防堵螺栓,所述第二螺纹套管座的侧部设置有与钢筋笼的竖向钢筋和纵向钢筋配合卡接的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

15、作为优选,所述泡沫板通过预埋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钢筋笼上;

16、所述预埋固定件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定位套管座,所述定位套管座内配合有用以限位固定所述泡沫板的定位固定件,所述定位板两端设置有定位卡套。

17、作为优选,所述隔热板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粘接膜层。

1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预埋连接件和第二预埋件的顶端贴紧或伸入所述泡沫板内。

19、作为优选,所述泡沫块通过扎带绑扎固定。

20、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s1,平屋顶单元的制作:将泡沫板和泡沫块按要求固定在制作好的钢筋笼上,然后送入模箱内浇筑混凝土成型,对成型的混凝土主体板进行高温养护,使得泡沫板和泡沫块融化形成通风腔和空腔;

22、s2,运输:将加工好的平屋顶单元运送到施工现场,然后敲碎通风腔和空腔端部的薄壁,形成通风道和定位槽,并露出第一预埋连接件;

23、 s3,安装施工:将平屋顶单元吊至墙体上方,使得定位槽和凸起配合,然后连接固定好第一预埋连接件,使得平屋顶单元与墙体之间连接固定;相邻两个平屋顶单元之间在其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设置密封条并配合好。

24、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高温养护在第二预埋连接件的外端形成腔壁;

25、在步骤s2中,敲碎所述腔壁,形成沉台,并露出第二预埋连接件,取出第一预埋连接件和第二预埋连接件内的第一防堵螺栓和第二防堵螺栓,将滤网通过第二预埋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沉台内。

26、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提高隔热性能:通过通风道和隔热板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平屋面的隔热性能。

28、简化了施工流程:采用模块化设计和装配式结构,平屋顶单元在工厂预制,且采用泡沫板和泡沫块经高温融化形成通风腔和空腔,现场只需敲碎薄壁即可形成通风道和定位槽,而后进行简单的装配操作,大大简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29、降低了成本:由于采用预制构件,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同时减少了现场的湿作业,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另外,本专利技术由于通风道和定位槽是到现场敲碎薄壁后形成,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整体性,降低了通风道和定位槽的破损风险,降低了因运输造成的损失。

30、提高了结构稳定性:由于本专利技术中通风道形成的特殊性,使得平屋顶单元的整体性更好,强度更高,结构稳定性更好;定位槽和凸起配合,然后通过第一预埋连接件将墙体和平屋顶单元连接,平屋顶单元之间通过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卡接,协同配合,使得屋面结构稳定性更高。

31、减少了维护:本专利技术中滤网的边框是通过第二预埋连接件固定的,其本身结构强度较高,有助于增强对通风道口的完整性保护;同时,滤网的设计可以防止杂物进入通风道,保证了通风道的畅通,便于后期维护。

32、提高了房屋美观性:通过上翼板和下翼板的卡接配合,并设置密封条,在实现通风、隔热和防水的同时,可以保证平屋顶外观的美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其特征在于:

9.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装配结构平屋面,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军娜闫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