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开关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09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开关柜,包括柜体、设于柜体上的柜门以及设于柜体内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主母排、刀开关、汇流横排和出线回路开关,柜门由上部分的连锁门和下部分的操作门组成,刀开关闭合时与连锁门可实现连锁,操作门与出线回路开关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操作门上设有锁孔,连锁门的底部固定有门折边,门折边卡在操作门的顶部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不分断主断口元件的情况下去操作柜内相应元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柜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开关柜设计,对于开关柜一次电流断口元件,如刀开关,隔离开关熔断器组 等,一般与柜体门板存在连锁,即元件合时不能打开柜体门,只有当元件分后才能开门,此 设计对人起保护作用。但断口下存在多回路柜内元件时,则会出现需要分断一个或几个回 路,而不得不将断口元件分开后再开门进行相应操作,致使不需要操作的回路也必须断电, 从而造成实际使用的不合理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开关柜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开关柜,通过柜 门结构的改进达到可以在不分断主断口元件的情况下去操作柜内相应元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开关柜包括柜体、设于柜体上的柜门以及设于柜体内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主母 排、刀开关、汇流横排和出线回路开关,柜门由上部分的连锁门和下部分的操作门组成,刀 开关闭合时与连锁门可实现连锁,操作门与出线回路开关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操作门上设 有锁孔,连锁门的底部固定有门折边,门折边卡在操作门的顶部内壁上。该开关柜将原先与连锁元件连锁的柜门分成两部分,即上部分门的连锁门及下部 分门的操作门,从而达到上部分门的连锁起对人的保护作用,下部分门的开启可以操作柜 内元件的目的。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柜体1上安装柜门10,柜体1内从上到下依次安装主母排2、刀开关 3、汇流横排4和出线回路开关5,由主母排2下引分支铜排11至断口元件刀开关3,刀开关 3通过分支铜排11下接分支汇流横排4,再由汇流横排4通过电缆12对应引下至出线回路 开关5。如图2所示,柜门10由上部分的连锁门6和下部分的操作门7组成,刀开关3闭合 时与连锁门6可实现连锁,操作门7与出线回路开关5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操作门7上设有 锁孔8。如图3所示,连锁门6的底部固定有门折边9,门折边9卡在操作门7的顶部内壁上。 操作开关柜时,可通过锁孔8来打开下部分操作门7,分合相应的出线回路开关5 ; 检修时可打开上部分连锁门6,连锁门6通过9门折边来带动操作门7,从而起到柜体整体 开门的目的。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开关柜,包括柜体(1)、设于柜体(1)上的柜门(10)以及设于柜体(1)内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主母排(2)、刀开关(3)、汇流横排(4)和出线回路开关(5),其特征在于柜门(10)由上部分的连锁门(6)和下部分的操作门(7)组成,刀开关(3)闭合时与连锁门(6)可实现连锁,操作门(7)与出线回路开关(5)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操作门(7)上设有锁孔(8),连锁门(6)的底部固定有门折边(9),门折边(9)卡在操作门(7)的顶部内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开关柜,包括柜体、设于柜体上的柜门以及设于柜体内且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主母排、刀开关、汇流横排和出线回路开关,柜门由上部分的连锁门和下部分的操作门组成,刀开关闭合时与连锁门可实现连锁,操作门与出线回路开关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操作门上设有锁孔,连锁门的底部固定有门折边,门折边卡在操作门的顶部内壁上。本技术可以在不分断主断口元件的情况下去操作柜内相应元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文档编号H01H9/22GK201750049SQ20102028042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专利技术者冯立军, 刘大刚, 李春玉, 李涛, 江国梁 申请人:山东泰开成套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国梁冯立军李涛刘大刚李春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成套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