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临近空间目标跟踪,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动力学模型的临近空间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
技术介绍
1、临近空间目标跟踪是一类典型的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机动目标跟踪问题的核心包括目标状态模型设计以及目标跟踪算法设计。状态模型用于描述目标的运动规律,并且状态模型设计对于提升机动目标跟踪精度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机动目标状态模型可分为两类,包括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运动学模型的目标状态量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并且采用随机过程对目标加速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建模,典型运动学模型包括常速度模型、常加速度模型和当前统计模型等。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目标的受力特性构建状态模型。对于临近空间目标,受力包括重力和气动力,且气动力建模是设计临近空间目标状态模型的关键。相比于运动学模型,动力学模型在目标速度估计精度上具有显著优势。
2、现有机动目标跟踪算法依据所采用状态模型的个数可分为单模型跟踪算法和多模型跟踪。目前较常用的多模型跟踪算法包括交互式多模型(interaction multiplemodel, imm)算法、变结构多模型算法等,但算法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动力学模型的临近空间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动力学模型的临近空间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设临近空间目标进行攻角为常值的跳跃滑翔飞行,则其跳跃滑翔模型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动力学模型的临近空间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升力加速度和阻力加速度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动力学模型的临近空间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大气密度采用指数模型进行计算,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动力学模型的临近空间目标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动力学模型的临近空间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动力学模型的临近空间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设临近空间目标进行攻角为常值的跳跃滑翔飞行,则其跳跃滑翔模型表示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动力学模型的临近空间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升力加速度和阻力加速度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动力学模型的临近空间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大气密度采用指数模型进行计算,表示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动力学模型的临近空间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设临近空间目标进行平衡滑翔飞行,则其平衡滑翔模型表示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动力学模型的临近空间目标自适应跟踪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钊,王奕迪,郑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