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鱼类饵料领域,特别涉及到运用计数法求水中残饵量及饲料转化率 的方法
技术介绍
食物转换率、计算饵料系数时往往涉及到水生生物摄食前饵料的称重,摄食后残 饵的收集和残饵质量的计算,在环境因子对鱼类生长摄食实验,饲料开发实验中是必不可 少的试验步骤。国内外采取投喂前称总质量,虹吸法搜集残饵计重。国内方法饵料在投喂前先需 在105°C烘箱内烘干两小时,晾凉之后再准确称量并投喂。残饵收集后晾干并烘于两小时, 再准确称重;将收集的残饵移到干净的培养皿(干重量已知)中,在鼓风干燥箱中105°C下 烘干,称重记录。为了校正残饵重量,将定量的饲料置于没有鳖的养殖水体中,再按照同样 的方法回收处理残饵,从而得到了各饲料在水中的溶失率,以校正残饵量。国外,Monica Y. Tsuzuki,2007在进行饵料实验求饲料转化率(FCR)时,采取先称重,一分钟内投少量饵 料直到鱼吃完,重复以上过程直到鱼不再摄食。国外其他作者在收集残饵时,仅介绍是采 用虹吸法收集饵料,对过程没有详尽描述。M0nica Y. Tsuzuki的方法在循环水或者透明 度不佳的养殖水或者深水试验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用计数法求水中残饵量及饲料转化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运用计数法求水中残饵量及饲料转化率的方法的具体步骤为:(1)、试验前鱼体称重m↓[ini];(2)、投喂计数及残饵收集在每次投喂前筛选形状、体积类似,饲料颗粒直径为1.0-12.0mm的颗粒状饵料,不称重,投喂前纪录下投喂的粒数P,在水生生物充分摄食后,用虹吸法吸底收集残饵,计数形状完整和溶解掉部分但保持几何形状的饵料颗粒数Q;(3)、纪录单次残饵数纪录每次投喂后剩余残饵的颗粒粒数Q↓[i],i表示不同的投喂次数,纪录完成后残饵即可弃去;(4)、计算单次投喂质量筛选形状、体积类似,饵料颗粒直径为1.0-12.0mm的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危起伟,骆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