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纹管管坯拉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580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管坯拉伸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波纹管管坯拉伸装置,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外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两端之间设置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底部固定连接有凸模,所述转动板一端和侧板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转动板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气缸和凸模可以对管坯进行挤压拉伸,使其能够在凹模内部进行成型,通过设置供液机构可以将冷却液在层板底部和底箱内部的集液仓进行循环流动,通过设置换热机构可以对凹模进行换热降温处理,通过设置曝气机构可以对层板底部的冷却液进行曝气冷却,从而提高换热效果,最终提高波纹管在凹模内的成型和出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坯拉伸,尤其涉及一种波纹管管坯拉伸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的波纹管拉伸方式主要是将模具安装在液压拉伸机上,凹模放置在底座内并固定在拉伸机台面上,凸模固定在拉伸机移动滑块上,由人工将需要拉伸的管坯套到凸模上,催动拉伸机移动滑块向下运行,凸模带动管坯向下进入凹模内进行拉伸,拉伸完成后凸模往上退回时带回拉伸好的管坯,经由上方的退料套卡住开始退料,管坯退料后掉下的瞬间由人工手指推动管坯掉入接料框内,完成一个拉伸动作。

2、由于拉伸后前的管坯和拉伸后的波纹管具有一定的温度,这样导致人工操作生产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现有的凹模考虑到生产成本,一般都忽略内部的主动冷却功能,因此减少了管坯的进料和成型后波纹管出料的生产效率,为此研究一种波纹管管坯拉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拉伸后前的管坯和拉伸后的波纹管具有一定的温度,这样导致人工操作生产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现有的凹模考虑到生产成本,一般都忽略内部的主动冷却功能,因此减少了管坯的进料和成型后波纹管出料的生产效率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波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纹管管坯拉伸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外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所述侧板(2)两端之间设置有转动板(14),所述转动板(14)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底部固定连接有凸模(51),所述转动板(14)一端和侧板(2)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转动板(14)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侧板(2)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原料箱(16),所述原料箱(16)内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侧板(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集料箱(3),所述集料箱(3)顶部设置有接料机构,所述凸模(51)底部设置有凹模(21),所述凹模(2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箱(25),所述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纹管管坯拉伸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外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所述侧板(2)两端之间设置有转动板(14),所述转动板(14)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13),所述气缸(13)底部固定连接有凸模(51),所述转动板(14)一端和侧板(2)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转动板(14)另一端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侧板(2)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原料箱(16),所述原料箱(16)内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侧板(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集料箱(3),所述集料箱(3)顶部设置有接料机构,所述凸模(51)底部设置有凹模(21),所述凹模(2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箱(25),所述底箱(25)和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凹模(21)外壁设置有供液机构,所述底箱(25)和集料箱(3)之间设置有曝气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纹管管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1)和螺纹丝杆(7),转动板(14)两端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12),侧板(2)外壁固定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内壁固定连接有滑块(9),滑块(9)和螺纹丝杆(7)螺纹连接,螺纹丝杆(7)顶部和侧板(2)转动连接,螺纹丝杆(7)顶部和第一电机(11)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1)和侧板(2)固定连接,滑块(9)和第一转动杆(1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波纹管管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7)和移动架(18),第一转动杆(12)穿过滑槽(10),第二电机(17)和第一转动杆(12)固定连接,侧板(2)外壁开设有限位槽(15),移动架(18)和限位槽(15)内壁滑动连接,移动架(18)和第二电机(1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纹管管坯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盖板(41)和导料板(27),原料箱(16)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斜板(35),斜板(35)之间设置有出料槽(34),出料槽(34)开设于原料箱(16)底部外壁,盖板(41)两侧外壁和出料槽(34)滑动连接,出料槽(34)底部和导料板(27)固定连接,导料板(27)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26),承载板(26)两端和侧板(2)固定连接,承载板(26)和凹模(21)固定连接,盖板(41)一端外壁开设有活动槽(42),活动槽(4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37),第一传动杆(37)外壁转动连接有带动板(39),带动板(39)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38),第二传动杆(38)另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0),连接板(40)和转动板(14)固定连接,凸模(51)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王杨骆世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杨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