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模具热处理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模具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5720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具热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对模具表面进行清洗;S2、装炉,将模具置入加热炉内并设定温度;S3、淬火;S4、对完成淬火后的模具进行硬度检测;S5、一次回火;S6、对完成一次回火后的模具进行硬度检测;S7、二次回火;S8、对完成二次回火后的模具进行硬度检测;S9、三次回火;S10、对模具进行硬度及外观质检,并根据质检结果将其置于相应工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模具热处理方法,工艺简单,热处理效果好,产品质量高,且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模具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

2、现有的模具热处理受工艺影响,模具的自身硬度达不到要求,影响模具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现有技术中,整个热处理工艺功耗高,热能损失严重,不满足节能环保的设计要求和理念,特别是在淬火阶段,受热后的油通过空气散热,其增加了车间环境温度,同时,其冷却需要一定的时间,影响下一淬火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产品质量高且节能环保的模具热处理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具热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3、s1、清洗,对模具表面进行清洗;

4、s2、装炉,将模具置入加热炉内并设定温度;

5、s3、淬火;

6、s4、对完成淬火后的模具进行硬度检测;

7、s5、一次回火;

8、s6、对完成一次回火后的模具进行硬度检测;

9、s7、二次回火;

10、s8、对完成二次回火后的模具进行硬度检测;

11、s9、三次回火;

12、s10、对模具进行硬度及外观质检,并根据质检结果将其置于相应工位。

13、进一步的,在淬火前,对模具进行预热去应力处理,预热时,根据模具的复杂程度和厚度情况,进行2-3次预热,预热保温时间以模具心部达到或接近炉膛温度。

14、进一步的,预热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15、第一阶段的温升速率为150℃-210℃/h,升温至ta=600℃-650℃后进行保温,当ta-tc≤20℃时,进入第二阶段;

16、第二阶段的温升速率为120℃-150℃/h,升温至ta=800℃-850℃后进行保温,当ta-tc≤10℃时,进入下一阶段,即炉冷至400℃后,出炉空冷,其中,ta为炉温,tc为模具心部温度;且工件以有效厚度每25mm-30mm保温一小时的时间进行计算。

17、进一步的,在淬火加热过程中,温升速率为12℃-18℃/min,升温至ta=taust1后进行保温,当ta-tc=10℃时开始计算保温时间,在taust1温度下保温总时间的75%-85后,升温至taust2后保温剩余时间,总保温时间为以模具的有效厚度每2mm保温一分钟计算,其中taust1为模具的奥氏体化温度,taust2= taust1+(70+120)℃,tc为模具心部温度。

18、进一步的,在进行回火过程中,回火温度为550℃-650℃,工件以有效厚度每25mm-30mm保温一小时,且保温时间至少为4小时。

19、进一步的,在淬火时,采用油池进行快速冷却,所述油池内设有热能回收装置。

20、进一步的,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安装至地面坑洞内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成型有上端敞口的腔室,所述腔室为圆柱形且其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腔室的下端设有水平隔板11,所述水平隔板11将所述腔室隔成上腔和下腔10a,所述水平隔板11上设有连通所述上腔和下腔10a的油孔,所述上腔内设有与所述壳体1同轴的圆筒形的内筒体2,所述内筒体2将所述上腔隔成内腔和外腔10b;所述内筒体2的侧壁周向均布有能使所述内腔和外腔的介质油形成交替式流动的引流机构,所述引流机构包括开设在内筒体2侧壁的引流孔20;所述外腔10b内设有圆环形的第一换热器3,所述下腔10a内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用于将下腔内的介质油引流至外腔10b内并形成循环。

21、进一步的,所述引流机构包括导流板22,所述导流板22为具有厚度的条形结构且贴合安装在所述内筒体2的外壁,所述导流板22的前端倾斜设置有导流面2211,所述引流孔20包括设置在导流板22前端的第一引流孔20a、及设置在所述导流板22后端的第二引流孔20b;

22、当外腔内的介质油由前向后流动至导流板处时,流动截面变小、压强增大,并在导流面2211的导流下使外腔内的部分介质油经第一引流孔20a进入内腔;

23、当介质油流动至导流板末端时,流动截面变大、压强减小并产生负压,在负压作用下使内腔内的部分介质油经第二引流孔20b进入外腔。

24、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22倾斜设置,其下端朝远离进水方向一端倾斜并能使介质油产生由上而下的紊流;所述引流孔为多个且沿所述导流板22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

2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流孔20b与所述导流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导流板22的厚度。

26、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22的末端为弧形面222。

27、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22的两侧与内筒体的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α大于15度且小于等于35度,相邻两所述引流机构的夹角大于或等于夹角α。

2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的厚度为外腔的宽度的1/10-1/5。

29、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朝导流板的导流面方向倾斜设置。

3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换热器3包括上下往复折弯的介质管31,所述介质管31以内筒体的轴线为圆心折弯形成圆筒结构,所述介质管31上设有翅片32,所述翅片为多个且由上而下等距设置,相邻两个翅片之间形成容介质油穿过的换热通道。

31、进一步的,所述翅片为弧形片状、且其宽度由上而下依次减小。

32、进一步的,所述翅片为多组且周向均布,所述翅片倾斜设置并使换热通道的进口端高于出口端。

33、进一步的,所述翅片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8°。

34、进一步的,所述介质管31与换热系统连接,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第二换热器41及平行设置的第一主管体421和第二主管体422,所述第一主管路421和所述第二主管路422之间并联有旁通管路426及至少两个驱动管路425,所述驱动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451、第一止回阀452和第一手动蝶阀,所述旁通管路426上设有第二止回阀和第二手动蝶阀,所述第一主管路421上设有进水管43、膨胀管路424和排水管路,所述膨胀管路424上设有膨胀罐5,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461,所述排水管路的端部分支成第一支路4271和第二支路4272,所述第一支路4271依次通过安全阀72和手动阀后与所述第一主管路422连接,所述第二支路4272作为排水端;所述第二换热器41的冷进口412a与所述第二主管体422连接,冷出管412b与出水管连接,热进管411a和热出管411b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的介质管两端连接。

35、进一步的,还包括补水管路423,所述补水管路423至少为两个且平行设置,所述补水管路的头部合并成一路后与补水管连接,所述补水管路的尾部合并成一路后与第一主管路连接,所述补水管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441、第二水泵442和第三止回阀443。

3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模具热处理方法,对模具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淬火前,对模具进行预热去应力处理,预热时,根据模具的复杂程度和厚度情况,进行2-3次预热,预热保温时间以模具心部达到或接近炉膛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热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热时,工件以有效厚度每25mm-30mm保温一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淬火加热过程中,温升速率为12℃-18℃/min,升温至Ta=Taust1后进行保温,当Ta-Tc=10℃时开始计算保温时间,在Taust1温度下保温总时间的75%-85后,升温至Taust2后保温剩余时间,总保温时间为以模具的有效厚度每2mm保温一分钟计算,其中Taust1为模具的奥氏体化温度,Taust2= Taust1+(70+120)℃,Tc为模具心部温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回火过程中,回火温度为550℃-650℃,工件以有效厚度每25mm-30mm保温一小时,且保温时间至少为4小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淬火时,采用油池进行快速冷却,所述油池内设有热能回收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安装至地面坑洞内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成型有上端敞口的腔室,所述腔室为圆柱形且其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腔室的下端设有水平隔板11,所述水平隔板11将所述腔室隔成上腔和下腔10a,所述水平隔板11上设有连通所述上腔和下腔10a的油孔,所述上腔内设有与所述壳体1同轴的圆筒形的内筒体2,所述内筒体2将所述上腔隔成内腔和外腔10b;所述内筒体2的侧壁周向均布有能使所述内腔和外腔的介质油形成交替式流动的引流机构,所述引流机构包括开设在内筒体2侧壁的引流孔20;所述外腔10b内设有圆环形的第一换热器3,所述下腔10a内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用于将下腔内的介质油引流至外腔10b内并形成循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机构包括导流板22,所述导流板22为具有厚度的条形结构且贴合安装在所述内筒体2的外壁,所述导流板22的前端倾斜设置有导流面2211,所述引流孔20包括设置在导流板22前端的第一引流孔20a、及设置在所述导流板22后端的第二引流孔20b;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2倾斜设置,其下端朝远离进水方向一端倾斜并能使介质油产生由上而下的紊流;所述引流孔为多个且沿所述导流板22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淬火前,对模具进行预热去应力处理,预热时,根据模具的复杂程度和厚度情况,进行2-3次预热,预热保温时间以模具心部达到或接近炉膛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热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热时,工件以有效厚度每25mm-30mm保温一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淬火加热过程中,温升速率为12℃-18℃/min,升温至ta=taust1后进行保温,当ta-tc=10℃时开始计算保温时间,在taust1温度下保温总时间的75%-85后,升温至taust2后保温剩余时间,总保温时间为以模具的有效厚度每2mm保温一分钟计算,其中taust1为模具的奥氏体化温度,taust2= taust1+(70+120)℃,tc为模具心部温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回火过程中,回火温度为550℃-650℃,工件以有效厚度每25mm-30mm保温一小时,且保温时间至少为4小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淬火时,采用油池进行快速冷却,所述油池内设有热能回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炜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久生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