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桩基工程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挤土的复合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作为桩基工程施工领域中的一种主要技术,植桩工法,已于上世纪70年代起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领域,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水利工程、市政工程及港口工程等领域。植桩工法是采用钻孔法、中掘法、高压旋喷法、搅拌法等方法对土体进行预处理后植入预制桩体而形成一种复合桩技术,该工法能发挥更大的承载力,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预制桩的应用空间:预制桩遇到硬地层无法植入,预处理后的土层让植桩难度大幅下降。上述的土体预处理方法中,尤以搅拌法最具经济性,其利用在原位土体注入固化剂后混合搅拌形成搅拌桩,后在搅拌桩中植入预制桩体,经过一段龄期,搅拌后的土体固化成形并具有一定强度,与植入的预制桩共同形成承载体。此工艺的施工工程过程中,无取土弃土,无排渣排浆,是一种非常绿色环保的工艺,但是对于一些对场地变形比较敏感的工程,由于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对原状土进行了扰动,其体积会增大,其次钻杆的插入以及注入大量的固化材料进入土体,最后,刚性桩的植入,每一步都导致此工艺的常规施工方法存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挤土的复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挤土的复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原位多层互剪搅拌装置包括双向输出动力头(1)、内钻杆(201)、外钻杆(202)和搅拌钻头(3),所述内钻杆(201)与所述双向输出动力头(1)的其中一个动力头相连接,所述外钻杆(202)与所述双向输出动力头的另一个动力头相连接,且所述内钻杆(201)位于所述外钻杆(202)内,所述内钻杆(201)与所述外钻杆(202)之间呈反向转动,所述外钻杆(202)的外周向壁设有螺旋叶片(203),且所述螺旋叶片(2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挤土的复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挤土的复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原位多层互剪搅拌装置包括双向输出动力头(1)、内钻杆(201)、外钻杆(202)和搅拌钻头(3),所述内钻杆(201)与所述双向输出动力头(1)的其中一个动力头相连接,所述外钻杆(202)与所述双向输出动力头的另一个动力头相连接,且所述内钻杆(201)位于所述外钻杆(202)内,所述内钻杆(201)与所述外钻杆(202)之间呈反向转动,所述外钻杆(202)的外周向壁设有螺旋叶片(203),且所述螺旋叶片(203)的外径小于所述搅拌钻头(3)的外径;所述搅拌钻头(3)包括钻头内杆(302)和钻头外杆(301),所述钻头内杆(302)与所述内钻杆(201)相连接固定,所述钻头外杆(301)与所述外钻杆(202)相连接固定,所述钻头外杆(301)上设有至少两个搅拌框(304),且所述搅拌框(304)和所述钻头内杆(302)上均设有至少一层搅拌翼(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挤土的复合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雄,刘钟,张义,薛子洲,张楚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坤德创新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